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5-17 21:45:47 | 作者:admin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用于分析企业的内外经营环境,从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en)四个方面为企业经营进行分析,供参考和依据。在此借用SWOT方法的思想和原理,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进行诊断和把脉,为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参考。 1.2.1优势 1、政府的鼓励支持 大力发展社会化的、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形式,对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有者非常重大的意义,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国各级政府,至中央下至地方,都对物流的发展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纷纷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政策条例来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当前物流产业的发展己列入我国的“十五”规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了“发展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引进新型业态和技术,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2008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经济合作部、民航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主要内容是:关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整体目标;积极培育现代物流服务市场;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客观环境;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加强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继续深入研究探索,不断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这是我国政府发布的第一个有关现代物流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政府正式启动物流产业的发展。 2、本土优势 我国第三方物流具有明显的本土作战优势,在这一方面,国外第三方物流在短期内尘莫及。我国第三方物流了解人口状况、风土人情、消费习惯,熟悉我国物流市场操作的“游戏规则”、掌握我国物流资源的分布,了解我国的经济状况、营销环境、文教概况,通晓我国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凡此种种,国内第三方物流具有国外第三方物流无可比拟的优势。 3、后发优势 在西方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众多国家的支柱产业,而第三方物流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面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历史尚短,第三方物流更是处于处于初级阶段。 3.2.2劣势(Weakness) 1、体制障碍 首先,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国家对物流的管理是分部门进行的,主要有国家发部原国家计委)、商务部(出原国家经贸委部分职能和外经贸部合并而成)、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邮政总局,甚至包括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的参与和管理。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一方面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责存在着交叉和重复,为了各自的利益难以有效协调,以形成物流合力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地区都有自己的盘子,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形成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从而无法适应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需求;再者,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引起的部门垄断、行业封锁和地方保护现象如电信、邮政、铁路、航空、石油等行业的行政性垄断,违背了资源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要求.导致我国物流市场的人为分割,难以形成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和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网络,难以形成良性竞争难以推广先进物流理念,制约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其次是政企不分的体制障碍。政府物流管理部门直接或间接参与物流企业经营活动,既影响政府公正地行使其物流管理职能,叉影响物流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参与物流管理的部门除铁路系统政企合一的体制外,其他如民航、自政、港政等管理部门业存在不周程度的政企不分现象。 最后是政策不协调的障碍。在多头管理、分段管理的体制下,物流行业涉及的所有行门像交通、民航、铁道等,都将其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都拥有相关的一套规定。受部门利益牵制,现在与有关的政策法规数量虽多,但相互之间有矛盾且难以协调一致,使物流企业无所适从。如在税收政策上,从事运输服务的营业税为3%,而物流企业或仓储企业、批发企业在转向物流服务并从事经营性运输服务时,营业税却是5%。政策上的不一致,打击了企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积极性,制约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2、市场交易费用制约 从前面谈到的交易费用理论可以知道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等因素导致了交易费用的生产。也就是在安排管理和监控交易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如发现市场价格、谈判、履约、管理必要的后勤等费用。物流活动的外购属于服务贸易,形成市场交易费用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用风险。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物流服务供给者(第三方物流)和物流服务需求者(工商企业)之间关系的,物流服务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系列委托与被委托、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是完全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工商企业以合同方式将物流活动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为能及时响应顾客需求,以合同方式汇集了众多仓储、运输合作伙伴。可见,第三方物流的交易和结算主体涉及多方主体,其中任何一个物流服务提供者出现信用问题,都将会影响物流服务效率。而在我国现阶段,企业缺乏信用意识、国家缺乏信用管理、社会信用环境较差、对信用违规行为缺乏惩治机制等等,不仅给物流服务的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增加了费用,而且还潜伏着较大的违约风险。所以,尽管使用第三方物流的价格低于企业的自营物流成本,大部分企业还是选择后者,这样就会造成物流服务的市场需求不足,严重阻碍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3、自营物流退出机制制约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在退出某一行业时,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阻碍,这些因素被称为退出障碍,沉没成本就是主要的一个。所谓沉没成本,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一行业时,其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不能被转卖或只能以低价转卖,造成不可收回的资本损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各工商企业都是自营物流的,或多或少都拥有自己的仓库、车辆,形成了较大的物流设施存量。根据中国仓储协会2010年的调查,目前工业企业中73%的企业拥有汽车车队,73%的企业拥有仓库,33%的企业拥有机械化装卸设备,3%的企业拥有铁路专用线:商业企业中36%的企业拥有车队,36%的企业拥有仓库,70%的企业拥有机械化装卸设备。基于各企业都从自身角度出发经营物流活动。因此,从全社会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看,生产零售企业建设的物流设施存在着总量过剩、结构失调等问题,有的甚至具有极强的专用性,如企业专用铁路线。当工商企业打算退出物流领域而采取物流外包时,这些物流设施只能以低价转让,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沉没成本,形成较高的退出障碍。 4、工商企业物流观念制约 对于工商企业而言,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相当多商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几乎每个商业部门都有自己的储运公司,从商品采购到销售等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而新建立的超市企业的配送中心也只服务于该超市企业的各个门店,通常是不对提供配送服务的。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著名物流专家吴清一也谈到:“相当多的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缺乏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应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意识不够,从而使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缺乏市场需求。 5、缺乏物流专业人才 发展第三方物流,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缺乏人才,行业也就缺少了创新的能力和发展的动力,只能依靠传统的方式管理现代物流,导致物流企业低效运行,缺乏活力和竞争力。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物流企业之所以发展较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人才的教育,各大学校都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并在全社会开展了物流职业教育,物流教育培训体系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而且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方面的工作。反观我国,虽然物流从业人员也已初具规模,但大多数从管理专业、工程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等转行过来,真正懂得物流科学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屈指可数,原因就是我国物流教育落后,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10多所,占全部高等院校的1%左右,职业教育更加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 6、物流企业规模制约 第三方物流企业一个突出优势就是能实现规模经济,享受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经济益。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平均员工数量为500人,而根据一份2008年以前的统计资料,那时的美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平均员工数量为753人,其中500人以上的企业占到了36%。而全国从事公路货物运输的经营业户有274万户,平均每个经营户拥有的运营车辆仅1.43辆,拥有运营车辆超过100辆的企业只有中远、中外运等少数企业。物流企业规模较小从两个方面制约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其一,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规模的扩大,其单位经营成本呈下降趋势。据对美国不同规模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统计表明:500亿美元、800亿美元、1250亿美元、年销售额在小于200亿美元、200亿美元、150亿美元以上的物流,其物流成对占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1045%、873%、836%、6 4%。可见,第三方物流规模越小,运营成本越高,进而影响行业的经营效益及长远发展:其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高涨,大型的跨国公司成为大多数生产经营企业发展的方向。生产经营的国际化要求物流代理商拥有全球川的运作网络为其提供物流支持。如果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规模不足以满足其国际化经营的目标,那么,自营物流就成为跨国公司考虑的方式。一方面,物流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扩大又取决于物流企业规模的扩张,市场自身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可见,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影响3PL的经营质量,又影响市场需求的做大。 7、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较弱 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只是提供运输、仓储等基本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提供给客户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提供从组织生产到流通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服务。而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占53%)和仓储(占32%),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只占15%。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在传统的运输和仓储行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普通存在经营规模小、服务功能少,缺乏规范化运作程序,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等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目前存在于第三方物流领域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服务手段单一,专业化水平不高。二是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抵。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但我国企业整体来说信息化起步较晚,信息化程度较低,因而我国物流企业也普遍存在对信息的获取、处理、运用能力不强的问题,根据中国仓储协会2009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只有39%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总而言之,由于物流专业化和物流信息化的掣肘,我国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多样性等都处在较低水平,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制约了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 1.2.3机遇(Opportunity) 1、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般来说,物流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先决条件的地位,物流的发展速度与GDP的发展速度成正比,尤其是与GDP第二、第三产业创造的GDP成正比。自2009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高速的经济增长极大地带动了各类交通运输的发展。2005年-2009年客运交通年均增长9.4%,货运交通年均增长7%。最近几年,我国经济每年都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原材料、零部件、制成品等运输量在不断增加,大大增加了物流服务的需求。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结构的上升和变化必然会增加对物流的需求量。 2、企业着力发展主业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关心它们的主业——也是它们做得最好、最具优势的领域,而把其他业务转包出去、作为生产型企业的物流部门,逐渐从原有的企业中剥离出去,成立独立发展的现代物流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产品也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这种全球范围内的购销活动都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持,反过来也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也迫切希望有高效、方便、低成本的现代物流业为其提供服务。