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5-17 21:37:22 | 作者:admin
众所周知,今年12月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五6年。根据我国政府入世前的承诺,图书分销行业一年内放开零售,二年允许外资控股 ,三年取消地域、股权和设立方式限制,五年内可以提供分销服务这一实质性的图书分销领域全面对外开放,今天我国的图书出版发行已经进 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今天,摆在我们各位来宾,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出版商、发行集团企业家面前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我国目前出版发行已经出现了 十分激烈的竞争格局下,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本地市场国际化的竞争。我想答案只有一个,今天是到了我们系统思考过去、准确把握现状、全面 超越自我、积极应对未来的时候了。今天,我们的图书出版发行行业最缺乏的是物流盈利模式,最需要的是分销渠道的重新设计。只有在价值 链上定位自己的核心业务,在供应链上找到自己的分工空间,才能在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当中找到机会,求得企业的发展。 回顾我国出版发行行业过去20年走过的历程,过去曾经有过很多的客户群体,发行过数以几十亿计码洋的大型出版社,在今天已经与“问 题的出版商”和“衰败的出版商”联系在了一起。市场份额并不等于出版商的价值,获得了大量的销售收入并不意味着获得相应的利润。同样 的销售码详在不同的出版发行运作方式下,特别是采用不同的物流运作方式可获得数量不同的利润来源。因此,我们有着充分的理由认为,在 我们的出版发行业务当中采用物流盈利模式,是快速获取出版商、发行集团企业价值,进而成为行业排名领先企业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一、我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已呈现出“三级、两弱”的竞争格局 根据发达国家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通用衡量标准,当一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5000美元的增长过程中,读书将成为人们的生活内容之一。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046元人民币,按照基准汇率折算,已达到1094美元,超过1000美元,正在向5000美元的极限标准起步迈进。这一实质 性的突破表明,我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已经到了快速发展的起点,图书发行在我国正在成长为一个快速增长的“朝阳产业”。 在我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当中,教育类图书在目前已成为主要的经营品种。2003年我国共出版图书19万种,实现销售收入750亿元左右,实 现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超过5.5%和6.5%。其中,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等教育类图书占到全国图书市场份额的80%以上,销售利润率达到 20%左右的水平,是行业平均利润率的5.2倍。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出版发行行业几乎是由教育类图书支撑着的,而且这一状况在今后一段时间 内仍将持续。 据国际图书界的一项调查结果,当一国人均GDP达到600美元时,教育经费的预算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而目前我国人均GDP大大超过600 美元,而教育经费预算却始终处于2.5%的水平,既低于发达国家的6%,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9%的平均水平。目前,我国25岁以上接受高等教育 的受教育人口比例占全国总人数3%左右,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国民素质仍将是一项长远的基本国策。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总数和比 例的增加,将增加人均购书和图书占有量。 在我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发展历程中,近两年形成了“三级、两弱”的竞争格局。所谓“三极”是指国有和国有控股主发行渠道为一级 ,民营发行二渠道为第二极,外资进入合资或独资为第三级。从目前“三极”的运作情况来看,国有主渠道的优势主要集中在行业价值链的编 辑出版和一级批发环节,民营二渠道在分销渠道的下游二级批发和零售环节具有相对优势,外资第三极在分销渠道和零售网络的模式上具有技 术先进优势。但是总体来看,“三极”在分销渠道整合和物流系统的构建方面都显得比较薄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两弱”。而价值链上的这 两个薄弱环节才真正充满机遇和挑战,谁将自己的核心业务流程定位在这两个薄弱环节上,谁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当中获得竞争优势。 二、图书物流行业的盈利空间分析 根据我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比较公认的看法,仅图书的仓储、运输成本就占到销售码洋的3%左右,这还不包括设施设备折旧、相关人工成 本、物流信息系统投资回报。如果加上这些相关物流成本,图书出版发行的物流成本将占到销售码洋的15%左右。2003年,我国图书销售码洋达 到750亿元,如果按照15%的比例计算,总物流成本则为112.5亿元人民币。这一物流成本对于出版商、发行集团等货主企业来说,是每年必须开 支的费用,而对于专门提供第三方图书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来说,则是主营业务收入。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该从辩证的观点来分析。 作为出版商、发行集团等货主企业,希望降低这一部分成本。由于图书出版发行行业采用的通行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出版商向分销商打折、 返点,将物流作业活动转移给了下游分销渠道,因而这部分物流成本主要发生在下游分销渠道的图书分拨活动当中。从目前出版商向下游分销 商打折、返点的情况来看,教材发行打折平均为72折,其中,计算机类教材打折为69折,经济类教材为70折,其它类教材打折稍高一些。如果 下游分销商自己到货主仓库自提图书,则向下游分销渠道再返两个点。实际上下游分销渠道可以得到30%以上的价格折扣。如果以向某一所大学 销售图书为例,学生拿到的图书是不打折的,大学教材科拿到的图书平均打折90折。那么,有20%的价格折扣主要是集中在下游分销渠道,由发 行集团负责安排使用。按照目前下游分销渠道5%的平均利润水平进行计算,剩余15%的价格折扣实际上是作为物流开支冲销掉了物流费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图书出版发行行业当中物流成本发生的源头来自于上游出版商,而费用支付的来源受分销渠道模式影响主 要来自于分销渠道下游的零售网络。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目前我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物流利润空间高达百亿元以上,获取图书出 版发行当中的物流利润来源,是摆在我们出版商、发行集团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三、图书物流盈利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总体来看,图书物流盈利模式应该由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特点和行业价值链上的核心业务流程决定,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考虑图书出版发行 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成功案例分析 从国外图书出版发行行业巨头的现状来看,立体化教材和教材定制出版发行业务是目前增长最快的业务领域。Pearson通过采用价值链定位 ,将核心业务定位在阶梯式立体化解决方案,1000多种教材都配备有网站,支持师生互动,2001年总收入的60%是来自基于互联网支持的这种教 材包销售。推出的Course Compass,将课程内容与教学管理结合在一起,教师教课有课件,学生购书有配套的系列参考书,目前已有900多所 大学采用了这套教学解决方案。Thomson通过价值链定位,在图书的数字化产品方面走到了前列,目前Thomson54%的收入来自数学化产品,2001 年销售收入达到72亿美元。Wiley采用价值链定位,在纸介质教材和数字化产品组合立体化教材方面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业务流程,销售收入中的 80%是来自基于1700个网站提供支持的组合立体化教材包的销售。从上述三家教育类图书出版发行巨头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图书出版发 行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从单一发行图书向整体解决方案,从纸介质教材向立体化教材,从注重产品向注重服务的重大的历史性变革。 在国内教育类图书出版发行方面,一些出版社积极采用图书品种优势、价格策略、教师培训,在出版发行方面走到了行业的前列。高等教 育出版社采取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策略,将资金、品牌、技术、资源、人才优势相结合,奠定了高教社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外研社早在10年前 开始的针对教学改革和市场发展趋势的立项研究,使外研社在近10年的出版发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业务发展。