时间:2023-05-18 18:44:41 | 作者:admin
定位于“全球直购”的洋码头,随着14年初始的跨境电商浪潮开始受到关注。这家垂直类电商团队已运营四年之久,他们在这四年间是如何整合上游的供应链,又如何解决物流难题?
基本情况
简单说,洋码头属于跨境电商中的平台模式,业务形态包括C2C+B2C两块。洋码头不做自营业务,平台上的SKU全部来自海外个人买手(C2C)及零售商(B2C)。
此外,洋码头旗下一个独立的物流公司——贝海国际速递,向跨境seller提供直邮+报关清关服务。
目前洋码头C2C及B2C业务的销售额基本持平。创始人曾碧波今年11对外披露,两块业务目前各贡献6000万-7000万的销售额。
COO蔡华披露,目前总用户量过百万,每天订单量过万。平台上个人买手超过1万人,零售商超过1千家。平均每天新增2万-3万个SKU。
从用户活跃度看,B2C和C2C平台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C2C产品“扫货神器”的成交转化率更高,新用户当月购买3.5次,重复购买率40%。
融资情况:2010年获天使湾创投的天使投资;2013年12月获得赛富基金千万美元A轮融资。
运营模式
上游供应链的整合
跨境电商虽然已经成为国内电商行业的新爆发点,但其在海外的供应链体系并不成熟。因此洋码头选择的路径是通过平台模式整合供应链,不做自营业务。
比较有意思的是,洋码头PC端和移动端的产品和运营模式都有明显的区分:
PC端——B2C限时闪购,SKU全部由海外零售商提供,主要品类为母婴、保健品、护肤品等,基本是标准化的产品。同时B2C的销售大多是采用闪购的形式。零售商家的供应链及服务体系相对更加完善,更适合喜好一站式购物的用户。
移动端——C2C实时直播。洋码头移动app“扫货神器”,主要由个人买手实时直播海外打折商品,呈献给买家的是不断更新的SKU。
根据洋码头披露的数据,目前“扫货神器”每天有300-500个直播。由于不同国家的时差和直播的形式,用户平均每天打开“扫货神器”10次。早上看美国买手的直播,下午是日本,晚上是欧洲。
其中,个人买手主要提供的是海外各大商场、药妆店、奥特莱斯的实时折扣商品,以直播的形式第一时间同步商品信息,目前美国买手大多是提供服饰鞋帽等,日本以药妆、居家用品为主,意大利主要是奢侈品、服饰等。英德以居家用品、有机产品居多。
在扫货神器的下单流程通常是:买手现场拍照——上传洋码头“扫货神器”——买家支付定金——买手现场买货——买家支付尾款——买手将货物发往洋码头当地货站——洋码头完成海外到国内直邮;
物流体系的建立
洋码头自建的物流公司“贝海”目前在美国有4个货站,全球10个货站。目前美国段物流可以100%通过贝海完成,而日本欧洲的物流仍然依赖seller个人的渠道。
除了线下仓储,贝海通过有一套系统和海关数据对接,以提高清关效率,用户也可以追踪物流的实时状态。但贝海并不是包揽海外到国内直邮过程中的所有环节,更多是做资源整合,比如商品到达国内后的落地配是由合作方EMS完成。
同时,贝海也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平台,除了服务洋码头的seller,也开放给京东等其他有跨境电商业务的公司。而洋码头的seller使用贝海,也需要支付服务费用。
定位于跨境电商的“正规军”的洋码头,表示贝海国际物流是100%主动报关,但这也意味着某些SKU会受到局限。譬如中国对高端化妆品征收50%的行邮税,在这种情况下,大牌化妆品不具有价格优势。因此,洋码头的海外买手一般情况下也不会采购高端化妆品。
服务保障
供应商的审核
洋码头对零售商和个人买手都有一套比较严格的审核流程。同时不论是零售商还是个人买手,洋码头要求seller一定是常驻海外,没有中国本地代理商。
零售商这端,主要是验证类似于营业执照的零售资质,譬如美国就是sellerpermit,同时会验证所有者的ID信息,公司信息,也会从政府部门去验证商家过去的经营情况。
个人买手,主要是对买手个人ID信息的认证,譬如美国是驾照,日本是居留证。同时会确认买手本人居住在海外,需要提供在海外六个月以上地址信息,水电账单,银行账单等,再通过邮寄一个纸质的认证函完成居住地址的验证。
买手资源的维护
洋码头的个人买手主要是长期居住在国外的华人,其中留学生、全职太太是主要群体,也有一部分是兼职买手。
洋码头目前在海外设有一支60人的运营团队,培训个人买手如何利用洋码头做生意,主要工作包括对买手的定期培训、新功能介绍等,以及其他支持性工作。
在SKU管理上,洋码头也会对买手做出一些引导。但由于海外买手对当地商超信息相对更加了解,洋码头在SKU上不做太多干涉。包括商品价格等,除非涉及恶性竞争,否则平台也不做干预。
售后服务
另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售后服务,洋码头的做法是:本土退货,海外维权。如果买到假货,中国买家退货只要把货退到上海,洋码头海外团队帮消费者海外维权。
洋码头表示和欧美、澳洲当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都有合作,当地入驻洋码头的零售商和个人买手都需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注册。
风险&不确定性
1)盈利模式缺失:从商业模式来说,洋码头比较接近“大淘宝”的概念,也就是C2C平台+B2C平台。但目前,洋码头并没有对seller收取包括广告费在内的任何费用。此前,洋码头对零售商收取平台服务费,但从今年9月起,这个费用也已经取消。
洋码头表示现在不考虑盈利问题,目前的工作是把跨境电商的流程标准化简单化。
2)SKU不足:虽然整合了B端商家和个人买手,但目前洋码头的品类仍然不够丰富,做的比较好的品类也仅限于母婴、保健品等两三个品类。
COO蔡华认为,现阶段洋码头基本能满足70%的海淘需求,品类上目前主要是满足三类需求:第一是安全性,主要是母婴产品;第二有价差的商品,譬如服饰;第三类是独特性,只在海外市场销售的商品。
本文地址:[电子商务]洋码头:如何解决跨境电商难题?http:/www.606212.com/a/11153.html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