我国的一些经营观念先进的现代企业,也希望只保留自己的主业而把物流业务外包出去。这些都促进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3、发展潜力巨大 物流作为我国新兴的夕阳产业,是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第三利润源泉”,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己成为大家一致的共识。国外的发展经验昭示一点:物流业越发达,整体经济效益越高,物流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就越低,但同时随着物流支出在GDP中比重的下降,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支出总量中比重却显著上升。美国等发达国家整个物流总支出只占GDP的10%,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支出总量中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目前,我国整个物流总支出约在19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占GDP的比重约20%。。目前,我国GDP规模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若按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发展水平推算,我国整个物流业的市场规模应在l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应不小于5000亿元人民币。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带动,这个市场规模还应该有进一步的扩张。显然,与目前已实现的600多亿的市场规模相比,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就像一座未开掘的巨大冰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4、需求稳步增长 2008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客户需求从更多企业、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释放出来,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一是需求企业增多,不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国内传统生产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到2009年9月,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3735个,合同外资金额9072 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882 04亿美元。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的特点。90%左右的外资企业都选择物流外包,占全部物流外包企业的70%左右。通用汽车、戴尔、摩托罗拉、麦当劳、雅芳等跨国公司,构成了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主体。还有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全国140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1/3以上实行了公司化改造,着手对传统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改造,逐步剥离物流资产,实现物流外包。特别是汽车、家电、医药、饮料等行业的大型企业,如长虹电子、石家庄制药、青岛啤酒等,由于市场覆盖面广、成本与服务竞争压力大,越来越多地加入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企业行列。二是需求范围扩大。随着中国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拥有全国乃至国际品牌的企业不断涌现,企业经营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致力于消费产品的制造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直接面向零售终端进行销售的深度分销模式,如戴尔、雅芳、波导、TCL、青岛啤酒等,这些企业对物流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许多企业都把分散在经营点的库存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等物流功能从经营点剥离出来,建立一个集中控制的物流平台,来解决整个分销体系中的物流问题。三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尽管在我国,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服务仍然占到第三方物流的80%左右,但在汽车、电子等行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外包的需求提高到增值服务乃至一体化服务的层次。如华晨汽车将物料采购、定单执行监控、到货接受、包装拆分和再包装、库位管理、根据生产计划的物料准备和搭配、生产线的JIT物料配送等物流活动外包给中国物流。又如联想集团为打造一个高效供应链,由伯灵顿物流负责联想集团国外市场的物流服务,嘉里物流负责国、的物料物流业务,中外运和金鹰国际货运负责在北京和上海的成品物流业务,志勤美集物流负责联想集团广东惠阳生产基地的成品物流业务,形成了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团队。 5、龙头企业加快扩张步伐 随着第三方物流客户需求的增长,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扩张步伐逐步加快。2008年,传统企业加快业务重组与资源整合的步伐,新兴企业努力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都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核心能力和服务产品,逐步成长为特定领域的主流企业。在传统企业中,以中远物流、中邮物流、中外运为代表。以中邮物流为例,为了将中国邮政的资源优势变成市场优势,国家邮政局于2009年1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并按照“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20多家省级子公司和众多地市分公司,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邮政物流专业体系;通过对中国邮政的物流资源进行重组和改造,并积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建成北方、南方和华东物流集散网,逐步形成又运输、仓储、配送和信息四大平台组成的核心能力;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结合自身核心能力,提供一体化、定制化的精益物流服务,形成了由戴尔、雅芳、联想等一批知名企业组成的客户群,已成为领先的物流企业之一。至于新兴企业中,以宝供、大通、大田为个中翘楚。以宝供为例,是从2004年承包铁路货物转运站开始,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己成为在澳洲、泰国、香港及国内主要城市设有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为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为40多个跨国公司和一批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性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宝供在形成一个覆盖中国并延伸至亚洲的运作网络后,开始在物流技术和物流设施上加大投入。2005年初,全球领先的仓储管理及供应链执行软件解决供应商EXE的EXCEED仓库管理系统开始在苏州物流中心投入运行,取代了宝供自主开发的仓储管理系统,并实现与原有工作流程的无缝集成,可以使端到端库存管理更完善,提高库存控制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设备和库区面积的使用效率。2005年10月,宝供启动总投资约5亿元的顺德国际综合物流基地建设,建成后可储存货物40万标准托盘或70万立方米的商品,每天可以处理6000张定单、2万个标准托盘,年周转货物达到700万托盘。 6、电子商务的发展 最近几年,我国的电子商务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我国的很多行业如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通讯业、银行业、文化教育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第三方物流,因为从网上订购的货物都需要通过物流来送到用户的手中,第三方物流成了不可缺少的连接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的纽带。据调查,中国的5000万网民中1/3有网上购物需求,而我国几大门户网站的电子商务2008年都增长迅速。可以说,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了我国第三方物流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注入了新的动力。 7、西部大开发 西部大开发将促使西部地区物流量增长,第三方物流需求的地域分布将扩大。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中,己经把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要将大量金投入到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交通运输发展重点要向西部地区倾斜,己在西部12个省区规划35万公里公路、l万公里铁路和若干民用机场的设目标,西部基础设施对经济制约的瓶颈将得到极大缓解;国家对西部地区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加上西部地区本身的资源优势,将会吸引大量东部资金和外资流向西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及部分跨国公司将在西部建立生产基地。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资源优势将转化为经济优势,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畜牧业、矿产资源和加工工业都将得合理开发,西部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这些都将促使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量的增加和货物流动的频繁,从而带动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东西部差距的缩小将使第三方物流需求的地域不再仅集中于东部地区。 3.2.4威胁(Threaten) 在加入WTO后,中国已承诺在所有重要服务行业, 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尤其是在美国有强大商业利益的行业),不限制外国服务供应商进入目前的市场。中国将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同时,中国在辅助分销的服务方面承诺。包括租赁、速递、货物储运、货仓、广告、技术检测和分析、包装服务等方面的限制将在二至四年内逐步取消,在此期间,外国的服务供应商将可建立百分之百的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这意味着国外的物流公司也可以从事原先对外资禁入的物流业务。可以说,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主要威胁就是源自国外物流企业的冲击和挑战。 1、国外资本冲击和占领物流市场 随着我国物流服务的市场的门户大开,早己对我国物流市场这块蛋糕虎视眈眈的国外物流企业绝对不会错过此良好契机,凭借其在产品品牌、管理理念、服务质量、服务信誉以及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优势,对我国物流市场带来强而有力的冲击,会对我国物流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逐渐渗入和占领我国的物流市场。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是社会经济专业化分工的产物,物流服务尤其是一体化物流服务更是适应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的外包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定程度上依赖社会分工的深化。同时,物流成本包括物流企业的利润都是最终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物流管理水平也与制造、流通企业的总体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产品特征和相关企业的管理水平。这就决定了管理较为完善,产品价值较高的跨国公司对物流服务的需求,特别是高层次物流服务的需求总体上要高于国内企业,调查表明跨国公司首选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为外资企业,说明今后一段时间内在这块最活跃、利润空间最大的物流市场上,民族企业明显处于劣势。 2、国内物流企业面临优质客户流失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外资企业,其次是民营企业和少数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如中海物流的客户主要有美能达、诺基亚、三洋、东芝、三星、华为、联想等企业;宝供物流公司服务的对象是宝洁、飞利浦、雀巢、沃尔玛、联想等。现在我国物流业全面开放,国外物流企业长驱直入,凭借其优秀的服务质量、一流的服务信誉、专业的服务技能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将会从我国物流企业手中抢夺优质客户,我国物流企业将不得不面临优质客户流失的威胁。 3、国内物流企业面临人才的流失 入世后国外物流企业利用其丰厚的薪酬,良好的人才开发培训体系,公平公正的晋升机制来吸引和招纳我国物流企业的优秀人才来实现“以华制华”的战略目标。物流人才特别是高级物流人才的流失将是入世后我国物流发展的最大威胁:一是使我国原本就不厚实的物流人才基础更加浅薄;二是很多国内物流企业由于物流优秀人才的流失而元气大伤,陷入被动境地,会导致竞争力和战斗力大打折。总之,通过SWTO着重分析了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服务水平、发展规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SWOT分析,认清企业发展面的机会和威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探讨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策略。 面对第三方物流蓬勃发展的国际态势,面对国外物流企业的冲击和挑战,对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应该抓住机遇,扬长避短,按现代物流的内在要求,想方设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战斗力。但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力量的鼎力合作、群策群力、统筹兼顾。要想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4.1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调控。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订促进、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资金、政策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再造现有物流企业,转变它们的观念,完善它们的服务功能。通过宣传和指导使我国工商企业改变万事不求人的观念,真正根据经济效益与规模化原则,建立适应本企业实力与发展需要的物流系统,支持、促进与监督专业化物流企业的成长。 (一) 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欧美国家物流发展的成功经验昭示一点,现代物流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扶持,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协调。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更加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协调。因此,我国要促进第三方物流稳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推动和调控作用,需要政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当然,政府的作用不是也不应该是万能的,政府必须找准在推进物流发展中的位置,主要从规划制定、政策导向、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制定全国统一的物流发展规划 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以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立企业现代物流组织管理体系、构建高效的区域物流网络和完善国际多式联运系统为总体目标,并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包括营造适宜的企业物流及物流企业发展环境;促进物流系统的合理布局;加快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等。物流产业各个相关的行业或行业管理部门,要从现代物流发展的整体高度,从复合产业所需要的高度,从经济运行协调的高度打破条块分割,把制定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相互配套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作为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加快研究制定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政策。