人大出版社率先提出的“教材进 校图,服务到身边”服务模式,使人们感到了现代出版发行业的理念。 但是总的来看,我国的图书出版发行行业与国外相比,在分销渠道的设计和物流支持系统的建立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我 国图书发行中盘存在渠道混乱、资源分散、过度竞争以及缺乏使客户满意的现代物流意识,其结果必然导致需求与供给脱节、库存数量不合理 、物流作业表现较差、图书退货现象较为严重。因此,要想搞好我国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应从客户端的需求入手,整合分销渠道、建立物流支 持系统,使整个图书物流处于动静结合、有序流动状态,通过实现图书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进而实现其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图书物流盈利模式的建立 按照我国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价值链分析模型,一家出版商的价值增值业务活动过程主要包括编辑、出版、发行、中盘管理、销售和客户 服务,这是所有出版商都必需具备的基本活动过程。但是,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几乎每一家出版商的基本活动过程当中都存在 着中盘管理、内部物流和外部物流薄弱环节。在价值链的支持性活动方面,出版商的基础设施投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工作应该 与基本活动过程密切相关。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出版商的支持性活动均存在着与基本活动相关性差的问题。以编辑出版业务环节为例,尽管在 出版立项之前,出版社都对所出图书的市场需求、出版目的和意义做过可行性研究,但这种研究往往带有出版者的主观意志,其结果是如果产 生正风险偏差,图书在市场上非常畅销和供不应求,导致的结果是发生断货。而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产生负风险偏差,图书在市场上滞销和买不 出去,导致的后果是库存积压,甚至报废。这一现象表明,由于出版商没有很好的采用价值链分析技术,将价值增值过程所涉及到的各种资源 进行很好的整合,因而表现在供应链上不是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系统的活动起点,而是以编辑出版为推动起点,产生了推系统的不良后果。 如果我们再看一看价值链中的图书发行中盘和内部外部物流,我们会发现,这是出版商价值链上最为薄弱的环节。如果出版商自办发行, 那么出版商就应该管理中盘。如果出版商委托发行的话,那么应该由代理商管理中盘。然而,实际情况与此正好相反。我们在这里如此强调管 事中盘的目的,不是就中盘管理而管理,而是应该注重图书发行一旦进入分销渠道,应该有人管理渠道当中的物流。所谓中盘,是指连接上游 出版商和下游批发、零售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配送体系,能够提供分销服务和分拨服务的经销商和代理商。从这一定义当中,我们可 以看出,中盘是一个商流和物流混合的渠道。而目前我们的图书中盘是重商流过程,轻物流服务。因此,在图书出版发行价值链上定位自己的 中盘发展战略并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物流支持系统,是第所有出版商和发行集团都应该深刻思考的重大问题,这也是建立图书物流盈利模式的基 本依据和模式定位点。 所谓物流盈利模式,是指用物流服务传递产品价值、创造客户价值、巩固市场份额、扩大市场规模的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组合。在图 书出版发行行业采用物流盈利模式,通过上面的分析,应用范围主要是在价值链上的中盘管理和内部、外部物流环节。而在价值链上建立物流 盈利模式,首先要有一个标准,根据我们为出版商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的经验来看,首先要以图书和物流服务能够对客户和市场做出快速和 有效反应为主要标准;建立以中盘为关键环节的连接上游出版商和下游分销渠道的供应链系统,对现有渠道实施“倍增、集中、压缩、再生” 为主要方式的系统整合;在重要的战略性销售地区,布局和建设设施型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主通道;在较好的销售地区组建组织机构型配送中 心,形成分拨网络;采用信息技术建立协同商务平台、物流信息平台、物流及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以订单处理流程为核心业务流程的 商流、物流指令系统;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实行订单报告制度;用回款码洋、人工成本、市场覆盖率、物流作业表现等指标作为关键绩效考核 指标,对物流系统实施控制。上述方法的组合运用,实际上就是图书物流盈利模式。因此,建立图书物流盈利模式应从上述方面整体运用着手 ,结合实际、综合考虑、统一运用,不可过度强调某一方面内容。 (三)国内外中盘物流盈利模式成功经营及带来的启示 1、中国法律图书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出版社的中盘物流盈利模式最主要的特点,一是将下游分销渠道、零售网络进行整合,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物流,为物流管 理和盈利模式应用提供依据。二是成立了统一管理中盘的民营化发行公司,并走向市场进行独立运作,成为上游出版商的分销服务商,成为下 游分销渠道及物流的管理者。三是对整个图书供应链的利益分配关系进行了重新调理,按照合理的折扣、返点,调动下游分销渠道的积极性。 四是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物流及中盘运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2、台湾联强公司 台湾联强公司是世界分销服务业的巨子,名列世界五大科技产业分销中盘之一。联强公司的成功经验,一是首先从产业、行业、产品、企 业定位开始,取得某一种产品的中盘分销和物流运作经验;二是比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提供更加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用积累的客户服务知识指导 物流服务;三是形成由物流系统支持的分销通路循环,将在一个产业取得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产业、行业;四是注重产品销售以后,客户 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产品使用物流支持,能够快速进行回收物流处理。 3、美国英格迈可公司 美国英格迈可公司的中盘及物流盈利模式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一是采用选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客户的订单传输效率;二是制定了一套能 够对客户和市场做出快速和有效反应的送达服务标准,将客户所需产品在发生物权转移之前作为自己的流动当中的存货进行管理;三是建立了 一个能够对分销渠道当中的库存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对存货的数量、种类、分布能够实时监控;四是将退货控制在最低限度,并对所退货物 进行及时处理。 4、借鉴意义 首先,应充分考虑我国目前图书分销现状,设计好图书发行中盘的体制和运作机制,将分销服务、渠道管理、物流服务、客户服务实行有 机结合。其次,对渠道当中的分销服务资源与分拨服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布局设施和组织机构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对商流、物流、信息 流和资金流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第三,对所经营的图书应该进行专业分类和品种定位,走出一条先规模经济再范围经济的产品经营模式,不 断复制成功经验。第四,加强终端零售连锁网络建设,走出一条渠道“倍增、集中、压缩、再生”先进的分销渠道模式,为渠道提供整体物流 解决方案。第五,建立以订单处理为核心业务流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对客户和市场形成快速和有效反应能力。第六,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 制和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中盘及物流运作实行监督管理。 第一章 第四方物流概述 1.1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与功能 1.1.1 第四方物流概念 美国埃森哲公司的 Dow Bauknight 在“Fourth Party Logistics- Breakthrough Performance in Supply Chain Outsourcing”文章中指出,企业的供应链正从(Insourcing)演进至逐渐接受(Outsourcing)、甚至是由第三方物流业者来提供服务,而第四方物流(4th Party Logistics, 4PL)将是继第三方物流之后的下一波重大趋势。“第四方物流”(Forth-Party Logistics—4PL)是指“一个供应链集成商,他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美国埃森哲公司 “Accenture”定义)。 因此,4PL经营者是基于整个供应链过程考虑,扮演着协调人的角色:一方面与客户协调,与客户共同管理资源、计划和控制生产,设计全程物流方案;另一方面与各分包商协调,组织完成实际物流活动。