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5-17 21:41:56 | 作者:admin
“随着北京房地产市场需求的下滑,散装水泥物流需求量锐减,近一段时间,我们的业务量骤降70%-80%。北京也正是我们的主要市场。”河北三河天龙物流有限公司(以散装水泥运输为主的河北省大型物流企业,以下简称“天龙物流”)副总经理白景祥告诉记者。 金融风暴的连锁影响,还在从我国外贸系统向内贸系统传染。对于服务于地产市场的建材物流企业来说,金融风暴前后恰是冰火两重天。不过,日前国家4万亿拉动内需的救市方案,又让国内物流企业重燃希望。 带来市场需求 有着同样感受的不只是天龙物流一家。 以建材物流为核心业务的山西太铁物流(国家4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上百辆配送车已经落有一层薄薄的灰尘,显现有一段时间没有人动过了。 该公司一负责人无可奈何地告诉记者,现在公司的业务情况可以用“惨不人睹”来形容。原来一天就有4-5列的钢、铁货量(1列车大约是1万吨),而进入11月的半个月来,现在只勉强有凑齐4列。而建材还不够整列。 但是国家近期出台的10项扩大内需、4万亿救市资金,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又让太铁物流看到了新商机。 “公司昨天刚刚开完会,据专家的预计,随着南方铁路建设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预计半个月后对建材的需求量会有一个明显的拉动。这对于我们以建材物流为核心业务的企业,业务量会有一个明显的带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非常时期我们现在是全员营销,除了几个看家的外,把所有的人都撒出去了。有的拜访老客户,有的在开发新客户,相信不久我们会更忙的,无论如何基础设施建设对项目物流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利好消息。” 太铁物流的客户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连云港(4.28,-0.17,-3.82%,吧)、郑州及广州等国家铁路建设所涉及的地区。在这个区域,更因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资而带来庞大建材物流需求。 记者从铁道部了解到,针对目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形势,铁道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铁路建设。一是京沪高速铁路,北京至石家庄、石家庄至武汉、武汉至广州、哈尔滨至大连、天津至秦皇岛、宁波至温州、温州至福州、福州至厦门、南京至上海等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二是包头至西安、太原至中卫(银川)、准格尔至朔州等煤运通道项目;三是贵州至广州、南宁至广州、兰州至重庆、和田至喀什等资源开发性西部干线铁路项目。 国家拉动内需政策建设不仅仅是铁路领域,还包括航空、公路等基础设施。 在航空机场方面,中国民用航空局也初步确定,投资将重点用于支持昆明、重庆、南宁等西部新建和改扩建干线机场,和广西河池、云南腾冲等一批新建和改扩建支线机场的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为300亿元。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民航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例为1∶8,对经济繁荣有着强烈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推动国际贸易、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促进航空产业链条的科技进步等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其实在铁路、公路等领域也有类似的预测。 开滦集团物流管理部的张求实有着相似的看法。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但能直接带动项目物流企业的业务量,而且从长期看,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有利于供需有序衔接,最大化地实现供需平衡。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基础建设拉动下游需求和动能源等生产资源的消费,从而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机遇。 带好项目物流 如果说太铁物流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乐观存在着些许的不确性,那么天龙物流则“货真价实”地感受着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商机。 “天龙物流设在石家庄的分公司,和奥运会之前相比业务量有了明显的提升。散装水泥的运输量多出了800吨左右,达到2800吨左右。虽然三河周边和北京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还不景气,但是随着京石、京沪等高铁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对公司水泥等原材料物流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可观的。”白景祥告诉记者。 “从现在看,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预计,今年的业务量不但不会下降相反可能会有小幅的提升。主要原因要归结于铁路建设的拉动作用还是比较明显。按照目前的情况,公司明年还要增购一些运输车辆,最少10部。业务重心要向石家庄等几个重点项目倾斜,削减在三河地区的业务量。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眼下骤降的传统业务明年可能会有所起色。”白景祥信心满满的表示。 众多物流企业在采访中都表示,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带动钢铁、煤炭、焦炭、建材、水泥等等的需求,而这对于物流企业来意味着货源,对项目物流企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峻工和路网的日臻完善,对于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道路不畅问题也将得到极大的缓解,必将增强物流企业的发展后劲。利于大中型项目物流企业抵御了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冲击。 近几年来,铁路平均每年新增里程不到2%,铁路货运请车满足率不足35%。铁路作为国家战略物资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从优化交通结构,节能减排及节约成本等多方面考虑,铁路都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利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投入,无疑是加大铁路建设的良机。 带动升级发展 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大手笔,在拉动项目物流发展的同时,为我国东部省区的物流企业开拓中西部物流市场,提供更加便利的通道。为物流企业摆脱出口依赖,开拓内需市场提供了契机,这势必对物流企业减少因国际需求下降造成的连带压力,提供了多一种抗压选择。 在国家有关出口退税方面的政策,北方工业公司投资部副总经理王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出口退税政策是对外向型企业的一种支持,这会使依托于港口、依托于珠三角、长三角的物流企业的业务也会逐步的升高。” 从种种情况来看,国家的救市方案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上述方面。还会在刺激内贸繁荣中,间接利好物流行业的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出台4万亿救市资金的最终预期。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中,出口受阻,政府投资正在加紧实施,而国内外专家更看重提高国民的消费能力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国家投入的方式来拉动内需,在短期内肯定是最明显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树立国民的消费信心、增加国民的收入,以扩大国民的消费能力来拉动内需无疑更加健康。 而国家加大对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投入。让老百姓有钱可花、有钱能花,通过消费拉动内需,用内需带动商贸流通,进而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使我国物流企业逐步摆脱过份依赖外贸导向型发展模式,促进物流行业的产业升级。 