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7 21:35:50 | 作者:admin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买方市场业已形成的条件下,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提供满意的服务,减少库存积压,加速资金及商品的流通,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并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日益巨大的作用。
一、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
物流是指作为物资实体的商品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等行业和部门。为了减少商品的停留与等待的时间,通过流通加工提升商品的价值和配送服务,使顾客达到满意的使用,这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新途径。企业可以有效地整合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制造出各种产品,但经济实力有限的企业很难以整合企业外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实现原材料优化供应,产成品优化流通组织的目标。独立于生产企业组织之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恰好可以完成这一使命,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掌握若干个企业群体的供需脉搏,有效地组合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适时、有序地为生产企业提供供应原材料和销售产成品的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往往采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了解大市场的供需情况,可以为生产企业提供适时、周到的流通组织服务,从而达到加速流通,减少库存积压,在较大的范围内有效地配置经济资源的目的。
第三方物流公司是以供应链的观念来实现物流过程的优化的。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群体,以一个制造企业或流通企业为核心,形成从原材料采集、加工成型到制成品进入市场,上游企业的产品恰好是下游企业加工制造的主要原料,每个企业生产、分配产品以及提供服务直至给最终消费者的全过程就是供应链的经济活动运作过程。每一种供应链都是以信息为导向,包括物资供应、产品生产、运输、仓储、搬运堆码、包装、流通加工及销售等功能,供应链同时包括了物品、信息和资金在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移动。
第三方物流是供应链整体化和系统化的基础,是由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上各方提供专业化服务,其中不仅包括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流通功能,还可以通过与各级企业实体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从整个供应链的全局出发,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改进意见。第三方物流公司,从全局上把握着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供需跳动脉搏,从而实现生产与流通组织的优化,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更为可观。
二.工业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剖析
工业革命造就了大型工业企业及大批操作工人(马克思称之为生产者),企业内的结构是十分庞杂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原则是追求“大”而“全”,设置有原材料仓库及产成品仓库,各个车间还有在制品和备用品库存,企业最终产品所需各类零部件都希望自制自用,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企业形成班组、车间、分厂、总厂的分层管理结构,每个管理层所对应的生产操作层面上,都有自己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制成品的库存,企业内各工序相互衔接,但彼此之间相对独立致使结构松散。这种大型的工业企业组织结构存在以下弊端:在企业内部层层设库,使企业内物品的流动分散且缓慢,造成资金积压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这种大型工业企业所追求的零部件的高自制率,根本难以保证企业下设的分厂及车间为最终产品的组装提供成本最低、性能最好、性能价格比都属合理的零部件形成工业制成品。企业企图通过大量采用自制零部件组装成最终产品上市销售,获取利益,却又不能保证由本企业所自制的零部件在经济技术性能方面处于最佳状态,那么,企业最终产品的质量就不可能是上乘的,这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就必然是有限的。产品加工工序越复杂、组装最终产品所用零部件越多的技术密集型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最终产品使用本企业制造零部件自制率越高,就可能意味着竞争力的下降。任何企业,由于资源、技术条件的限制,科技进步的相对状态总是不稳定的,只有在某些关键工序上,可能处于相对领先的水平,这就是企业的核心制造能力所在,而在其他加工工序或零部件生产上处于非领先水平。
企业这种自供自产自销的运作模式被称为垂直一体化供应链,但在大多数国家的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如20世纪初期,亨利·福特就想成为一名完全自给自足的汽车行业巨头,并计划发展世界第一个垂直一体化公司的联合体,如开办橡胶园以供应轮胎用橡胶等。在福特的一体化扩展的顶峰时期,追求由一个以独立供应商组成的网络来提供产品和服务,然而公司却面临着经济调整,以及工会方面的障碍。福特王国最终以垂直一体化的解体而告终,福特在最终的分析中发现,没有哪家厂商能够自给自足。在这种“大而全”的企业结构和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结构中,企业难以把主要精力和有限资源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而是平均投资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致使企业有限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企业核心制造能力得不到先进的设备支持,企业整体效益低下。
三.我国工业制造业企业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随着物流管理的日渐成熟,全球工业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从MRP-Ⅰ、MRP-Ⅱ到ERP等,企业的管理活动正向着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物料需求计划(MRP-Ⅰ)。这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的物资计划管理模式,是根据既要降低库存又不出现供应短缺的原则,在分析产品组合装配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计划原理,剖析产品各个结构层次所需物品的主从顺序和数量匹配关系;以构成企业最终产品所需每个零部件为计划管理的目标,以各个工序的作业时间和完工时间为依据,倒推每种物品的适时、适量供给计划,并以次分别下达各个物品计划供应的先后顺序,达到优化企业物流组织的目标。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这是工业制造企业内原材料供应及制成品销售的物品计划管理模式。