因此,4PL提供的是一种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与客户建立的是长期、稳固的伙伴关系。 1.1.2 第四方物流的基本功能 第四方物流的基本功能有3个方面: 1.1.2.1 供应链管理功能 即管理从货主/物流企业到客户的供应全过程; 1.1.2.2 物流一体化功能 即负责管理物流企业之间在业务操作上的衔接与协调问题; 1.1.2.3 供应链再造功能 即根据货主/物流企业在供应链战略上的要求,及时改变或调整战略战术,使其经常高效率地运作,保证其所提供的物流服务速度更快、质量更好、价格更低。 1.2 第四方物流模式 按照国外的概念,第四方物流是一个提供全面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存在三种可能的第四方物流模式: 1.2.1 协同运作模式 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共同开发市场,第四方物流向第三方物流提供第三方物流缺少的技术和战略技能。运作模式一般采用4PL和3PL共同开发市场,第四方向第三方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技术,供应链策略技巧,进入市场能力和项目管理专长。4PL往往会在3PL公司内工作,双方要么签有合同,要么结成战略联盟; 1.2.2 方案集成商模式 第四方物流为货主服务,是和所有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及其它提供商联系的中心。4PL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4PL对本身和3PL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综合管理,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方案。4PL可以集成多个服务供应商的能力和客户的能力。 1.2.3 行业创新者模式 第四方物流通过对同步与协作的关注,为多个行业的客户开发和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4PL为多个行业开发和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并以供应链整合和同步为重点。 第四方物流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在更低的成本上运作,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因为第三方物流缺乏跨越整个供应链运作以及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所需的战略专业技术。第四方物流可以不受约束地将每一个领域的最佳物流提供商组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最佳物流服务,进而形成最优物流方案或供应链管理方案。而第三方物流要么独自,要么通过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转包商来为客户提供服务,它不可能提供技术、仓储与运输服务的最佳组合。 事实上,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是市场整合的结果。过去,企业试图通过优化库存与运输、利用地区服务代理商以及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增长。但在今天,客户需要得到包括电子采购、订单处理能力、虚拟处理能力、虚拟库存管理等服务。一些企业经常发现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缺乏当前所需要的综合技能、集成技术、战略和全球扩展能力。 1.3 第四方物流特点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新的物流服务概念(理念),它是在克服了第三方物流的许多不足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因此,第四方物流有一些自己特点。 1.3.1 第四方物流提供一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提供一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使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统一的技术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运作,只有通过咨询公司、技术公司和物流公司的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 1.3.1.1 再造 第四方物流最高层次的方案就是再造,即供应链协作和供应链过程的再设计。供应通力协作来实现的。再造过程就是基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咨询技巧,使得公司的业务策略和供应链策略协调一致;同时,技术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整合和优链过程中真正的显著改善要么是通过各个环节计划和运作的协调一致来实现,要么是通过各个参与方的化了供应链内部和与之交叉的供应链的运作。 1.3.1.2 革新 第四方物流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各个供应链职能的加强,变革的努力集中在改善某一具体的供应链职能,包括销售和运作计划、分销管理、采购策略和客户支持。在这一层次上,供应链管理技术对方案的成败变得至关重要。领先和高明的技术,加上战略思维、流程再造和卓越的组织变革,共同组成最佳方案,对供应链活动和流程进行整合和改善。 1.3.1.3 实施 流程一体化,系统集成和运作交接。一个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帮助客户实施新的业务方案,包括业务流程现代化,客户公司和服务供应商之间的系统集成,以及将业务运作交给4PL的项目运营小组。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对组织变革多加小心,因为人的因素往往是把业务转给4PL管理成败的关键。 1.3.1.4 执行 承担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4PL开始承接多个供应链职能和流程的运作责任。其工作范围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的运输管理和仓库管理的运作,包括:制造,采购,库存管理,供应链信息技术,需求预测,网络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行政管理。尽管一家公司可以把所有的供应链活动外包给4PL,通常的4PL只是从事供应链功能和流程的一些关键部分。 1.3.2 第四方物流通过其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 4PL充分利用了一批服务提供商的能力,包括3PL,信息技术供应商,合同物流供应商,呼叫中心,电信增值服务商等等,再加上客户的能力和4PL自身的能力。总之,4PL通过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今天的公司所面临的广泛而又复杂的独特需求。 在第四方物流的运作中,信息技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真正有效的信息技术策略必须涵盖以下几个层面: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既包括交易支持,又包括管理职能。近年来在供应链管理技术方面的突破使得供应链的参与者可以真正能够对整个供应链有一个全面、实时的“全景式”扫描。技术能力已经可以覆盖能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诸方面,包括产品的可视性,事件管理和绩效管理等。 技术所能提供的实时信息,帮助企业在必要的时候能够重新调整产品流向,并且预测内向和外向的流量。它可以帮助用户对供应链上的各个层次的绩效数据进行量化和对绩效进行跟踪;同时寻找机会进行持续改善。根据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虚拟企业完全可以由虚拟的物流外包商来提供端到端的物流供应链服务”。这些新兴的技术将会使4PL有能力为服务供应商、客户及其供应链伙伴,提供一整套集成的解决方案。 1.4 第四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1.4.1 物流业务的外包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四方物流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新的模式,它的出现是物流行业务外包的必然产物。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有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比上个层次更加有深度和广度:第一层次是传统的物流外包。企业与一家物流服务提供商签订合同,由其提供单一的、明确界定的物流服务。如把仓储外包给专业为企业服务的仓储公司、把运输外包给专业运输公司、委托专门结算机构代结货运账、委托海关经纪人代为通关、委托进出口代理商准备进出口文件;第二层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一家物流提供商签订合同,由其提供整合的解决方案,包括两种或更多的物流服务,并且给予其一定的决策权。如货运代理决定用哪一家运输公司、运输管理、进货管理、整合的仓储和运输管理;第三层次是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在利用所有第二层次服务的基础上,获得增值的创新服务。如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全球采购计划、IT功能的强化和管理、商品退货和维修、持续的供应链改善。 第四方物流在复杂的供应链管理中担负着主要的任务,是供应链外部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供应链的物流进行整体上的计划和规划,并监督和评估物流的具体行为和活动的效果。