一位物流专家告诉记者,物流的产业升级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硬件的改善只是一个基础。如果说是一个产业升级的机会,则是体现在金融危机给物流企业带来的压力,进而促使物流企业从理念和管理的层面,从而改善物流企业运作的水平。除此之外,作为其服务对象的制造企业,对物流企业服务升级的需求,也将“迫使”其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外因。 有业内人士还指出,作为基础性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目前由于还在成长期,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企业依然处于生存高危期。行业需要以产业整合,企业抱团等方式度过难关。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无论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正值“大开发”的西部地区,大家都在大谈物流,大搞物流建设。回想刚刚过去的2002年,从各种物流高峰论坛、研讨会、展览会的层出不穷,便不难看出新一轮的物流“热”在我国已经骤然升温。然而,在一片“热”声之中,作为物流行业最大的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集团副总裁兼董事长沈国康则认为:我们必须冷静思考,要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软件和人才一个都不能少。 4500亿:“热”有所值? 物流在我国之所以有如此“热力”,分析其原因不无道理。中国的物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物流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据权威机构资料显示:1999年,中国物流总成本约占GDP的18%,而美国才占8.99%;中国货车空载率高达37%,每年因包装、运输损坏的商品多达500亿元。在我国“十五”期间,如果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降到15%,每年将节省约2400亿元物流成本,并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对于前两年的物流“热”还只表现在理论的炒作上来说,近期的物流确实受到政府和企业的极大关注,可谓是“关怀倍至”。仅以上海地区为例,上海市政府规划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与国际物流中心,并出台了《上海市“十五”期间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在“十五”期间,着重发展三类物流:陆、海、空港的口岸物流,商业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依托信息平台发展的电子商务物流;建立五个物流园区,20个市内配送中心,35个市外配送中心。预计“十五”期间上海物流业将有4500亿元产值的发展空间。 “4500亿”,的确是很有诱惑力的一笔。然而,物流“热”究竟将会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物流“热”是否真的“热”到了实处还是不乏“虚火”? 中国的物流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与发展阶段,付勇认为: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传统物流企业必须面对市场规则与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挑战。 如何应对挑战,物流“升温”之后的冷思考看来大有必要。 信息技术应用是关键 物流是一定的资金、物资和信息的高效有序流动和交互,这三者是物流的三要素,共同组成相互配合的一个整体,缺一不可。目前很多企业只重视硬件建设,大量的投入在仓储构建、引进设备和资金上,却忽视了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严重阻碍了信息的及时传递与整合,导致很多项目投产后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神经系统已是不争的事实,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同,但是目前国内物流业中信息系统实施成功的企业并不多。虽然有许多企业采用了物流管理软件,但大多是局部的应用,离信息的完全集成并满足企业管理和长远发展的个性化需求还相距甚远。那么,如何建设一个既符合企业现有管理又能满足企业未来发展要求的信息系统呢?选择真正的性能优越而且又能满足企业管理个性化需求的物流管理软件至关重要。 物流信息化在国内的发展起步不久,物流信息化技术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但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也已经不乏一些成功案例。博科资讯作为国内最大的物流管理软件供应商,致力于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智能化分析管理思想来进行物流信息化管理。 博科推出的基于Open9000架构式管理软件平台上开发的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系统,使用构件化技术将采购、销售、客户服务、财务同物流紧密结合,真正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运作,对物流活动的发生成本精确计算,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模式和考核指标,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有效保证了资金、物资和信息的高效有序流动和交互。诸如光明乳业、全方物流、雷允上药业等国内大型企业均是博科物流管理软件的成功用户。对于那些由于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力而导致所上项目被迫下马或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企业来说,这些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人才短缺是发展瓶颈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管理经营人才十分短缺,预计到2010年,全国需要物流高级人才20至30万。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奇缺,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由于物流教育没有跟上物流产业的发展,我国无论是物流专业人才的学历教育,物流职业培训以及上岗资格培训都没有普遍有效地开展,但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 目前一些物流专家大多是从交通运输、仓储、管理工程、营销学、宏观经济、机械工程等领域转过来的。现在活跃在第三方物流领域的一些年轻人,大多是从欧美、日本等国家留学回国的,国内本土的物流人才短缺,“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物流业发展中难以体现。在一片物流“热”声中,如何解决物流人才短缺问题,值得我们审慎思考。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五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上,北京工商大学何明珂教授指出:在物流教育和培训上,存在着一些短期行为。一些非专业的咨询公司、中介机构承办一些不温不火的物流培训班,虽然客观上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面对物流人才短缺这一瓶颈问题,博科资讯集团副总裁付勇有着自己的独到观点:要解决物流人才短缺问题,需要企业、人才和信息化厂商的多方参与。作为国内最大的物流信息化厂商,博科一直非常重视自身的物流人才培养,同时也非常重视和参与了国内物流人才的培训工作,并且投资设立了中国最大的物流人才培训基地――现代物流人才培训中心。在为企业实施物流管理软件的过程当中,也十分注重影响和带动企业的观念转变,使企业综合地认识到物流信息化的真正意义以及培养和使用物流人才的重要性。看来博科的物流人才战略对于我国当前如何解决物流人才短缺问题来说,颇具启发意义。 在我国物流业迅猛发展,物流成本大有下降空间的前提下,国人热衷物流自然是好,可冷静思考也必不可少。 本文地址:4万亿拉动内需 物流http:/www.606212.com/a/6526.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大学能为应急物流信息

    下一篇作文:适当发展第四方物流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4万亿拉动内需 物流》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4万亿拉动内需 物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