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5-17 21:35:00 | 作者:adm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 丁俊发 ●一、中国物流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我把中国的物流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78~2000年为起步期,2001~2030年为快速发展期,2030年以后为成熟期。这三个阶段的划分先要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我这里讲的是现代物流,传统物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曾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开凿运河等,都是古代物流之顶峰。我这里讲的是现代物流,是1978年从日本引进物流概念开始的。二是为什么进入新世纪才作为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期?其实,在二十年的起步期中,并不是没有发展,但分界线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与2001年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下发 《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了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为什么把成熟期定在2030年,我认为从中国物流业的总体来衡量,落后先进国家20~30年。比如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重如按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达到10%左右水平,需20~30年。经过20年的起步与初始发展,30年的快速成长,50年中国可以实现超越式发展,赶上先进国家的水平。 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在工业化初期,与此相对应的是商业、交通、通讯业领先发展。在工业化中期,与此相对应的是金融、物流、保险、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工业化后期,则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发展,功能提升,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特别是重化工时期,城市化加速,这一时期,物流业的需求特别旺盛,物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举足轻重,正因为如此,中国加大了政府推动的力度。正如国务院发布的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指出的那样: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有三大特点: 第一,改革开放为中国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没有对外开放,没有中国加入WTO,没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物流领域从垄断走向市场,中国的物流业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进步。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物流。我们一方面要实行拿来主义,另一方面要通过消化吸收实行创新。中国目前是国有、民营、外资物流企业 “三足鼎立”。传统物流、配送物流、一体化物流、供应链物流 “四世同堂”,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的确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的工业由于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工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走过来的,而计划经济实行的是“大而全”、 “小而全”的经济运行模式;由于中国国际性大工业集团少,大量的是中小工业企业等原因,使中国的工业物流必须适应这种状况。 中国的农业由于仍处于一家一户组织生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对接形成极大的矛盾,而 “三农”又是国家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三农”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国的稳定,这给农业物流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中国的流通业由于需求量大,决定物流量特别大,城乡人口各半必须有相适应的两种流通体系;在体制转轨阶段,产地、销地、集散地形成了近10万个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市场,成为中国流通业的重要业态;由于世界产业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进出口贸易大增。这些必然形成中国商贸物流的特色。 第三,市场导向、 政府推动、企业运 作、行业自律, 形成了中国物 流业的运作 模式。市场、 政 府 、 企 业、行业组 织形成一 个互相关联 的统一体, 形成一个系 统工程。 市场需求 是决定一切的, 有什么样的物流需 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物流。物流的需求有现实的需求,也有潜在的需求,我们的任务是要去开拓现实的需求,挖掘潜在的需求。物流的需求既有共同的需求,也有个性化需求,就像我们的旅游一样,一开始参加旅游团很满足了,现在自由游、家庭游、特色游五花八门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多,物流也是一样。 政府的任务是创造有利于物流发展的环境。这虽然是外在的,但就像鸡蛋没有一定的温度不可能变成小鸡一样。政府创造的环境是多方面的,如规划、市场准入、金融税收、土地提供、标准化、人才培养、基础设施、科技进步等,由于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又是一个服务性行业,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政府推动是国际上物流发展成功的经验,如 日本,在1997、2001、2005年 先后三次政府出台了综合物 流施策大纲,极大地推动了 日本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是物流业发展的主体, 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运作的水 平决定中国物流业的整体水平, 因此如何发展物流服务商对中 国来讲是一个关键。中国近10 万个物流企业成立时间短、规 模小、功能弱、水平低。