对于供应链的管理来说,第四方物流是对包括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及其客户在内的一切与交易有关的伙伴的资源和能力的统一。 1.4.2 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统一,供应链中很多供应商和大的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将物流行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降低存货的成本,提高配送的效率和准确率。但是,由于第三方物流缺乏较综合的、系统性的技能和整合应用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全球化网络和供应链战略的局部化,使得企业在将业务外包时不得不将业务外包给多个单独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增加了供应链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市场的这些变化给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这在客观上要求将现代科技、电子商务和传统的商业运营模式结合起来,以在供应链中构造一个将供应链的外包行为链接的统一单位,而不是像以前的单独的行为。 从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来看,对于将物流行业务外包的企业来说,为获得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它们更愿意与一家公司合作,将业务统一交给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和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企业;而且,由于在供应链中信息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也有必要将物流管理活动统一起来,以充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和共享机制,提高外包的效率和效益。供应链管理中外包行为的这些变化促使很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与咨询机构和技术开发商开展协作,以增强竞争能力,由此而产生了第四方物流。 1.4.3 竞争的加剧 大的背景是竞争的加剧,企业对降低物流成本的追求导致了物流提供商有必要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物流服务,把提供物流服务从具体的运输管理协调和供应链管理上升到对整个物流供应链的整合和供应链方案的再造设计。 1.4.4 弥补第三方物流的不足 其概念的提出也是在于弥补第三方物流的不足:第三方物流缺乏跨越整个物流供应链运作的能力和条件。这是由第三方物流本身的机制决定的,第三方物流主要为企业提供具体的物流运作服务,它所依赖的是自己的交通运输工具、物流基础设施和一些最基本的物流信息,并不参与整个被服务的企业的物流供应。因此,也就不能站在应有的高度来看待客户的整个供应链。同时,物流企业也缺乏整合整个供应链流程所需的战略专业技能。 而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提供全面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可以站在较第三方物流更高的高度,不受约束地将每一个领域的最佳物流提供商组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最佳物流服务,进而形成最优物流方案或供应链管理方案。 第四方物流实际上是一种新的供应链外包形式,这种形式正在通过比传统的供应链外包协议更多的暂时的成本降低和资产转移来实现。通过与行业最佳的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顾问的联盟,第四方物流组织可以创造任何单一的提供商无法实现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1.4.5 顾客对服务的期望及实现的技术成熟 推动这种新的外包形式的直接动力是顾客对物流服务越来越高的期望,英特尔和WEB技术以及新的企业集成技术为实现这种转变提供了技术前提。 在当今的供应链环境中,有一项公认的事实:顾客对他们的供应商的期望越来越高。这种服务需求的增加随着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而得到了加强。这些技术在提供物流服务比过去实质性改善的同时,也会驱使顾客期望服务更大程度的改善。而顾客未满足的期望推动企业重新评估他们的供应链战略。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这种物流外包形式的产生。 1.5 4PL的软肋 杰森·希伯斯说:“一个没有自己固定资产的4PL,要让客户认可自己的能力是很困难的。因为4PL的服务就是管理是他人的资产、他人的网络。4PL不但要为客户设计一个价位合理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价位的基础上,从承运人和配送商那里为客户争取到一个面面俱到的协议。如果承运人和配送商或是其他环节无法实现你对客户的承诺的话,那你提供的就是一个失败的4PL服务。” 4PL的另一个难言之苦是与3PL的尴尬关系。杰森·希伯斯说:“在很多时候,4PL是客户和3PL之间的桥梁,如果3PL与4PL的合作出现裂痕,往往是合作因为信任危机转化成了竞争关系。作为一个3PL,难免会产生这样的担心:4PL自由进出你的信息系统,掌握你的价格和服务特色,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抢走客户。这些诱因的存在往往使合作变成竞争。” 雷恩·斯通说:“很多3PL会在合作初期放弃4PL,因为两者之间的市场及其相似,在争取某些客户时,甚至达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谁也不会愿意让一个竞争对手来管理自己的业务。” 2 第二章 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比较 第四方物流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和第三方物流具有相同的一面,但是,也有不同于第三方物流的特点和优点。 2.1 组织架构不同 所谓第三方物流(3PL)是指由专门从事物流的中介组织(即物流业者)按合约要求,在指定的时间期限内,为制造业者提供部分或全部的物流服务管理活动。3PL中的主体是第三方物流商,它通过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负责将生产商的产品配送至客户手中。在整个供应链上,第三方物流商是由负责不同物流功能的分包商组成,它只负责流通领域的产品从生产商到用户的流通过程各环节中的物流服务。 第四方物流(4PL)是对现有供应链“外包”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和对3PL职能的进一步加强。4PL中的主体是第四方物流商,它不仅包括分包商,尤其是还有集成商,它是针对客户需求的供应链跨度管理的体现,其中出现了某一特定集成商负责制订全面的供应链策划方案,使得围绕用户服务的供应接管理的战略性集成进一步增强。4PL通过集成商统一组织,选择满足客户需求的合作团队(包括分包商),并利用整个团队来控制与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它不仅控制和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务,而且对整体物流过程提出策划方案,并通过电子商务将这一过程集成。 2.2 第四方物流偏重于供应链方案的集成、再造和变革 管理顾问传统上集中于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战略目标——再造与变革。这些供应链方案通过技术的运用调整来支持战略的需要。而3PL(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着重于运作问题——实施与执行。4PL方案平衡管理咨询公司和3PL供应商的结合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平衡顾问、技术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能力,来对领先的、客户化的、一致的技术计划进行设计、执行与管理,以保证满足4PL客户的需要。 图一 4PL供应链解决方案 管理 供应链 咨询再造 同步与协作 销售与 供应链 作业计划 技术 4PL 变革 制造战略 采购战略 产品开发 运输管理 分销管理 库存管理 顾客支持 3PL 实施 系统集成 组织变革 业务流程重组 作业转交 制 造 采购 行政管理 需求预测 网络管理 执行 分销 运输 供应链信息技术 顾客支持 库存管理 处于4PL方案顶层的是再造(图2)。在供应链绩效上取得真正提高的最佳途径,不是通过贯穿供应链成员的对供应链计划与执行活动的同步,就是通过相互独立的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强化协作。再造平衡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咨询技能,使企业战略与供应链战略结合起来,同时,对企业内部及企业参与的供应链作业进行整合优化的技术,对再造也起到促进作用。 4PL方案的接下一层是变革。变革的重点是改进特定的供应链职能.包括销售与作业计划、分销管理、采购战略和顾客支持。这一阶段的供应链技术成为方案成功的关键。领先精良的技术与战咯思想、流程再设计、组织变革管理之间进行了平衡,并通过行业最佳的方案,改进整合了这些供应链活动与流程。 第三层是实施。委托给4PL的包括业务流程重组,对贯穿于客户组织和服务提供商中的技术的系统集成,以及作业向4PL团队的转交。在组织变革中应认识到“人”的因素是向4PL协议转换成功的关键。目的是避免在设计合理的战略与业务流程中出现的所有过于低劣的、无效的执行.否则对方案的效果与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 第四层即最后一层是执行。