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 一是加强基础性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在物流产业发展目标的总体框架下,按照物流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给予物流产业较其他第三产业更为优惠的土地、贷款、税收及相关扶持政策:完善企业自营物流退出机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经济政策来遏制社会上的自营物流趋向,如对不适应发展需要的资产的退出和落后的设施设备的技术改造,给予较为明确的资金、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界定和支持。 二是整合运输资源,制定科学的综合运输发展政策。国家应加快进行宏观上实行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得研究,逐步整合运输资源,待条件符合及时机成熟时成立运营的场地形成和货物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在规范物流市场准入的基础上,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物流服务市场,支持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自身业务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延伸物流服务范围和领域,开展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在促进现有物流企业之间加强联合的基础上,积极打破行政性垄断;在打破原有垄断性经营的基础上,充分放开市场,引进外资特别是民间资本,实现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和竞争机制,进而促使全国形成一个统一的良性竞争的市场。 三是解决协调机制问题,也就是解决物流各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问题。现代物流产业的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必须是建立在各个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和协调的基础上。因此,国家要建立国家级的物流发展综合协调机构,设立一个由交通、铁道、民航、邮政、工商、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参加的综合协调机构,弱化部门利益,改变行业管理政策理念,从全局出发,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国物流发展工作。要改变各部门自行制定有关物流规划的惯例,采取政府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第三方企业制定物流规划,以排除部门利益的困扰。 此外,在未来的政府机构改革中,可借鉴日本的经验将物流方面的政府管理职能适当进行集中,特别是将交通运输管理职能纳入统一的部门,以提高政府的管理和协调效率,形成有利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管理体制环境。 (四)是规范物流市场经济秩序。 信用和法制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正常运作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WTO的有关条款、协议,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经验教训,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有效地保护第三方物流乃至整个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健全我国目前尚不完善的信用制度,在全社会倡导“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等信用理念,并辅之以建立信用记录,加大对失信者的惩罚力度,构建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这样就能防止第三方物流服务中的法律纠纷,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交易风险。总之,要使客户相信第三方物流企业,使大多数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扩大市场需求。 4.2 行业协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物流市场需要规范,一是靠政府,二是靠行业自律组织。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学会等等。他们起着政府不能起到的作用,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第三方物流的跨行业服务与经营特点,使其行业协调和自律任务重、难度大。尤其在政府部门职能改革的形势下,政府不太可能参与行业具体经营性事务的协调工作。因此,物流行业协会特别是联合会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好自己的关。 1、代表国家行使物流发展行政管理职能 行业协会代表国家行使物流发展行政管理职能,可以解决严重制约3PL发展的“多龙治水、政出多门”现象。3PL发展所涉及的政府职能管理部门的数量之多,严重阻碍了3PL的顺利发展。通过物流行业协会,把所有由其他职能部门行使的职权全部归集到物流行业协会,这样有助于使该问题得到迅速有效地解决;同时,由于物流行业协会是物流管理专家云集的组织,因而还可以避免在一些行政职能管理部门中出现的“外行”管“内行”的情况发生;另外,物流行业协会毕竟不是国家行政机关,因此,由它管理物流行业还可以避免“政企不分”的现象出现。 2、推动我国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由于物流活动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贸易、运输、金融、商检、海关等部门和行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程度高,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其发展呼唤懂信息、会管理、知法律、通金融、晓外语的复合型和综合型人才。但我国在物流人才教育和培养上不尽人意,物流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缺乏实用型物流人才,缺乏物流管理师和工程师。据预测,未来5年我国高级物流人才需求将达3万人左右,中级管理人才需求将达lo万人左右。因此,行业协会要积极推进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人才后备和智力支持。 物流教育与培训要注意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的具体实践,着力培养物流实用型人才。 第一,要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规范化的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特别是资质证书教育;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培训点,着力培养师资力量,继续推进与世界贸易中心(ITC)达成的物流与采购高级人员培训计划。要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具体指导下,积极推进物流师的培训与认证工作。 第二,要向国外取经,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培训方法和培训教材,着力培养物流实用型人才。国外物流人才培训体系经多年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善,而实践也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此外,借鉴和学习国外人才培训体系也是我国物流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关键一步,也是入世后我国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毕竟国内物流人才教育体系的构建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因此要想在短期内缓解国内物流人才匮乏问题,引进国际先进物流人才培训体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拿来主义”。2008年底,中国交通协会与英国皇家物流运输协会在北京就我国引进其物流培训认证体系签订协议,正式揭开我国利用外国培训体系,养我物流人才的序幕。 3、要加强物流理论和政策研究 我国物流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资本、技术和能力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差距。尽管我国物流理论研究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是比较落后的,尤其是对物流的基础理论、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在物流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物流政策研究,还有待加强。行业协会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开展物流理论和政策研究,为我国物流理论体系的建设和物流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当前,行业协会要在学习探讨国外现代物流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系统地开展物流发展战略、物流标准化、物流技术、物流政策研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参与国际物流学术研讨,进行研究项目的合作,促进我国物流学术界与国际物流学术界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4.3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强内外功的修炼 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行业与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较量。而作为推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核心力量,作为增强我国物流竞争力的重要砝码,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注重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内外兼修,固本强基,真正成为我国物流市场的主体,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力军。 1、苦练内功,不断增强竞争力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是从传统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痕迹,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 因此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一方面要整合优化内部物流资源,如中远集团在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和中国外轮代理公司业务的基础上,2002年初成立中远物流公司,重新构建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使公司的发展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金不足的制约,促使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2、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 一是提高服务质量管理,确保客户满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因为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可以说没有质量没有一切,没有质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要提高服务质量管理,确保客户满意,第三方物流企业就要站在工商企业的角度提供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综合物流服务,必须熟悉工商企业物流活动的具体情况和发展层次,具有物流系统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物流管理能力和水平。只有把好质量关,客户才会满意:客户满意了,双方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是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商业信誉。物流服务是一系列委托与被委托、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是完全以信用体系为基础。 一方面,企业要自觉树立起高度的信用,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以赢得客户的信任。 另一方面,重视建立市场信誉,塑造良好的信用形象,打造信用品牌。物流服务是诚信敏感度高的行业,由于物流服务常常会深入到工商企业的核心层面,牵扯到企业经营和运作的具体环节,一旦这些环节处于不确定或多变的状态,工商企业的正常运作就会受到重大影响,这样它会放弃物流外包而选择自营。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想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保持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恪守诚信。 3、提高专业化水平,推动物流信息化 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其最大的特长和优势就是物流专业服务,既然是专业化服务,当然不能一般化。要提高专业化水平,关键在于人才,高质量的物流人才是企业专业化服务的源泉。企业要从人才着手,打造一支既有强兵又有悍将的物流队伍,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让工商企业认同和首肯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感到所作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此,企业要重视本企业员工的培训,积极参加一些物流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级物流技术人才;建立物流操作示范区,培养技术骨干:通过各种物流行业组织,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交流,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及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与此同时,第三方物流要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推进物流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送货延时等风险大大降低。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已经使用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通信、RF(射频识别装置)。此外,电子商务物流正在崛起,网上订货、网上签单、客户个性化管理和网上结算正成为趋势。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物流活动将通过Internet与EDI(电子数据交换)来实现。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有能力与客户之间建立基于Internet和EDI的物流信息系统,它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及时跟踪货物的运输过程,掌握库存的准确信息,从而合理调配和使用物流资源。所以信息系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立足市场的必要条件,这是工商企业选择物流服务时考虑的首要条件。 4、加强增值服务能力的塑造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经济领域出现了一种明显的趋势,即原来重视多元化的制造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只作为辅助的物流服务从制造业中独立出来,并且不断整合物流环节,成为多元化、复合性的一个行业了。在这种变动中,物流服务不仅仅从物流本身获取其增加值,而且渗透到其他领域,在分拆、包装、提供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得到其增值服务能力的利润,而且真正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的增值服务方面更胜一筹。 可以说,增值服务是物流企业获取超常利润的有效途径。例如,美国EXCEL公司属下专设一个部门建立了一种订货登记服务,为刚出生的婴儿安排将宝洁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尿布送到顾客家中。由此看来,我国第三方物流要提高竞争力,要想在物流市场上有所作为,就一定要加强增值服务能力的塑造,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获取服务效益。 5、拓展业务网络 物流业是一种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明显的行业。其规模主要表现在业务网络足够大,只有具备足够大的网络,与其他同业者相比,才会得到较低的平均成本的优势。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网络可以减少往返空载,提高仓库的使用率,加快仓库的周转。 同时,在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共用等方面都会因规模的扩大而提高。所谓业务网络是物流企业的功能网络,是指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种业务功能,如储运、增值服务、报关代理、代理采购、金融保险、售后服务、返程物流等等。从理论上说,成本,因为内部化后将会减少交易成本。