在需 求与供给这一对矛盾中,供给 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点我 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如何让 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做强做大, 做细做精,是近5~10年内的主 攻方面。目前,中国的物流企 业无论是运输型、仓储型、货 代型、综合服务型都处于成长 期,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 而提前进入了调整期,特别体 现在并购重组、联动发展、供 应链组合与优胜劣汰四个方面。 中外运与长航集团的合并 重组、中邮速递与中邮物流的 重组就是典型例子。外资物流 企业过去有联邦快递收购大田 股份,TNT收购华宇,现在美 国耶路全球并购上海佳宇,敦 豪收购金鹰国际货运代理50% 的股权,并购全一快递。亚致力并购百岁物流、广东润通、深圳裕贺等等。民营物流企业的并购重组相对滞后一些。 联动发展是指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结盟。比如中外运与国航,中远与鞍钢,嘉诚与松下,南方与TCL,圆通速递与淘宝网,宝供与福田,民生与福特、中海与宝钢等。 行业组织在中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物流相关的协会、学会主要作用在于实现行业自律,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一个桥梁与纽带作用。但我认为行业组织还应对中国物流发展起一个推动与调节的作用。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同样造成很大冲击 中国的物流业是与实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巨大冲击,从而泱及制造业,使物流业同样受到巨大冲击。 2009年第一季度,全社会物流总额首次出现负增长,按现价计算,同比下降3.3%,物流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仅比上年同期增长1.2%,增幅回落14.4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重点物流企业调查显示,1~5月物流业务量指标同比下降幅度在10%~18%之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9%;主营业务利润额下降18.3%。有7成企业利润负增长,2成企业出现亏损。 总体来讲,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物流业发展增速明显回落。 第二,物流市场价格低迷,波动明显。 第三,物流总体效益增势趋缓。 第四,物流企业面临困难明显增加,经营风险加大,效益持续下滑。 第五,外资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与国内物流企业竞争加剧,对我国物流行业和国内物流企业构成严峻挑战。 但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一种机遇。 第一,集中暴露了中国制造业的弱点,各行各业都在研讨如何通过现代物流实现产业提升,提高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这有利于物流外包,有利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的互动发展。 第二,集中暴露了中国物流业的软肋,特别是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体制性约束较大等。国家将集中改善物流的基础条件,并加大改革力度。 第三,促使物流行业快速重组,重新洗牌。这有利于物流业的结构调整与服务功能的提升。 第四,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企业家对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 ●三、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推动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规划》对中国物流业来讲,是一个纲领,是一个强大推动力,是一场及时雨。 《规划》的出台不是随心所欲之举,不是一个偶然的机遇,而是水到渠成。 《规划》的出台是物流业重要性的必然反映,是当前物流业发展迫切性的必然反映。 《规划》的出台解决了四大问题: 第一,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 第三,中国物流业自身如何发展。 第四,政府应该干什么。 《规划》出台以后,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物流热。政府官员必谈物流,他们要讲物流就得学习,我所接触到的一些物流主管领导,对物流的了解、理解很有水平,当然差别也很大,有的只知道一点皮毛。现在不仅在口头上,还在实际行动上狠抓物流,特别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重新制修订物流规划。 第二,开始落实或开工建设物流项目,特别是物流园区。 第三,出台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比如青岛、宁波等市对评上五A、四A、三A级物流企业给予奖励。 第四,明确物流业的主管部门。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国务院各部门,按 《规划》的要求,正在加紧落实有关专项规划、示范工程、项目投资、政策法规。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工信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质检总局、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铁道部、交通部等等都加大了物流工作的力度。 但事情总是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 《规划》的落实与推进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不自觉。即不是自觉行动而是上级推动,领导发话,不能不动。由于不自觉,所以要干什么不清晰。二是不平衡。即启动与推进的速度、广度、质量是不一样的。三是不一致。即认识上不一致,有些问题认识不一致很正常,因为物流是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但对国务院已明文下达的各项工作认识不一致是不应该的。我们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物流业就是要办的大事之一。另外我们也讲,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有不同意见归不同意见,但在行动上应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一致。我们不可能保证《规划》中的每项工作搞得都很漂亮或都很成功,可能有不成功的,有失败的,但这是结果,现在我们要的是行动,你不能当个小脚女人,这也不敢走,那也不敢想,这就不对了。 ●四、中国物流业的全方位推进任重道远 目前中国物流业是全方位推进,主要在于以下十六个方面: 1.物流业的点线面三维空间布局。点:即21个全国物流节点城市、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以及省市区物流节点城市。