4PL提供商承担多种供应链职能与流程的作业责任。范围彻底超越了传统的第三方运输管理和仓库作业,包括:制造、采购、供应链信息技术、需求预测、网络管理、顾客服务管理、库存管理和行政管理。当组织能够把其一系列的供应链活动外包给4PL时,4PL方案将更可能成为供应链运转或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2.3 第四方物流和传统的以供应链外包为主的第三方物流的区别 传统上,企业试图通过大量实际可靠的方法,如库存的增加、运输的便捷、兼营服务代理和利用第三方服务供应商,满足服务需求的增长。虽然这些方法在过去取得成功,但在当今的市场,企业需要提供包括电子采购、订单处理能力、供应链充分的可见性、虚拟库存管理以及必不可少的集成技术在内的得到根本性提高的服务水乎。为实现并开发这些技术去满足新的期望所必需的投资,使大多数企业在制定重要的资本投资前,在保证提供所需服务的情况下,对其可能的选择考虑清楚。作为一项潜在的选择,许多企业向传统的第三方外包。但一些企业发现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缺乏满足他们所需的综合技能、集成技术、战略和全球扩展能力。为改变这种状况,一些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采取步骤,通过与出众的服务供应商联合,逐步提高他们的技术。其中的最佳形式是和领先的咨询公司、技术供应商的联盟。 第四方物流和传统的以供应链外包为主的第三方物流的显著区别在于:第四方物流具有独特的能力用多种手段增加股东利益。第四方物流提供商对协议履行质量负首要贸任。作为与客户接触的集中点,第四方物流对供应链绩效的责任重大。困扰传统外包协议的是,无法超越短暂的运作成本降低和资产转移来获益。4PL具有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通过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改善了影响股东利益的四个关键方面,包括收入增加、运作成本降成、营运资金减少和固定资产削减。 通过提高生产率、产品可得性及顾客服务的改善实现收入增加,先进技术的应用对这些都有促进作用。实践证明,顾客服务衡量标准,如缺货率与装运完成率能比过去改进一倍以上。第四方物流具有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通过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改善了影响股东利益的四个关键方面。通过运作效率提高、方法改进和采购节约,可以削减15%的运作成本。节约的实现来自规模经济和供应链职能的完全外包——而不是部分外包。由于流程一体化、计划改进和供应链活动的执行,使贯穿于供应链成员中的供应链信息流、技术和活动做到同步,带来运作成本的降低和更低的销售成本。此外,供应链技术的运用成本通过众多的第四方物流客户进行分摊。通过存货下降和“订单到现金”的周期时间缩短,营运资金有可能减少30%。在整个通路中管理订货与运送存货单元(SKU)的技术的应用将使所需的存货降至最低,商品运转速度加快而缩短周转时间。 2.4 第四方物流相对于第三方物流具有比较优势 从前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4PL是以信息化为手段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做的是物流管理,而不是3PL的物流业务,但它又不是物流软件开发企业。4PL克服了3PL在服务能力以及利益共享方面的不足,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各种需求做出更有效的反应,并通过充分利用内协与外协各自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利益最大化的服务。 具体地说,较之于3PL,4PL的优势主要体现于下列几方面: 2.4.1 4PL能为客户“提供最接近要求的最完美的服务”。 4PL的发展方案联结了3PL、技术服务和业务管理等,它可以不受约束地去寻找每个领域的“行业最佳”提供商,把这些不同的物流服务整合,以形成最优方案。而3PL要么独自,要么通过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转包商来为客户提供服务,它不太可能提供技术、仓储与运输服务的最佳结合。 2.4.2 能集中所有的资源为客户完善地解决问题 4PL提供的是一个综合性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能集中所有的资源为客户完善地解决问题。4PL依靠业内最优秀的3PL供货商,技术供货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它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是任何一家公司所不能单独提供的。它打破了行业和部门垄断,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培育多种运输手段,可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重新配置,从而为客户提供“跨功能的作业一体化和广阔的运作自治空间”。而3PL虽然解决了企业物流某些方面的问题,如节约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但是3PL的力量显然不足以整合社会的所有的物流资源,解决当今的物流樽颈。虽然在某个和几个企业看来,物流运作是高效率的,但从整个地区、国家来说,3PL企业各自为政,这种加和的结果不一定高效率,甚至是低效率的。因此,3PL从解决一定范围内企业物流应该说是有效的,但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物流樽颈以及电子商务中新物流樽颈是远远不够的。 2.4.3 为整合不同物流企业资源的信息应用平台提供了可能性 利用自身的资本规模、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4PL为打造一个规范、统一、整合了不同物流企业资源的信息应用平台提供了可能性。充分调用这个平台,企业就能够实现创新的配送路径优化机制、环球追踪系统(GTS)和全球供应链管理。4PL透过这一平台,便能为各方企业改善物流管理程序,并为客户提供主动的事件管理。并且该平台能无缝结合所有地方不同交通模式的运作,令客户能透过每一步骤就能管理所有事宜。而该平台的建立,无疑需要巨大的资本、资源、技术和管理投入,而3PL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足以成为该平台“领导者”的角色。 4PL充分重视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如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物流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管理(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并对其实施无缝链接和有效整合,以充分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在今天,越来越多的客户需要得到包括电子采购、订单处理能力、充分的供应链可见性、虚拟库存管理及必不可少的集成技术在内的、实质性增加的服务水平。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技术专家和管理咨询专家的推动,而3PL恰恰缺乏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因此也就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 2.5 服务的内容更多,覆盖的地区更广 “4PL”同“3PL”相比,其服务的内容更多,覆盖的地区更广,对从事货运物流服务的公司要求更高,要求它们必须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4PL”最大的优越性,是它能保证产品得以“更快、更好、更廉”地送到需求者手中。当今经济形式下,货主/托运人越来越追求供应链的全球一体化以适应跨国经营的需要,跨国公司由于要集中精力于其核心业务因而必须更多地依赖于物流外包。基于此理,它们不只是在操作层面上进行外协,而且在战略层面上也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昼夜期间都能得到“更快、更好、更廉”的物流服务。这其中就包括运输一体化、供应链再造功能,依据客户的要求,及时改变或调整战略战术,使各个环节的计划和运作协调一致,使其经常处于高效率地运作。 总而言之,4PL通过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企业所面临的广泛而又复杂的需求。它关注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方面,既提供持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方案,同时又能满足不同客户的独特需求。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做到真正的低成本、高效率、实时运作,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第三方物流缺乏跨越整个供应链运作以及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所需的战略专业技术,而第四方物流可以不受约束地将每一个领域的最佳物流提供商组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最佳物流服务,进而形成最优物流方案或供应链管理方案。为客户供应链中的每一环节创造价值,包括增加营业额、降低营运成本、流动资本及固定资本。营业额可因为加强产品的品质与效益及改善客户服务而增加;营运成本可因为提升营运效率、加强作业流程、节省采购支出而降低;流动资本可因为降低库存及降低从接到订单到收取货款的循环时间而降低;固定资本则可因为资本资产的转移及增加资产的利用而获得降低。 