在各地域和各环节上全部覆盖最能节约但是任何企业都不是全能的,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贸然进入不擅长的领域不仅可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还可能降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网络的规模大小还要受进入行业市场大小的制约,或者说要受到特定业务和市场的限制,有的行业业务量非常大,例如普通日常食品、快速消费性日常用品等;而有的却较小,例如精巧的奢侈品像高级手表等。对于前者,必须拥有足够大的运力和网络,而对于后者则不可能要求大型的载重车辆和固定的全国性网络。 因此,对业务网络布局,企业不仅在地域上要选择,还要对物流环节的进入有充分的准备,只有进入到有领先优势的环节和领域,才有可能成为这个环节或领域的强势企业。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2002年中远集团和小天鹅、科龙联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异地货源,取得可观效益,堪称业务网络拓展的经典。 4.3.2 实施整合战略,优化物流资源 1、 客户资源整合 客户资源整合,主要是指根据客户价值为其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努力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共生关系,使企业的内部优势资源和外部优势资源进行迅速有效的整合。实现客户服务成本最低化、客户服务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为生产企业创造更大的优势。客户资源整合说到底是为了争取客户,扩大市场份额,要想成为大的物流企业,就要有众多的客户,而要形成众多的客户仅仅依靠一次性的客户服务是不稳定的,除了将一次性的客户发展为长期客户外,还要挖掘潜在的客户资源,即要与可能的客户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是客户资产具有不可储存性。一旦物流企业的服务不再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就会“用脚投票”。 因此,物流企业的客户资源整合在操作层面上就是两件事:一是留住老客户;二是发展新客户。由于开发新客户的成本常常是留住老客户的5倍,所以客户资源整合的重点应放在老客户方面,通过长期的合作能够消除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取得代理的信任,减少信息收集成本。更重要的是在于与客户结成战略联盟之后,不断拓展为客户服务的领域,会最终成为客户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服务商。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将是客户资源整合的最佳途径,虽然建立客户资料、分析客户的购买行为、经常走访客户、对客户实施分类管理、实施专家营销、帮助客户重整物流业务流程等都是整合客户资源的有效方法,但全方位的服务将是留住老客户和发展新客户的最佳途径,也是一个拓展空间极大的服务创新理念。 2、能力资源整合 能力资源整合则是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来完善物流网络,扩大物流服务能力资源的范围,提升物流服务能力。物流服务能力资源既包括物流服务所需的有形的实体资源,又包括物流服务所需的无形的技能资源和有效的物流管理团队。而所谓战略联盟,从资源集合体的角度界定,是指参与企业根据各自已有资源的异质性,本互利互惠的原则,结合资源的互补性,追求共同利益的行为。 因此,这资源整合实质是在盘活实体资源,增强技能资源水平及提高管理团队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物流服务创新。但任何一个物流企业的资源能力是有限的,当客户的需求不能独自完成时,就需要与其他物流服务商合作。另外,随着物流业的进一步分工,第三方物流业务也需要外包,即与其他的物流供应商结成联盟,特别是异地的联盟更具有重要性。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指两个或多个物流企业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开拓新市场等特定战略目标而签订的长期互利的协定关系,联盟企业分享约定的资源和能力。物流服务由于运作的复杂性,加之一个企业的物流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某个单一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往往难以满足物流服务的全球化与综合化发展需要,难以实现物流动作整体的有效控制与管理,难以实现物流全过程的价值和经营行为的最优化,难以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的物流服务,也无法给客户带来较高的满意度。通过与相关物流企业间战略结盈,可以使物流企业在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的情况下,利用伙伴企业的物流服务资源,增加物流服务品种,扩大物流服务的地理覆盖面,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进而从联合营销和销售活动中获益。目前,这已成为许多具有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只有这样,物流企业才能不断做大,物流业务也才会不断升级。就目前物流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的能力资源整合方式主要是通过战略联盟来实现服务创新,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层次,可以说战略联盟是能力资源整台的有效途径。而要实现能力资源的整合,首先是战略联盟的成功。而要实现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需要联盟双方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有效而积极的信息沟通、共同的企业经营目标、互补的物流服务能力、双方高层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的共同努力。 3、信息资源整台 由于现代物流涉及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即市场流通的全过程。由于现代物流的宗旨是以最经济、最快捷的优质服务来满足费者的需求,而消费者的需求又是千变万化的。因而,企业进行生产、必须依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进行采购、设计和投产,这就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必须有很强的市场目的性,企业在生产之前必须深入市场调查,确实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信息。 要完成这一信息的准确、快速传递,物流服务必须完成两个使命,一是商品的流动,即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二是信息的流动,即从消费者流向生产者。商品的流动要达到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离不开前期的信息流动,所以在现代物流中,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将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信息资源整合就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而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有赖于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和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是通过对共享资料的采集为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支撑信息,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功能的实现。而通过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实现物流运作全程的可见度和可控性,进而增强物流操作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度,实现较高的客户满意度。 4.4工商企业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经济市场化的环境中,只有需求才真正是市场的源动力,只有工商企业对物流外包服务的需求充足,第三方物流企业才会有持续改善服务的利益驱动和资源支持,物流市场资源才不会浪费。市场需求问题是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市场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国内工商企业物流观念滞后,自营物流退出机制不健全; 另一方面国内物流企业服务不尽人意也制约了市场需求的增加。不管怎么样,第三方物流作为新生的物流服务模式,在未来的物流市场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这是大势所趋。因此,工商企业要与时俱进,审时度势,适时采用第三方物流,当然这要在整体把握第三方物流运作及其动态发展的前提下,在深刻理解时代发展趋势、现实国情和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1、审时度势,转变观念 而要解决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首先需要企业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物流外包对于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 一是工商企业要打破“大而全小而全”,“肥水不流别人田”的传统经营思想,树立全新的经营理念,重视物流管理工作,为发展第三方物流提供市场。当然这一方面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自身的优质服务来吸引、培养、挖掘; 另一方面,也需加强宣传报道,有赖于社会舆论尤其是相关媒体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整个市场化体制改革的完善,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其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是当务之急。只有明晰的产权制度才能使企业成为真正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主体,才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真正的动力和保障,使之放弃诸如“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和做法。 二是工商企业要认识到第三方物流能成为提高运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水平的有力武器,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其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通过求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可在更广阔的视角范围内了解各地市场趋势及销售状况,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增强企业市场灵敏度和判断了,有利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2、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我国工商企业是否选择第三方物流,采用何种形式外包以及外包范围的确定,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其综合实力与经营特点而定的。由此看来,第三方物流不一定是企业的最佳选择,而且物流外包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工商企业在对第三方物流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跟风,做到因地制宜。对于一些工商企业投资进行自营物流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这样做必须一定的条件和前提。一是企业自营物流具有显著的规模收益且有很强的竞争力,如海尔物流、宝钢物流;二是若企业选择物流业务外包,稍有差池就会对企业整个业务流程或市场领先地位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物流业务外包分为全部外包与部分外包,所以工商企业在选择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 全部外包适用于以下情况,一是工商企业物流资产不多,物漉业务较少,物流部门人员少,这样企业可将物流业务完全外包,也就是彻底关闭自己的物流系统,将所有的物流职能转给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工商企业的物流系统全部买下,接管并拥有企业的物流资产和人员,接管后的物流系统仍然为企业服务也可与其他企业共享。 三是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能明显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效益;或尽管物流成本上升但运作总成本下降且企业整体运作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四是企业多年从事专业化经营而没有经营物流,缺乏物流经营的经验和技巧;或是资金实力薄弱的中小型企业和新建企业该选择全部外包。至于部分外包或叫逐步外包,主要针对以下的情况。一是对于物流资产较多、人员较多、物流业务较多的企业,一般采用部分外包与部分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工商企业对基础较好的物流环节改造提升,同时以高效的社会专业化物流服务取代某些低效的自营业务:二是工商企业将物流系统剥离,成立独立的物流子公司并允许其承担其它企业的物流业务;三就是物流业务管理外包,就是工商企业拥有物流设备的产权,将管理职能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3、伺机而动,有的放矢 工商企业实施第三方物流战略必须比较预期总收益和预期总成本,也就是要权衡战略的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物流系统中各主体的行为或者外部形势发生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净收益变动。因此,工商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系统中各主体行为的变化,及时甄别和筛选各种信息,精心选择行动时机,以求一举成功。若时机选择恰当,企业可获得战略优势;若时机把握不准,企业则陷于被动境地。譬如工商企业估计到在一定时期内某个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不能达到自生产经营的要求或其制定的物流服务价格比自营成本还高,或者因其信用等级太低而使违约风险很大,那么贸然选择外包,企业就会得不偿失,由此会遭受损失甚至致命的打击。 又如,企业预见到迅速实施外包战略,有利于将来获取更大的战略利益,那么不失时机抢先行动就是上策,当然企业不应该守株待兔,应积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紧密合作、充分协商,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总而言之,工商企业应以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对预期的净收益进行权衡比较,恰当地选择时机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 总之,促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推动和协调控制作用,为中国第三方物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建立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发展有规章制度;二是尽快规范行业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三是组织、发挥、协调、规划职能,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消除条块分割现象,避免浪费建设现象,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增长潜力很大,目前正与30%左右速度快速增长,而且,产品作为全球化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生产、销售、消费,他们之间的流通活动日益庞大和复杂。为了参与世界性竞争,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而将非核心业务交给其他专业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综观全文,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内容; 1、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流运作模式,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帮助工商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的出现和发展,将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考虑物流资源的整合优化,它在促进企业物流高效化的同时,必将有能力优化配置全社会的物流资源,构筑起企业间、行业间的现代物流系统网络,进而实现社会物流合理化,促进物流产业化。 2、文章利用SWOT方法的原理和思想,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个方面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境况进行把脉。指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优势所在,但也存在明显的劣势;而物流产业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入世后的良好契机等利好因素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国外资本的抢滩国内市场、国内物流企业优质客户和高级人才的流失等因素将是威胁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 3、如何推动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摆在我国物流界的一个现实课题。