它是以实现企业全局效益优化为出发点,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种资源,以及企业自身生产流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加工深度的在制品和制成品,进行全面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达到既能连续均衡地生产,又能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生产流水作业线上各个环节原材料、在制品既制成品的库存,消除无效劳动,降低物品在企业内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MRP-Ⅱ的原理是融现代管理思想、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为一体,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库存、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合理占用流动资金,以提高内部管理效率。MRP-Ⅱ的应用可以为企业适时决策、库存控制和采购管理提供科学的定量分析数据,使企业的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使企业加强了对信息时代、电子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普遍运用情况下的适应性,夯实了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使企业的全方位的质量、价格、交货期、成本竞争中获取了较大的生产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企业资源计划(ERP)。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IT技术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以业务流程重组(BPR)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革命和以ERP系统应用主体的管理手段革命。它是在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物流管理中,在各企业实施MRP-Ⅱ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游企业物品的供给和下游企业所反馈的需求信息,以及供应链上资金流动的状态,把满足用户的需求、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及供货商的供货能力整合在一起,实现按用户需求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ERP系统扩展了资源管理的范围和功能,在生产方式管理和事务处理控制方面,ERP系统能较好地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及看板式生产相组合的混合型制造环境,较好地满足和支持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要求。ERP系统将设计、制造、销售、运输等经过集成并行地进行相关的各种作业,提高了企业对质量、适应变化、满足客户、提高绩效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ERP系统更多地带有柔性整合型集成式管理特点,支持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ERP系统体现全过程的计划与有效控制,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工作潜力与责任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促进企业管理由“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结构转变,因而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总之,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工业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我国即将加入WTO,这对我国的物流业和工业制造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我们要紧跟世界物流发展的最新动态,以最科学的方法管理我国的工业制造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系统,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买方市场业已形成的条件下,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并提供满意的服务,减少库存积压,加速资金及商品的流通,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并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日益巨大的作用。
一、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
物流是指作为物资实体的商品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等行业和部门。为了减少商品的停留与等待的时间,通过流通加工提升商品的价值和配送服务,使顾客达到满意的使用,这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新途径。企业可以有效地整合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制造出各种产品,但经济实力有限的企业很难以整合企业外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实现原材料优化供应,产成品优化流通组织的目标。独立于生产企业组织之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恰好可以完成这一使命,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掌握若干个企业群体的供需脉搏,有效地组合社会上的各种资源,适时、有序地为生产企业提供供应原材料和销售产成品的服务。第三方物流公司往往采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和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了解大市场的供需情况,可以为生产企业提供适时、周到的流通组织服务,从而达到加速流通,减少库存积压,在较大的范围内有效地配置经济资源的目的。
第三方物流公司是以供应链的观念来实现物流过程的优化的。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群体,以一个制造企业或流通企业为核心,形成从原材料采集、加工成型到制成品进入市场,上游企业的产品恰好是下游企业加工制造的主要原料,每个企业生产、分配产品以及提供服务直至给最终消费者的全过程就是供应链的经济活动运作过程。每一种供应链都是以信息为导向,包括物资供应、产品生产、运输、仓储、搬运堆码、包装、流通加工及销售等功能,供应链同时包括了物品、信息和资金在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移动。
第三方物流是供应链整体化和系统化的基础,是由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上各方提供专业化服务,其中不仅包括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流通功能,还可以通过与各级企业实体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从整个供应链的全局出发,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改进意见。第三方物流公司,从全局上把握着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供需跳动脉搏,从而实现生产与流通组织的优化,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更为可观。
二.工业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剖析