2.6 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融合共生是必然趋势 2.6.1 物流的发展的要求 纵观物流业发展的历史,物流业经历了供需方自营的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到物流服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的第三方物流,再到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整合的第四方物流转变,而推动这一转变的就是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加剧,导致企业产生了对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强烈要求,这种物流形态的转化也正是沿着不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实现企业资产的转移来实现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拥有分布全球的供应商和产品分销商,怎么协调在全球范围的内的物流作业,变得对降低成本越来越重要。 2.6.2 第三方与第四方的不同侧面 眼下,在第三方物流处于发展壮大阶段的时候,特别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处于刚刚起步发展的阶段,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又横空出世,便有人认为,在现阶段,发展第四方物流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第四方物流是和第三方物流不同的一个概念,第四方物流偏重于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和集成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而第三方物流则是偏重于通过对物流运作和物流资产的外部化来降低企业的投资和成本。 2.6.3 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发展第四方物流 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上发展第四方物流,除了第四方物流具有上述已经讨论过的优势:能给客户提供最接近要求的完美的服务;能提供一个综合性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能利用第四方的信息资源、管理资源和资本规模为企业打造一个低成本的信息应用平台;能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信息技术。另外,第四方物流的出现也是市场整合的结果。过去,企业试图通过优化库存与运输、利用地区服务代理商以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增长。但在今天,客户需要得到拨款电子采购、订单处理能力、虚拟库存管理等服务。一些企业经常发现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缺乏当前所需要的综合技能、集成技术、战略和全球扩展能力。为改变窘境,某些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正采取步骤,通过与出色的服务提供商联盟,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其中最佳的形式是和领先的咨询公司、技术提供商结盟。随着联盟与团队关系不断发展壮大,一种新的外包——第四方物流开始出现。因此,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完全是合乎理性的市场行为,他的产生具有“看不见的手”在支配。 2.6.4 第四方物流不能独立于第三方物流而存在 第四方物流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基础发展产生的,它在概念上不同于第三方物流,但是,第四方物流不能独立于第三方物流而存在。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协同服务的关系,分离的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很难成为解决供应链价值的最佳途径,第四方物流的思想必须依靠第三方物流的实际运作来实现并得到验证;第三方物流又迫切希望得到第四方物流在优化供应链流程与方案方面的指导,他们的价值在于“共生”。 第三方物流主要为企业提供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常规服务方法的提供,同时借助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发挥专业物流人才的经验和技能来实现超常规的物流增值服务。第三方物流主要是为企业提供实质性的具体的物流运作服务。而主要的不足是本身的技术水平不高,能为客户提供的技术增值服务比较少。第四方物流刚好相反,第四方物流的专长是物流供应链技术,它具有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等。它的不足在于自身不能提供实质的物流运输和仓储服务。因此,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全面的提供完善的物流运作和服务。 第四方物流不能取代第三方物流,二者是共生的关系,能相互促进物流的发展,使第三方物流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 2.6.5 第四方物流企业整合第三方物流的的条件 第四方物流企业如果实现整合第三方物流,必须要具备下列四个先决条件: 1. 第四方物流必须具备企业咨询能力; 2. 第四方物流必须有能力整合所有物流资源; 3. 第四方物流必须是物流增值的服务商,而不是物流的利益方; 4. 第四方物流必须能实现信息共享; 3 第三章 第四方物流在中国 中国的物流业和发达国家有巨大的差距,但是经济发展也提出了必须大力发展物流业,使物流业能够很好地为国民经济的运转提供润滑。在目前的情况下,因为第四方物流的特点刚好弥补了中国现阶段第三方物流的很多不足,因此,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能够为中国物流业提供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3.1 第四方物流在中国的兴起 现代物流在整合了货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之后,加快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因而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亮点。中国发展物流业就是一服极佳的中药,但这服中药需要第四方物流来作药引子,只有药引子用好了,中药才能充分发挥药性。 在中国的物流行业,能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不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各经济主体对物流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物流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了。市场需求也迫使物流业转向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否则的话,只能遭市场淘汰,即便对大型的物流企业也一样,国内某大型物流公司就是一个例子。该公司是通过为跨国公司提供物流服务迅速发展起来的中国物流巨头。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物流企业快速地发展了起来,如用招商集团下设的各物流企业,但一些物流企业的服务既不够现代化也不够系统化。 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几乎在国外的同时,也在中华大地上扎根。目前,不但有很多学者在探讨第四方物流,而且在实物界也出现了第四方物流公司,安德物流供应链技术公司就是首先吃螃蟹的企业。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也必将暴露出来,更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或咨询公司进入这一行业。 3.2 我国现阶段第三方物流的软肋 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整个物流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总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3.2.1 我国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务有限 我国第三方物流只能提供基本常规项目的服务,主要是干线运输、市内配送和储存保管。对增值性高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如库存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总代理等提供的比较少。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的前身大多是传统的运输、仓储等企业,诸如运输、装卸、存储等实际的物流业务操作是其能力所在。我国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以传统运输业为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它利用传统运输企业的资源基础提供偏重于实际运输的物流服务。第二类是以传统仓储业为主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它利用传统仓储资源和已开展的配送业务来为企业提供仓储和区域、城市配送服务。第三类是以货代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类企业不拥有固定资产与物流设施,以货代业务为基础,提供偏重于货物配载等方面的信息服务。第四类是从制造业剥离出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它利用企业物流管理经验与资源优势,提供偏重于销售和配送方面的服务,如海尔物流、宝钢物流和安得物流等。