文章指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第三方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等主体相互配合、统筹兼顾、群策群力,只有这样我国第三方物流才能走上稳定发展的快速道。4、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新生的物流运作方式和服务模式,有着强盛的生命力,作为新世纪物流领域的主流方向,将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预见,只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扬长避短,我国第三方物流将有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一个光明璀璨的明天。 随着物流“热”的不断升温和全球“四大”速递巨头先后逐鹿中国市场,作为物流终端服务的速递业务,正成为中外速递公司竟相争夺的一块新的“奶酪”。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面临国际速递公司不断发动的速递攻略,我国速递公司首要的是要找出同国际速递公司的差距和不足,然后在此基础上,积极借鉴,充分消化,主动创新,不断提高我国速递公司的整体水平,以便在新一轮的速递业务竞争中抢占有利的先机。  经营理念的差距  随着全球速递业四大巨头:中外运敦豪(DHL)、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及荷兰天地快运(TNT)先后登陆中国,他们给中国速递业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  四大速递巨头领跑的速递业已不再是简单的门到门、户到户的货件运送,而是集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保险、代理等于一身的综合性行业。四大巨头除了提供速递服务外,还提供包括库存、运输、货代及售后服务等多项物流业务。2003年初,FedEx已在中国实施全方位的经营战略。DHL也不甘落后,开始启动多元化发展计划。  相比之下,以中国EMS(中国邮政)、宅急送、天地快运等领衔的我国速递业目前还局限于点到点、户对户的单一速递模式,尤其是众多私营个体快递公司,服务范围更是狭窄,在很大程度上还充当着“跑龙套”的角色。出现这种现象虽然与我国速递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不无关系,但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认识上的差距。例如,长期以来,由于中国EMS在速递市场上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从而养成了EMS“以我为主”的“坐商”思想,不是从客户的需求入手不断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是依靠传统邮政业务吃“老本”而裹足不前。  经营理念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对速递业务经营范围的认识上,还体现在对速递人员素质的重视程度上。  国际速递公司早就认识到,速递业务作为终端物流服务,速递人员要直接面对面地与客户打交道,速递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开拓新客户,巩固老客户无疑至关重要。DHL公司一直把提高速递人员的素质看得格外重要,每年对员工的培训投入都在成倍增加,员工的培训从品德、仪表到对客户说话的语气甚至走路速度等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  而国内速递企业在提高员工素质方面,由于重视不够,投入较少,结果使得速递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而且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形象,削弱了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    速递技术的差距  国际速递公司成功抢滩中国市场,其优势除了他们全新的经营理念外,更明显的优势在于拥有先进的速递技术。  四大速递巨头都无一例外地拥有世界一流的快件操作系统和客户自动化工具。例如,DHL在上海建成的联合快递中心里,采用了堪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操作系统。由于货机停机坪设在作业中心门口,货物可以全部自动分拣、直接装载、就地上机,大大降低了货机的等待时间,使货运周期缩短了近一倍。另外,DHL还通过EDI技术系统与海关对接,使得进口包裹、文件在航班落地前实现清关,出口货件在飞机起飞前2小时内清关,大大缩短了清关和转运时间。由FedEx首创的无线监控网络,使在运送途中的文件和包裹也纳入了全球监控范围,从而大大提高了货物的安全性、准确性和灵活性。  四大速递巨头还陆续使用了速递资料收集器(DIAD),这是目前较先进的高科技速递工具,收货司机只要用它扫描包裹上的条码,便完成递送记录,从而取代了传统的纸上递送记录,让收货人的签名数字化。这对消费者来说,不仅意味着所寄送的物品能很快发出,还可以随时“跟踪”包裹的行踪。    相比国际速递巨头先进的速递技术,我国速递企业在速递技术的应用上可谓异常落后。以中国EMS为例,目前,EMS还不能对在途包裹进行跟踪。近年来,EMS虽然已开始建立网络查询系统,但对邮件的监控程度仍比较差。有些地方经常出现投递延误、查询答复不及时、甚至发生邮件丢失现象等问题,结果引起客户不满,严重影响了它的服务质量。  服务水平的差距  同中国速递公司的服务相比,国际速递巨头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服务,历来是国际速递公司经营战略的出发点和核心。国际速递巨头一迈进中国市场的大门,就让消费者享受到超前的服务观念所带来的实惠。他们通过提供门到门服务,精确运送时间表,多种付费方式(如预付、到付、第三方付款)等多种服务方式,很快就打开了中国的速递市场。  速递亦称“快递”,速递服务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一个“快”字上。为了实现“快”,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都开通了直航中国的业务,DHL则采用商用航班来传送货件。DHL认为,商用航班可选择更多的班次,能在最快时限把货件送到客人手里。比如,从上海到美国,选用不同的航空公司,快件就可以通过3个班次及时发送。因此DHL敢向顾客保证:今日下午交寄的货件,明日下午就可以到达东京、吉隆坡或是雅加达,后天上午就可以到达洛杉矶、旧金山或是西雅图。 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国际速递巨头都将IT技术广泛应用于快件服务领域之中,并利用其先进的服务设施,向客户提供一流的跟踪查询服务,而这正是中国速递公司的最大软肋之处。  DHL最早推出全球货件跟踪系统用于客户查询服务,通过该系统,在DHL中文网站储存着每张编码运单上记录的数据,无论快件走到哪儿,货件在运送途中的各主要阶段都可以被及时跟踪;客户每天24小时均可以通过跟踪查询,取得对国际货件的完全控制。  由于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手段和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服务水平整体较差已成为当前我国速递公司的最大劣势。略感欣慰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中国EMS从去年开始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服务举措。如在去年3月提前开通了中国邮政航空快速网,增加了专用航线;从去年7月1日起又全面提速;从去年8月1日起,EMS在国内开始提供包裹快递服务。  定价策略的差距  为了争夺更多的客户资源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国际快递巨头都采取低价竞争的定价策略。资料显示:四大速递巨头的国际速递价格普遍低于中国EMS的10%—15%左右。国际速递公司的低价竞争策略在实战中受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他们争到了大量的客户,扩大了业务量和市场占有率。  国际速递巨头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并长期维持低价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拥有雄厚的竞争实力和正确的市场发展战略。首先,国际速递巨头先进的速递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精干的机构和素质较高的员工,使他们赢得了该行业最低的成本,为降低价格提供了相应空间。其次,国际速递公司在中国开设的网点大多位于业务量较大的地区,都是能够盈利的市场。而且,跨国公司在进入新市场时,经常用其它地区的利润来补贴开辟新市场的损失。相比之下,我国速递企业由于受资本、规模较小、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的限制,定价策略不太灵活,在价格竞争中一直十分被动的地位。比如中国EMS,由于体制的原因,EMS一直缺乏价格调整的自主性。因为中国EMS的价格是与万国邮联成员国协调而成的,任何价格的调整都要与成员国协商而定,程序相当复杂;另一方面,长期以来EMS一直背负着整个邮政亏损的包袱,缺少降价的空间和实力。  网络建设的差距  如同渠道网络对产品营销至关重要一样,网络布点建设对速递企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也异常重要。国际速递巨头不仅重视在中国的速递网络建设,而且善于通过全球通讯技术将中国的速递网络纳入其全球网络管理范围之内。对国际速递巨头来说,中国国内的网络是他们所必须建设和不断完善的。因此,从进入中国市场到今天,国际速递公司一直致力于在中国的网络建设。在中国速递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他们首先选择与中外运集团合资的形式,利用中外运的国内网络,加上自身的优势资源与中国EMS展开竞争。其次,作为国际速递业务,他们把市场定位在业务量最为密集的地区,即外商集中的沿海和中心城市,从而提高了业务收益率,避免了不必要的损耗和成本。此外,利用其在全球范围树立起来的良好品牌形象,网络全球客户,也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取胜的重要战略之一。像惠普、通用电气等全球知名的大公司,在多年与国际速递公司的合作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联系,一旦国际速递公司进入的国家有网络签署的全球客户,网络就会帮助其新的分公司与全球客户建立起联系。  尽管国际速递公司在中国的网络发展仍受到来自地方的抵制和有关部门的限制,但近年来,DHL、TNT、UPS、FedEx的分公司和代理点已开始从沿海深向内地,从一级城市向二级城市扩展,他们与中外运和大田公司合资合作建立起来的网络已经可以到达全国100多个城市。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DHL是网络建设发展最快的国际速递公司,目前已在我国各主要城市设立了29家分公司和160个速递中心,速递服务网络的规模远远超过其他竞争对手。目前,他们正在加紧建立和完善在中国国内的网络,甚至提出了“在未来两年内,将在中国每一个城市建立一个配送点”的口号。目前,联邦快递已在我国210个城市设有网点,计划在未来5年内,网点覆盖到310个城市。联合包裹也确定了今年的营运目标,计划将UPS品牌服务城市从21个扩增到40个。  在网络建设方面,我国速递企业似乎更具优势。尤其是中国EMS,已有遍布全国的货件配送网络和投递人员。但是,由于技术落后和管理落后等原因,包括EMS在内的大多速递企业并没有利用好本土企业所独有的网络资源优势,不能把网络建设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结合起来,结果不仅造成维持现有速递网络的成本较高,而且由于信息不畅,以至对客户的需求变化不能快速反应,所提供的服务自然也难以令客户满意,客户流失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要:电子商务和物流作为现代流通的两大手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和必不可少的一种,其过程的逐步完善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时,很多企业原有的物流能力在通过网络交易而飞速增加的订单面前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利用第三方物流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缩减资产、节省物流费用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内涵,电子商务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以及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对策。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电子商务环境 物流运作方式 目 录 引言………………………………………………………………………………………3 一、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3 1.第三方物流的内涵解析………………………………………………………………3 ⑴第三方物流……………………………………………………………………………3 ⑵电子商务环境介绍……………………………………………………………………3 1.电子商务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4 二、电子商务环境特点分析……………………………………………………………5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6 1.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现状………………………………………………………………6 2.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6 ⑴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滞后………………………………………………………………7 ⑵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一体化的能力……………………………………7 ⑶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缺少合作精神……………………………………7 ⑷公共环境问题…………………………………………………………………………7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对策………………………………………7 1.加强物流商业智能……………………………………………………………………8 2.推动物流系统仿真……………………………………………………………………8 3.完善物流信息平台……………………………………………………………………9 4.发展供应链物流管理…………………………………………………………………9 5.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服务水平……………………………………………………9 五、总结)………………………………………………………………………………9 参考文献…………………………………………………………………………………9 引言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 Party Logistic,3PL)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是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是物流社会化的一种表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获取生产资料的途径与产品营销的范围日趋扩大,同时,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变得非常透明。而电子商务的推广需要一个有效的现代物流对实物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适时、适量的转移服务,这使现代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瓶颈也日益突出 一、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 (一)第三方物流的内涵解析 1、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 Party Logistic,3PL)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是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是物流社会化的一种表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获取生产资料的途径与产品营销的范围日趋扩大,同时,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变得非常透明。而电子商务的推广需要一个有效的现代物流对实物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适时、适量的转移服务,这使现代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物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瓶颈也日益突出。 2、电子商务环境介绍 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应用方式,实现客户和企业信息沟通、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运作方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几乎所有实力企业都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各个企业都在网站上介绍自己的企业、提供企业各种信息,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有的还提供电子交易手段、进行网上交易。一般的企业网站都提供了客户服务模式为用户登录拜访、信息查询、技术支持提供服务。这些网站可以面向广大消费者、广大的实际企业进行业务往来、交易活动以及服务活动等。 (二)电子商务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电子商务的模式广泛运用于各个企业之间,对于第三物流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分为两部分来说。 电子商务为物流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电子商务出现以前,除了企业对企业的销售活动外,一般都需要进行大批量的运输储存等物流活动,广大零售业基本上都是面对面销售和货物自提,绝大部分商品都不需要通过物流公司送货。在实现电子商务以后,在网上做生意,必然要求在网下搞配送。否则,网上的电子交易就不可能最后完成。这就把大量零售贸易也纳入了物流市场,大大增加了物流需求量,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在电子商务环境条件下,物流呈现外包化趋势。