工业革命造就了大型工业企业及大批操作工人(马克思称之为生产者),企业内的结构是十分庞杂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原则是追求“大”而“全”,设置有原材料仓库及产成品仓库,各个车间还有在制品和备用品库存,企业最终产品所需各类零部件都希望自制自用,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企业形成班组、车间、分厂、总厂的分层管理结构,每个管理层所对应的生产操作层面上,都有自己的原材料、半成品及制成品的库存,企业内各工序相互衔接,但彼此之间相对独立致使结构松散。这种大型的工业企业组织结构存在以下弊端:在企业内部层层设库,使企业内物品的流动分散且缓慢,造成资金积压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这种大型工业企业所追求的零部件的高自制率,根本难以保证企业下设的分厂及车间为最终产品的组装提供成本最低、性能最好、性能价格比都属合理的零部件形成工业制成品。企业企图通过大量采用自制零部件组装成最终产品上市销售,获取利益,却又不能保证由本企业所自制的零部件在经济技术性能方面处于最佳状态,那么,企业最终产品的质量就不可能是上乘的,这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就必然是有限的。产品加工工序越复杂、组装最终产品所用零部件越多的技术密集型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最终产品使用本企业制造零部件自制率越高,就可能意味着竞争力的下降。任何企业,由于资源、技术条件的限制,科技进步的相对状态总是不稳定的,只有在某些关键工序上,可能处于相对领先的水平,这就是企业的核心制造能力所在,而在其他加工工序或零部件生产上处于非领先水平。
企业这种自供自产自销的运作模式被称为垂直一体化供应链,但在大多数国家的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如20世纪初期,亨利·福特就想成为一名完全自给自足的汽车行业巨头,并计划发展世界第一个垂直一体化公司的联合体,如开办橡胶园以供应轮胎用橡胶等。在福特的一体化扩展的顶峰时期,追求由一个以独立供应商组成的网络来提供产品和服务,然而公司却面临着经济调整,以及工会方面的障碍。福特王国最终以垂直一体化的解体而告终,福特在最终的分析中发现,没有哪家厂商能够自给自足。在这种“大而全”的企业结构和垂直一体化的供应链结构中,企业难以把主要精力和有限资源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而是平均投资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致使企业有限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利用,企业核心制造能力得不到先进的设备支持,企业整体效益低下。
三.我国工业制造业企业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
随着物流管理的日渐成熟,全球工业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也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从MRP-Ⅰ、MRP-Ⅱ到ERP等,企业的管理活动正向着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物料需求计划(MRP-Ⅰ)。这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的物资计划管理模式,是根据既要降低库存又不出现供应短缺的原则,在分析产品组合装配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计划原理,剖析产品各个结构层次所需物品的主从顺序和数量匹配关系;以构成企业最终产品所需每个零部件为计划管理的目标,以各个工序的作业时间和完工时间为依据,倒推每种物品的适时、适量供给计划,并以次分别下达各个物品计划供应的先后顺序,达到优化企业物流组织的目标。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这是工业制造企业内原材料供应及制成品销售的物品计划管理模式。它是以实现企业全局效益优化为出发点,运用科学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种资源,以及企业自身生产流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加工深度的在制品和制成品,进行全面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达到既能连续均衡地生产,又能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生产流水作业线上各个环节原材料、在制品既制成品的库存,消除无效劳动,降低物品在企业内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MRP-Ⅱ的原理是融现代管理思想、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为一体,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库存、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合理占用流动资金,以提高内部管理效率。MRP-Ⅱ的应用可以为企业适时决策、库存控制和采购管理提供科学的定量分析数据,使企业的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使企业加强了对信息时代、电子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普遍运用情况下的适应性,夯实了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使企业的全方位的质量、价格、交货期、成本竞争中获取了较大的生产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企业资源计划(ERP)。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IT技术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以业务流程重组(BPR)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革命和以ERP系统应用主体的管理手段革命。它是在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物流管理中,在各企业实施MRP-Ⅱ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游企业物品的供给和下游企业所反馈的需求信息,以及供应链上资金流动的状态,把满足用户的需求、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及供货商的供货能力整合在一起,实现按用户需求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ERP系统扩展了资源管理的范围和功能,在生产方式管理和事务处理控制方面,ERP系统能较好地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以及看板式生产相组合的混合型制造环境,较好地满足和支持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要求。ERP系统将设计、制造、销售、运输等经过集成并行地进行相关的各种作业,提高了企业对质量、适应变化、满足客户、提高绩效等关键问题的实时分析能力。ERP系统更多地带有柔性整合型集成式管理特点,支持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ERP系统体现全过程的计划与有效控制,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工作潜力与责任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促进企业管理由“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结构转变,因而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总之,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工业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我国即将加入WTO,这对我国的物流业和工业制造业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我们要紧跟世界物流发展的最新动态,以最科学的方法管理我国的工业制造业,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系统,进一步提高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本文地址:我国物流与制造行业企http:/www.606212.com/a/6039.html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