第五类是以邮政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它提供偏重于快递的物流配送。因此,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核心能力及其对物流整合的侧重点在于实际操作方面。相对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另一块――增值服务来说,则显得供给和能力不足。这一块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超常规地满足客户需要。增值服务主要是借助完善的现代信息系统和网络,通过发挥专业物流管理人才的经验和专业技能来实现的。增值服务所依托的这些软件条件在我国的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都不具备。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偏重于具体的运输工具和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信息系统上面投资不足。我国的第三方物流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一般不是很高,严重缺乏现代的物流管理人才,不具备提供物流增值服务的所需的人力资源条件。 3.2.2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运作效率低下 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比较大,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是16.7%,高出发达国家一倍,在说明第三方物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说明我国的物流的效率不是很高。主要是因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比较分散,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比较小,物流企业具有比较浓厚的地域色彩。我国工商企业长期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重复建设不仅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已成为物流发展的障碍;在我国真正实力超群、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为数不多,据国家物流联合会统计,我国还没有占有2%的市场份额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小、少、弱、散是我国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小规模和地方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很难为企业提供完整的物流的服务,必然是几个物流企业联合起来为某个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物流提供商之间的业务衔接便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造成了物流效率的低下和企业对物流提供商的管理成本的上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由于业务量小,资本规模有限,限制了物流企业进行较大的软件设施的投资,比如,不可能建立比较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管理平台,不可能雇佣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从而陷入了这种小规模竞争的恶性循环。 3.2.3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滞后 我国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装备水平低下,物流信息系统滞后。物流信息化是指将网络技术运用到物流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它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网络化及对外联系上的网络化。内部管理上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对原材料和制成品库存的实时监控,对产品销售量的预测等。这一重要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物流信息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淮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发达国家大型企业一般情况下只需保存5天的生产存货,而我们的企业则需保存45天甚至90天的存货,增加了企业库存成本。信息系统因隶属于不同的部门而各自封闭,缺乏一致的信息化标准,规范性差,各系统之间的转换和衔接困难。 3.2.4 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功能单一 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比较单一,每个企业提供的服务只集中在某一项和几项。据统计数据显示,生产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家数平均是2~10家,商业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家数平均是10家以上,可见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外包物流主要以“分包”的形势为主,即将不同功能的业务分别委托给不同的企业。目前国内介入物流的上市公司已接近40家,但由于各家公司介入物流行业的方式和切入点不同,物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给公司带来的效益也不同。下表给出了我国部分与物流相关的上市公司的情况。但是从经营情况看,大部分物流企业服务内容单一,仍然属于“类物流”企业的范畴,缺乏综合的物流社会化能力。 表八 已上市第三方物流公司行业分布 公司种类 仓储类 管道运输类 物流关联企业 铁路运输类 空运类 汽车运输类 综合类 水运类 港口类 个数 1 1 2 2 2 3 3 5 7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2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和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编 3.2.5 各种运输方式有待合理衔接 运输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各种运输方式尚未形成合理分工关系,市场范围交叉严重,在同类货源上进行盲目竞争,使得各种运输方式不能合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集装箱运输发展滞后,不能形成公、铁、水路运输的快速衔接。物流是在多式联运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延伸业务。拿集装箱运输来说,内陆集装箱多式联运只在总吞吐量中占极其微弱的比重,而发达很多发达国家80%甚至90%以上都是实行多式联运。 3.3 中国发展第四方物流的不利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物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从总体上看,物流质量水平较低,在未来物流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3.3.1 物流体制掣肘物流产业的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州认为:“从宏观角度讲,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现代物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政府部门来管物流,甚至连物流到底算不算一个产业还有很多大的争议。”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铁道、民航、邮政部门都在管物流,谁都管实际造成谁都不管,都管不好。主要表现在:首先,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不同运输方式的服务规范、装备及技术标准等存在较大差别,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许多现代物流服务方式难以展开。其次,部门、行业和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形成社会化的物流系统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网络。再次,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造成物流资源浪费。物流是涉及许多行业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总的计划协调部门,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的系统工程,不可避免地再次造成重复建设和资金的严重浪费,当然也浪费了宝贵的物流资源。欧盟成员国的物流整体规划是出欧盟物流协会统一制定的,其细化到了水运、铁路、公路等不同工具运输。应借鉴欧盟的做法,尽快改变现行的管理体制,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 3.3.2 物流人才匮乏 尽管我国物流教育今年来开始普遍受到重视,但仍处于落后水平,物流专业人才匮乏。