电子商务发展的历史过程,实际上也是物流外包不断发展的过程。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个企业的物流量仍然存在,并且更加扩大化。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不能个个都自办物流,而是要把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随着物流外包的发展,促进了第三方物流成长。它集成各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外包物流,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运作,不断发展壮大。可见第三方物流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大量电子交易的出现,需求的市场越来越大。 第三方物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来说,比发展本身的物流系统具有更大的优势,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但商品的供应状况及发展态势;它能将收集的信息数据库化和代码化以及数字化;它能保证物流信息传递标准化和适时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拥有全球定位系统、电子定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并能熟练的运用条形码技术、电子资料交换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等。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使商流的时空大大缩短,进而要求物流时空也大大缩短。这就对商品流通的范围(空间)和速度(时间)提出极限挑战。从而对商品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快捷,准确、及时、低成本的流通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不断挑战极限,不断追求高效。 电子商务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技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对物流管理领域全面、全方位地渗透、进一步发挥物流运作的潜力的同时,也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较高的技术保证与信息沟通的保证。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分析所谓业务模式,就是指企业业务处理的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处理模式,主要包括从客户企业承接物流业务合同,根据合同完成指定的物流业务,并且获得业务收入。具体的物流业务活动,包括获取业务订单,组织物资的进货、入库、储存保管、出库、运输配送、资金结算等。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这些内容应当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环境的特点和优势,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策划。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运作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环境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扩大市场、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Internet与VAN网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如及时制(JIT)、自动化控制系统(ACS)、EDI、智能运输系统(ITS)等的应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整体供应链物流方面的透明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基础,并使第三方物流主体能够通过公共网实现双向沟通与查询实时信息,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大大加快物流速度,创造竞争的时间优势和空间优势。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主体构建的结盟,不仅发挥本身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合理高效地参与企业的管理流程,保证货畅其流,实现经营成本的节约,通过综合物流服务在内的一体化经营提供给客户更多的让渡利益,借助于电子商务主体赢得市场优势。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主体能够在订单处理、库存控制、仓储运输分销等日常经营活动上,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以及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沟通,增加商品从厂家直至最终客户整条通道的可见度,保证货畅其流的实现。电子商务通过将营销组合——客户、成本、方便和沟通策略及其它策略与第三方物流有机组合,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较好地实现了企业对客户服务的承诺——低成本与高水准的价值优势。电子商务主体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结盟,做到整个供应链的联动,达到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按适当的状态与包装提供给适当的客户适当的商品(物流的5R标准),实现交易成本的节约,并有效地实现顾客服务的承诺,从而营造出针对网上顾客的服务价值吸引优势。从另一方面来看,电子商务主体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联盟也符合双方所谋求的共同利益——各自业务的拓展与经营的持续,将产生强有力的凝聚力,使得基于供应链管理形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为紧密,有利于增加各自的活力、灵活性并谋略彼此之间价值链的超值连接,创造竞争的整体优势。 二、电子商务环境特点分析 电子商务环境,首先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环境。建立在Internet和Intranet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以及基于电话通讯、光纤通讯、宽带通讯等的通讯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快速通畅的信息通讯环境。人们利用电子邮件等各种网上信息传输方式,可以快速进行信息沟通、文档传输等数据传输、处理和保存,不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是的以前用人工处理所办不到的事情,现在可以很容易地就能够办到。 电子商务环境也是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在网下的现实社会,企业和个人都被分成了各个不同的国家、省市、地区以及各个行业部门、等级层次,这些条条块块和层次的分割和限制,给我们的业务造成了不少的约束。人们办事为了满足这些重重的约束条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有些事情还简直办不成。但是在网上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无界的环境,地区、行业和层次的约束条件相对来说要少得多。网上各个企业的网站都是平等的,毫无地区、行业和层次的限制,只要你不违反法律,你就可以比较自由地开展各种业务活动。现在各国政府也在网上实行了比较宽松自由的政策。所以网上的业务运作应当比网下的现实社会的业务运作要方便的多、效率高得多。 电子商务环境,因为是一个无界的环境,所以无论多么遥远的客户或者供应商,无论它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层次,也无论双方认识不认识、有没有直接关系,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紧密接触。所有这些客户就形成了企业的客户市场。所有这些供应商就形成了供应商市场。所以企业和它的客户市场和供应商市场,都可以毫无障碍地直接接触。从这个意义上说,网上社会环境是一个纯粹基于需求关系环境,而网下现实环境则是一个基于需求加关系的环境。在网下办事,除了需求关系,还非常讲究复杂的社会关系,包括地区关系、行业关系、上下级关系,尊卑关系、里外关系等,只有把所有这些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关系疏通了,才能够办成事。而网上办事则单纯多了,企业和客户是一种纯粹的需求供应关系。需要办什么事就办什么事,不需要为打点关系操心,办事的公正性、客观性非常明显,效率高。 电子商务环境,一般依托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工作,各个企业都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网上社会。 一般的电子商务网站,功能都比较齐全完备。例如都有:企业介绍和宣传,包括企业各个部门、甚至一些典型的个人资料介绍,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宗旨承诺等;企业服务和产品介绍、宣传、展示和广告;企业的业务范围、流程;客户关系窗口;销售窗口;采购窗口;企业管理窗口;电子支付窗口;友情链接窗口等。只要赋予一定的权限,就可以进入其中任意的窗口,处理自己需要处理的业务。任何人坐在一台计算机上,按按鼠标,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办理相关的各项业务。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网上社会有一个遥远而又很近的客户市场和供应商市场,所以企业利用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很方便地联系客户,客户也可以很方便地登录网站,联系企业。企业和客户能够很方便迅速地进行信息交流沟通,加强业务往来,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网站,收集客户信息,建立客户档案,进行客户管理。企业利用自己的网站,除了加强客户沟通之外,还可以方便迅速地与供应商的联系。一旦需要订货,寻找资源,很快可以在网上找到响应的供应商,并且在网上进行业务洽谈,很快就可以达成合作意向,开展合作行动。企业同样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网站,收集各个供应商的信息,进行供应商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客观上为企业创造了二个工作环境,一个网上工作环境,一个在网下工作环境。这二个工作环境的关系,网下是基础,网上是网下环境的扩充和延伸。企业就像长了翅膀,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更好地提高效率、更多地降低成本,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聪明地企业家,都会巧妙地利用这二个工作环境,把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特长,获得企业的最大效益。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得到了长足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如中国储运总公司、中外运公司、大通、敦豪、天地快运、EMS、宝隆洋行等。已在深沪股币上市的有26家物流企业,募集资金总额约为55亿元。这些企业涵盖了港口、仓储、管道运输、水运、铁路运输、汽车运输、客运等物流业的各个领域。目前我国已建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2008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89.9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业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服务既是推动我国经济质量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我国传统运输物流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自第三方物流伴随现代物流理念传入我国以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我国第三方物流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未来市场潜力很大。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在于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他们广泛的物流功能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而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是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 1、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滞后 电子商务企业的目标是能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方便快捷的收到商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有一个高水平的物流信息系统,才能保证它的高运作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但现在,我国却只有少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较完备的物流信息系统,这就导致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低下和客户服务的低水平。由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公司规模偏小,经验积累不够,目前国内一些软件厂商提供的软件功能尚不够完备,系统间集成能力较差,产品开发工程化的能力较弱,对企业的适应性尚待提高。刚性强,变通性差,费用高,同时服务人手少且流动性大,使售后服务不够及时,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需要。在这种情形下,即使电子商务企业拥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可以加快订单的处理,也很难让电子商务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2、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一体化的能力 电子商务企业需要能为他解决一切物流问题的第三方物流,这样才能发挥自己核心专长,专注于信息流与商流的处理。但我国的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功能单一,或是仓储,或是运输,或是配送,能够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就更少。电子商务企业不得不分别找多个功能不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中国邮政、铁路部门、民航等,这样就必须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协调物流上面,这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引起企业物流成本的上升。 3、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缺少合作精神 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中,经常会出现分歧与矛盾,尤其是在利益分配与风险承担方面,导致双方互不信任。这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不能顺利协同发展的主要的原因之一。我国虽然对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引入的时间不长,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从而来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物流体系。 4、公共环境问题 第一,缺乏统一的公共平台。大多数企业都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中小企业物流信息化的需求。第二,缺乏统一的标准。在信息化过程中由于标准不统一,系统不能互联互通,影响了公共物流信息和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反过来又影响了各信息系统的使用价值。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对策 电子商务是商业实体利用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各项商业贸易活动。它通过互联网来传播信息,实现客户与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从而提高贸易效率。对于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处理,通过互联网可以顺利地实现。但是物流则不同,物流是指物流实体的流通,正是物流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那样依靠互联网来解决。要发展电子商务,首先要提高物流水平。物流是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也是电子商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物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子商务实现程度的高低。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应当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有效形成生产商、第三方物流和需求方的有机的供应链关系,从而降低整个商务活动的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并最终使产品的设计生产更好地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基于此,针对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战略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供应链信息化管理为重点,以数据交换平台为支撑,带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物流运作信息化,大力发展以B2B为主的电子商务,全面提升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 要建立企业内部网、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网站,这么一小步的工作,可能会被某些企业看成是一大步,因为算起来,它也要花费几十万到几百万的资金,特别是对于一些小企业、或者那些没有长远眼光的大企业来说,要下这么大一个决心,确有点不容易。有的物流配送中心的老总们坦言,有这么一大笔钱,我还不如去盖一个仓库、购置一些车辆、扩大我的业务、直接增加营业收入来得快。但是问题在于,添置这些固定资产,是否真有市场呢?是否能够保证能够利用起来?能否保证不闲置?是否有后劲?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老的储运企业,曾经建了那么多的仓库、那么多地物流基础设施,好多到现在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开发市场,只有开发了市场,增加了客户,企业才有后劲。而开发信息技术,就是开发市场的必要手段,是积聚企业后劲的必要手段。大家知道,有名的物流企业宝供公司,真正的大发展,就是从开发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以后才开始的。深圳海福公司也是因为开发了管理信息系统以后才大大扩大了市场、扩大了业务、增强了后劲的。 (一)加强物流商业智能 物流商业智能的优势是在将第三方物流现有的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知识,通过整合历史信息数据,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数据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处理,为决策者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提高决策效率和水平。因此,无论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增强供应链可见性、供需预测还是在衡量公司关键运营指标等方面,物流商业智能都大有可为。从建立物流商业智能系统的技术角度来看,所需要的技术主要有:数据仓库技术。物流商业智能系统的核心是解决物流应用问题,通过把数据处理技术与商务规则相结合以提高物流企业的利润,减少物流运作风险。数据挖掘技术。通常采用机器自动识别的方式,通过应用分类模型、关联模型、顺序模型以及聚簇模型等模型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规律或关系。联机分析处理。主要通过多位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查询和报表处理。针对用户当前及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辅助领导决策。 (二)推动物流系统仿真 系统仿真技术作为系统分析、优化的有效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复杂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优化、方案比较、流程运作控制等领域。在现代物流行业,国外许多的物流配送中心设计、自动化仓储系统和物料搬运系统等工程设计中也都开始应用仿真技术作为有效实用的辅助设计手段。第三方物流要大力发展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建立并运行模型来进行多方案,量化比较,从而找到技术性和经济性的最佳结合点,这在复杂物流系统设计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另外,对于物流实验室的仿真研究可以模拟物流系统运作的全过程,不仅可以用于与高校合作科研,也可以使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和员工更加了解物流企业的运营规律。 (三)完善物流信息平台 通过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第三方物流不仅可以整合各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还可以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相关物流服务。另外,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为电子商务提供很好的物流服务,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与电子商务系统高度集成的统一平台。物流信息平台主要目的是实现下面的功能,如右表所示。 (四)发展供应链物流管理 随着SCM、CRM、EAI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成熟,可以引用先进的集成供应链管理思想,将公司的信息系统和供应链中商业伙伴的信息系统在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的基础上集成在一起,形成整个供应链B2B甚至“协同商务”的新的商业模式,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依据基于整个供应链的正确信息来协同各自的物流运作。从而实现精确、实时、动态的绿色物流,达到物流运作业务全面信息化。 (五)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服务水准。 加强物流管理人员物流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物流管理运作水平是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的重要工作内容。今后,物流人才培养应围绕作现代物流发展目标,拓展用人渠道,强化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逐步形成一支高级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进一步适应我国现代物流管理需要。同时,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建立物流业务新机制,形成具有特色的物流服务品牌和经营理念。要开发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网站首先企业要适应电子商务环境,要能够进入“网上社会”中去。如果连网上社会都进不去,何以谈得上利用电子商务环境条件呢?现在互联网已经被别人建立了起来,一个有魅力的网上环境资源已经存在。现在就看我们能不能利用上它。要利用它,我们就必须建立起我们自己的企业内部网,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企业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并联接到互联网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互联网络资源,进入网上社会,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环境的有利条件进行网上运作,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服务。 五、结论 随着国际物流企业不断的加入到中国市场,物流市场竞争亦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应该注重开发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业务模式相结合,就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但由于种种因素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从而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其可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朴仁鹤 李大彬. 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前景和策略[J]. 辽宁行政学报, 2006(10):66 67. 2.邓丽明.新编企业物流管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3.杜文 任民.第三方物流[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 4.范海涛. 基于电子商务的三方物流管理[J]. 现代服务业, 2009(9):34 35. 5.李国峰.第三方物流[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6李明.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IT战略探析[J]. 物流与采购, 2009(2):93 94. 7.王新利.物流管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7月 8.张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3月 9.祖巧红.面向物流企业数据在线分析挖掘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9年7月 10.张俞 吴长莉. 基于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信息化[J]. 物流工程, 2008(9):74 75. 电子商务的普及必然要求物流管理配送系统朝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物流管理配送系统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可以看出,这种新兴的物流配送是基于强大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之上,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成为流通领域革新的先锋,代表了现代市场营销的主方向。新型物流配送能使商品流通较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更容易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合理化、简单化,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既能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了社会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但是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要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智能化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资金和技术上都存在着困难。同时对于单个中小企业来说,在物流业务量供给不足的情形下,大规模、系统投入建设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很难做到合理化和简单化。可是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对先进的信息系统的需求又是极其迫切的,因而这就迫使中小企业致力于寻找一种即能为其提供相关物流管理信息服务,又要能够做到经济效用最大化的服务系统。   一、 中小企业建立物流管理系统中面临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以及其能为企业带来的便利性众所周知,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加强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我国众多中小企业来说,通过自身实力来建立一套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有很大困难的,具体表现在:   ⒈ 电子商务是企业在信息化社会中实行飞跃的一道门槛,未来没有电子商务的企业势必被淘汰出局,不利用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物流业务的企业终究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然而对既无财力又无专业人才的众多中小企业来说,在物流管理方面是一道很难跨上的门槛,等到企业积蓄够了足够的财力再上将失去最佳时机,即使现在有足够的能力,如果完全自行开发也将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不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⒉ 中小企业在建立物流管理系统需要投入昂贵的硬件设备、软件以及通信设备投资,人力资源培训投资等等。为企业增加了大量成本,占用企业大量资金,不利于企业自身资金正常运转。同时由于硬件技术不断更新,机器在以超常规的速度折旧,很多企业对把大量资金投资在迅速贬值的硬件设备上感到不值,对培养一批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IT人员感到不安,因而中小企业对建立物流管理系统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   ⒊ 我国的网络状况不尽人意,无论在带宽、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不利于中小企业建设网络化企业;由于企业管理制度落后,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无成熟的企业治理结构。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新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难以对新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响应,使企业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而遭淘汰。   因此就迫切需要有一种工具和手段,使中小企业能够达到大企业才能够做到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管理和运作方法,在物流管理上形成能够与大企业竞争的优势。而国内7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当然并不是每个中小企业都经营大量物流业务),在其物流管理方面大多数买不起高级IT设备和各种专家级服务。在这种状况下,ASP为他们提供了另一种机会: 低价租用ASP服务,实现数字化管理。可以说,国内不断涌现的ASP提供商及为企业提供的细分服务,为中小企业加强物流信息化、提升自身的物流管理和运营素质提供了契机。   二、ASP的含义   应用服务提供商(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到底是指什么呢?严格地来说:ASP是指在共同签署的外包协议或合同的基础上(包括价格、服务水平、商业机密等),客户将其部分或全部与业务流程相关的应用委托给服务商,服务商将保证这些业务流程的平滑运转,即不仅要负责应用程序的建立、维护与升级,还要对应用系统进行管理,所有这些服务的交付都是基于网络,客户是通过网络远程获取这些服务。   ASP的应用服务产品被放置在ASP的数据中心,供客户随时调用,ASP动态地管理、维护和更新这些服务产品,并通过将软件、硬件、网络和专业技术、管理的合理搭配,提供给客户优质、完善的服务。与传统的公司内部运作的应用软件和服务相比,ASP有其更安全、更可靠和更大的伸缩性,这种方式使得中小企业只须配备终端、调制解调器就能够得到过去只能由大中型企业享受的专业化服务。   由于ASP直接面对付费用户,能给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提供个性化服务。所以这不仅会为其带来各种收入及更多服务的机会,而且还会增加ASP的价值评估,使得ASP能够应用到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ASP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⒈ 从技术方面来看: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并不需要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满足中小企业对物流信息管理的需求。   ⒉ 从投资方面来看: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只以相对低廉的“月费”方式投资,因而不用承担一次性投资的压力,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不至于占用过多的营运资金;同时不用考虑成本折旧问题,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解决方案。   ⒊ 从维护和管理方面来看:由于中小企业采取租用的方式来进行物流业务管理,不需要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人员,也不需要为维护和管理人员支付额外费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的运营。   三、 ASP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功能   ASP不仅能够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他们在IT方面的投资和精力消耗,借助互联网规模性的特点,变原有的一对一单向沟通为一对多、多对多的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从而提高企业效率、节省成本。我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额90%以上,有近700万家,在经历了自行开发软件、购买套装软件两种离线应用方式后,他们将会逐渐选择ASP 这种应用服务提供模式,因此在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方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ASP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功能是由其特点决定的:   ⒈ ASP具有一对多服务的特点。一套成熟、标准化的应用系统可以为多家客户配置、使用,就像卖软件的许可证一样,能实现规模经济性。相对而言,由于开发成本由多家客户承担,降低了中小企业购买和使用费用,ASP提供的服务价格比用户购置硬件软件设备的费用要低得多。例如企业想上ERP系统,但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的投资让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而全球第一的应用服务供应商EDS公司对SAPERP软件和服务的报价为每个用户每个月425~666美元。   ⒉ 集中管理。