全国上千所高校中,设置物流专业的只有十几所左右。物流企业职工的后续教育、职业教育更显薄弱。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物流行业中,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7.5%,这一水平大大低于其他行业,而且这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存在只是老化等现象。近年来,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国内出现了物流人才热,但是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对物流高级管理人员的需求却很难得到满足,因为国内符合要求的物流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物流理论研究薄弱 我国对物流理论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有关物流理念开始发展起来的。尽管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在物流理论研究上却远远落后于实践。在1998年全国专业学科目录调整中,取消了物流管理工程专业,将其并入“管理工程”一级学科,使得高一级的学历教育中物流管理专业已不再作为独立的专业设置,这样更造成了我国物流基础理论研究后备人才不足。 3.4 第四方物流——机遇和挑战 3.4.1 弥补我国在发展第三方物流方面的上述不足 从概念上来看,第四方物流是有领导力量的物流提供商,可称之为“总承包商”或“领衔物流服务商”。第四方物流可以通过其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能力来为客户提供更为复杂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价值,使迅速、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运送服务得以实现,从而也为其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其可以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等问题。第四方物流在第三方物流将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企业的物流规划能力外包。事实证明,这种形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物流的效率,也能弥补我国在发展第三方物流方面的上述不足。 在我国发展第四方物流可以带来以下诸多好处,并能部分解决我国现阶段物流发展的缺陷,带动我国物流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4.2 整合现有的第三方物流资源 第四方物流是跳出了第三方物流的狭小圈子,从企业的角度,着眼于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和设计,可以将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集成起来。这种集成至少有三个好处。 3.4.2.1 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的合理分工 在提供共同的物流服务这一业务上实现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的合理分工 第三方物流偏重于提供实际的物流运输和仓储配送,而第四方物流则偏重于提供供应链整合和管理技术,两者的结合实际上软硬件结合,那么,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可以带来专业分工的好处,使第三方物流更专注于提供实际物流服务这一核心业务的发展。虽然单独来看,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没有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好处,但是它却享有了专业分工的好处。从整体上看,各个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和第四方物流结成了战略联盟,反而有利于提高服务总量,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3.4.2.2 降低搭建信息平台的费用 第四方物流的核心专长是供应链技术,而实现一定的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一般来说,搭建这样一个信息平台,对第三方物流来说,是非常昂贵的,但是,第四方物流可以做到,它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用性和规范标准性,将这个信息化的平台提供给诸多的客户使用,从而将成本分摊给各个客户。此外,第四方物流在提供供应链的解决方案的时候要搜集很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个别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外部性,这样第四方物流也可以把具有一定公共性的信息产品提供给客户或者第三方物流,成本也可以分摊在它们的身上,对第三方物流来说,也降低了它们信息的获得成本。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弥补我国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信息化落后的缺陷。 3.4.2.3 不同运输工具的衔接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集成,可以解决在我国现行的“分包”模式下的各种不同运输工具的衔接。在不同运输工具的衔接中,第四方物流实际上扮演了一个协调人的角色,通过这一媒介中心来传递物流信息,将不同的运输方式联合起来,实现不同运输方式的联运。同时,也把不同地域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联合起来,可以克服我国第三方物流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3.4.3 为第三方物流提供技术支持,开拓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务内容 第四方物流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同时,第四方物流也可以采用第一种运作模式,向第三方物流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技术,供应链策略技巧,进入市场能力和项目管理专长。这些服务弥补了第三方物流在技术和人力资源上的不足,拓宽了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服务范围,使之向综合性和高增值性的方向发展,改变了原来服务内容单一的局面。 3.4.4 为商业和制造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四方物流能把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和管理咨询机构联合起来,为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客户可以继续管理他们的核心业务,而把全部物流工作交给第四力物流提供商,第四方物流提供商可以集中和成功外购所需的全部因素。如果(因为管理太多事务)你的心智到处分散,那么就很有必要交出业务的某些方面,让专家去帮你处理。你用不着亲自应付各种问题,只需接受建议。既然有别的合作伙伴能帮你减少各种事务和费用,为何你还要自己去处理这些复杂的物流供应环节呢?通过第四方物流的成功运作,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外包给第四方物流。这样随着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也越来越广阔,从而也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3.4.5 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和谐共生 因此,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和和谐共生的关系,尤其在我国,发展第四方物流不但不会抢占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反而会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带动我国第三方,从而整个物流行业技术水平的升级,缩小我国和发达国家在物流业上的差距。因此,我们可以说,第四方物流是中国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在中国发展和研究第四方物流也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3.4.6 加强政府在物流政策上的支持 要求政府抓紧物流基础建设、产业服务、规范工作。比如建立统一商品条形码标准,鼓励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加大物流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中国物流业等。 本文地址:图书物流盈利模式的建http:/www.606212.com/a/6163.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强强联合 强势出手

    下一篇作文:《中国物流产业核算制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图书物流盈利模式的建》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图书物流盈利模式的建》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