在一对多服务基础上,ASP将众多中小企业的物流业务进行集成,进行统一管理,使原来在各个独立的中小企业中没有规模性的物流业务量也变得具有经济可行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小企业也能够享受到在物流管理方面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有助于中小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⒊ 集中应用服务。由于ASP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能够更好地集成多个应用,节省实施应用成本及支持和维护成本。综合众多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因而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单个企业所不可能具有信息数据库资源的服务。   ⒋ 以应用为中心,提供应用服务。ASP并不经营具体的物流配送业务,只是为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提供一个信息平台和支持中心,为众多无力或没必要建立独立物流管理系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应用服务。   ⒌ 按合同交付。ASP与中小企业之间关系是由合约形式来维护的,通过协议来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因而就决定了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具有的灵活性。ASP是原来“技术开发”的外包形式向“租用”服务概念的延伸,即以“月费”取代“购买”。对于ASP而言,它不需要投资每个领域,但需要与具有高水平的策略伙伴合作,结合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优势,为客户提供连贯性的服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无需进行初始投资和持续性支付维护人员及系统软件、硬件升级等费用便能够享受专业的应用服务。   ASP具有专业性、集中管理和为多家客户提供标准化封装软件的特点。ASP的价格竞争优势以及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实惠,使众多中小企业纷纷寻求与ASP合作,通过ASP为其提供物流管理方面的服务。   四、中小企业如何将ASP应用到物流管理中   Internet技术可以使人们远程运行软件,并可远程监控它的运行。因此中小企业不用再直接到ASP公司来录入数据,操作软件,只需在办公室里就能利用ASP的计算机系统管理自己的企业。在使用角度上来讲,这跟自建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已没有多大区别,应用十分方便。同时,Internet的飞速发展也使ASP的租赁费用更为便宜,提供的服务也更为全面,广大的中小企业对ASP是抱着积极态度。   实际上,广大的中小企业是急切地盼望ASP们能帮他们解决物流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对ASP并非像对其他商家一样,有一种对立情绪,而是相当地配合他们。当然,ASP本身也的确还有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解决,那么中小企业如何将ASP应用到物流管理中呢?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   ⒈ 研究企业面临的市场状况,明确物流管理模式。企业本身有多少物流业务量?自身拥有多少IT资源,有没有基本的IT经验和专门人才?在明确自身资源状况,结合企业市场状况,选择更合适企业发展的与ASP合作形式,是采取自身开发,还是外包形式和利用ASP服务中抉择。目前国内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无自行投资建设的实力,因而多采用ASP形式来进行物流管理更为适宜。   ⒉ 精心挑选ASP,以适合企业物流业务特点。目前国内ASP根据服务的领域不同,逐步分化成了四种应用服务提供商。1)企业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端至端的应用交付,包括咨询、实施、运行中的维护、高质量的技术支持;倾向于集中于一层或两层独立软件供应商应用,例如ERP、财务、人力资源。2)垂直应用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满足特殊行业的应用或捆绑应用,提供相应领域的高层次专家意见,对一个或多个主要市场做出权威的评估分析。3)纯应用服务提供商。致力于设计基于浏览器的应用,这些特别设计的应用,适用于在网络使用;不提供应用网络基础设施,因此用户需要自己解决因特网访问问题。由于主要以在线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和支持,所以较少提供直接服务和支持。4)应用服务提供收购商。把来自多个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聚集成一个单独的产品,然后让用户从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通常由纯正的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中选择出中意的产品。他们向用户提供一个单独的平台、一个服务和支持中心、一个简单的用户界面。由于不同的ASP提供的服务水平、质量和范围都是不一样的,因而中小企业要综合考虑ASP所提供的服务的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服务提供速度等方面,从中挑选适合企业物流业务特点的ASP。   ⒊ 将ASP服务中物流管理服务和其他服务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应尽可能提高ASP的附加价值,增加更多为中小企业带来增值的信息服务和内容服务。结合中小企业对ERP、CRM应用服务的需求,在面对不同ASP的提供服务,中小企业选择能够提供更多服务的ASP。在ASP进行物流管理服务同时,将中小企业一般业务应用,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业务都能为其提供服务的话,将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⒋ 考虑价格因素。ASP服务价格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业务中的成本和效益。其实,ASP的真正价值在于能提供客户不擅长的专业IT服务,使客户不必为其硬件、软件和网络设施的选型、配置、升级、运行、维护和管理分心,而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核心业务,从而为客户节省本来要在IT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中小企业强调ASP模式能为企业节省IT支出、降低成本方面来综合评价ASP模式的选择,希望以合理的价格位取得优质服务。   对中小企业而言,关心的不仅仅只是价格,而是ASP提供的应用服务是否满足需要,服务品质是否让人放心以及数据安全和网络可靠性等问题。中小企业在利用ASP进行物流管理过程中,对ASP的服务标准、可操作性都应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只有综合多方面因素,才能使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过程中采取ASP形式更为可行。但是也要看到,由于ASP发展的四个基本前提:即高度发达的IT基础设施、具有迫切需求的庞大客户群、种类繁多的应用软件以及高度的服务意识和经验等方面,目前国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乏,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中采取ASP形式的道路还很漫长。 作者:刘秉镰教授、姜振华硕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物流企业为保持或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运用商业信用提供物流服务,造成应收账款日益膨胀,财务风险也随之上升,严重影响企业资金运转和经营业务的开展。鉴于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物流企业应收账款膨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降低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物流企业应收账款膨胀的原因分析。近年来,物流企业应收账款日益膨胀,尤其是挂帐问题日益严重,使得企业普遍感到流动资金紧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物流企业缺乏风险意识。目前,大量的物流企业进军广州、深圳、北京、宁波、上海等地,相对而言,客户却呈微量递增的趋势。为了扩大或保持原有的市场占有率,部分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盲目采取赊销的策略去抢占市场,只注重营业收入、高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 我国会计核算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无论是否收到现款都应该作为营业收入入账。赊销增加了企业的收入,实现了账面利润,但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这样就可能导致收入或利润的虚增。物流企业按照账面收入核算经济效益,发放职工的工资,并且缴纳各种税金,就会造成物流企业占用其他流动资金,无形中造成了企业资金困难。 2.物流企业内部管理不完善。部分物流企业实行销售部门员工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销售部门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往往采取赊销的方式,并且很少签订还款合同,使得应收账款大幅上升。对于这部分存在坏帐风险的应收账款,即使要求相关部门全权负责催收,但由于没有提前防范,大量款项仍无法及时、全额收回,造成了账面资金来源充足,实际可供调配的资金却极其有限的虚盈实亏现象。 3.物流企业间的竞争加剧。近几年,物流企业发展异常迅猛,特别是在广州、深圳、北京、宁波、上海等地。企业的增加,必然会加剧同业间的竞争。有些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除了压价外,还采取赊销的手段来吸引客户,使得物流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再加上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属于同质的产品,客户选择的余地比较大,因此大量客户采用压低价格、欠款及拖延付款的方式,使得物流企业不得不利用赊销方式相互竞争。 4.信用制度不完善。目前,企业通常都是首先对赊销企业进行信用调查,然后决定是否给予赊销或给予多大的赊销额度。然而当赊销发生后,一些债务人总是想方设法钻信用制度的空子获取私利。例如:甲企业欠乙企业100万元的货款,乙给甲的信用条件是10 天付清,给予2% 的现金折扣,如果20 天付清,给予1% 的现金折扣,超过20 天不给折扣。假如此时甲企业正好有一个机会进行投资,而且投资的利率高于2%,此时,甲企业可能会拿这笔钱去投资,而不是去还货款,致使乙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大。规范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物流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给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刻不容缓。我们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规范。 一、 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体系 1. 建立完备的客户资料档案。应收账款的收回,主要是建立在对方单位的付款能力上,因此需要对同意发生应收账款的单位进行信用考查,建立必备档案 ,加强对客户的管理,减少应收账款的坏帐和呆帐风险,同时给予信用好的、还款状况好的企业以政策倾斜,适当放宽信用限制,加大信用额度,有利于物流企业建立强大营销网络,增加企业的销售量。 2.选择合理的信用政策。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选择最有利的信用条件;衡量坏帐损失和收帐费用的大小,确定采取怎样的收帐政策。在正确评估赊购单位的信用时,主要应该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物流企业应该向赊购企业的开户银行了解赊购企业的信用状况,看赊购企业是否存在还款不及时的现象;其次,物流企业应该向税务机关询问赊购企业是否存在偷逃税的行为; 最后,物流企业应该对赊购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这里主要包括赊购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一些财务比率。 3. 利用现金折扣促使客户早日还款。可在签订协议时在协议上注明2/10、1/20、n/30 等优惠条件,允许客户如果在10 天内付款,可享受2% 的折扣,20 天内付款,可享受1% 的折扣,30 天全部付清。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让度一部分毛利,减少坏账损失的风险。 4. 建立分级审批制度。在物流企业内应分别规定业务员、部门经理可批准的赊销业务限额,限额以上需要报总经理审批的分级管理制度,各级全权负责自己管辖的范围。此外,实施赊销策略时应该结合市场的供需状况。当市场上对物流企业的需求较大时应采取现款现收的办法;反之,则采取赊销的办法。 二、 强化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 1.对赊销 额度 的控制。物流企业由于其提供产品的特殊性,一般是先提供服务后收款,虽然赊销难以避免,但企业内部对此应该把握一个“度”。笔者认为这个“度”具有双重含义:一是赊销累计坏帐不能够影响到企业正常的资金运营;二是应收账款不能够超过临界线,一旦接近这个线,则应该立即停止赊销。这里存在着临界线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当实现的销售收益等于持有应收账款所发生的成本时,可以认为企业现有的应收账款达到了最大,这个最大值就是应收账款的临界点。在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应该小于这个额度。 2.提取坏帐准备金。提取坏帐准备金是物流企业防范赊销账款风险、估计坏账损失的一项安全措施。2001 年,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取坏账准备金,企业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规定,预计风险,就能够使坏帐实际发生时企业的经营资金不受太大的影响。 3.落实经营责任制。对形成赊销的业务部门和个人制定回收赊销账款与工资挂钩、“谁赊销谁负责”的经济责任制。对能够及时收回款项的人员应给予额外的奖励,对不能及时收回款项的相关责任人员要给予处罚并进行批评教育,做到奖惩分明。 4.制定严密的内部赊销管理制度。首先,明确企业内部分工及职责,规定赊销的审批程序及审批期限。如规定商品赊销必须有经手人、部门负责人签名,数额大的应由企业负责人批准,并且规定在赊销合同中,经手人、部门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应负的责任也应该明确;其次,签订赊销合同,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制度。 5.注重应收账款的监控和回收。财务部门应该做好如下工作:第一,赊销发生后,不能坐等赊购方送款上门,在赊销期限到期之前,财务部门会同赊销经办人主动提醒赊购方准备还款,让赊购方有一个筹措资金的时间;第二,对赊销的客户和经办部门的欠款及回收情况进行日常分析,以供管理部门考核本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作为放账政策的信息资料,对迟迟不肯付款者应及时注销信用关系,以保证赊销收入的收回率;第三,详细注明各项应收账款的单位、金额、有关协定、付款期限,除与客户核对外,还应该分别进行单个客户管理、总额管理及部门管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第四,指派熟悉业务的财会人员负责分析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和平均收帐期,以判断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 三、 注重应收账款的保值增值,规避坏帐风险 1 . 利用债转股降低企业的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的保值增值。物流企业通过债转股,能够减少资金的不合理占用,转让债权的同时也减轻了企业发生坏账的风险,同时,物流企业成为赊购企业的合法管理者,有利于对赊购企业实施财务监督,并可以按投入资本分享红利,增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债转股时涉及到转换价格的问题,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形分别采取如下的定价方法:(1)按历史账面价值定价。对债务双方没有争议问题的欠账,应以账面金额作为定价的依据。(2)按帐龄的长短定价。大量的应收账款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如按历史账面定价,债务人有不完全认账的可能。对此,应按帐龄的长短来定价,即3 年以内的欠账按原始价值计算;3~5 年的欠账按原值的90% 计算;5 年以上的欠账按原值的80% 计算。(3)按评估价值定价。如果上述定价方法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就应委托社会中介评估机构(资产评估师事务所)出具资产评估报告,按评估价值作为定价的依据。 2.利用融通的方式促进应收账款的保值增值。做法主要有两种:(1)应收账款抵借。应收账款抵借,即应收账款所有者以应收账款为抵押,向融通公司贷入资金。通常,双方应签订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规定贷款的最高比例。在这种方式下,融通公司不仅有应收账款债权,并且在该账款的债务企业不付款时仍享有对申请企业的追索权,申请企业必须承担其损失。(2)应收账款出售。同样,融通双方应在事前签订法律协议。通常 ,企业应先申请,融通公司则对购货方的信用由所委托的专门信用公司判断,以决定是否接受申请,融通公司同意后,申请企业方能发货,并通知购货方,直接付款给融通公司,而其中的坏帐风险根据协议由融通公司来承担( 即无追索权的出售) 或由申请企业承担(即有追索权的出售)。 本文地址: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分http:/www.606212.com/a/6835.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如何看待应急物流中的

    下一篇作文:论第三方物流与企业的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分》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