在每个城市形成物流园、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线:即十大物流通道,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也包括信息线路。面:即九大物流区域。全国三维空间布局有了,但什么是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功能是什么?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是什么?城市的物流节点应如何配置?十大物流通道如何规划?物流信息线路如何构造?九大物流区域如何打造?等等,很多问题需要去加速研究。 2.综合运输体系。如果物流业是一个系统,必然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运作主体系统与物流管理系统。如何实现多式联运,实现无缝连接,真正在中国形成一个综合运输体系,已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远远不够。 3.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这一要求很高,但并不具体,其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需要深入研究。 4.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包括第三方,也包括第四方。 《规划》提出 “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物流业发展要 “走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 “积极推进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合理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要形成 “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这些正是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生存力、生命力、发展力的根本所在。但该如何实现? 5.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规划》要求 “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的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机结合”。物流业是一种生产性服务业,生产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服务业生产与人力资源生产,因此产生了物流业与以下产业的关联: ——物流业与制造业 ——物流业与商贸业 ——物流业与农业 ——物流业与运输业 ——物流业与邮政速递业 ——物流业与货代业 ——物流业与回收业 如何联动发展,联动发展的内涵是什么,突破口选在哪里,是外包还是降低库存,是搭建供应链还是降低成本? 6.城市物流系统。城市物流系统包括物流园区工程,包括城市配送工程,也包括如何构造城市工业物流、商贸物流系统、应急物流系统,以及城市物流集散系统、城市外贸物流系统等。城市定位不一样,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物流系统,不应千篇一律。 7.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金融。中国如何发展供应链,形成包括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商、经销商、金融商一体化的产业运作。供应链的模型是什么,是分段构造还是一体化构造?供应链绩效考量模型是什么,如何核算?中国产业供应链的突破口在哪里?这里特别要提出金融业对物流业的介入,这是国际上成功的经验,中国除了仓单质押、保险以外,如何向供应链金融发展,操作的流程如何设计,并得到各方认同。 8.物流专业化。物流的专业化是一个趋势,如钢铁物流、家电物流、服装物流、烟草物流、汽车物流、危险品物流、冷链物流等。但任何事物是细分与综合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综合物流与专业物流如何发展,已有了一定实践,但不普遍,不成熟。 9.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 《规划》非常突出物流的标准化与信息化,这是物流业自身一体化运作所要求的,也是所有产业先进生产力的本质体现。没有标准化与信息化,物流业不可能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但目前物流标准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缺少与国际接轨的一些高标准,信息化水平总体还比较低,所以要下大工夫,下大本钱。要不惜功本,组织力量攻关,夺取制高点。 10.农业物流系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农业物流具有战略性。农业物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二是农产品物流;三是农民所需的生活资料物流;四是农业可再生利用的物品的物流。这里的重点是农产品物流。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大量的是鲜活产品,以散装为主,所以冷链物流系统要重点开发推进,这也与食品安全有密切关系,是民生工程的重点之一。 11.物流人才。我在2001年提出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包括学历教育、在职继续教育与岗前培训。这三方面都在推进,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成立全国高校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中专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后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如何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特别是学科建设还要作出努力,在职培训要规范化,讲求实效。 12.物流市场。中国已形成一个物流市场,但是是个不成熟的物流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有供方与需方,有市场主体、载体、客体与中介组织。物流本身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也是供需双方生产关系的总和。 《规划》提出物流市场化,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物流服务市场,促进物流资源的规范、公平、有序和高效流动,还需作出艰苦的努力。 13.物流技术与装备。 《规划》提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这个先进技术,我理解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物流关键技术攻关。如货物跟踪定位、射频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冷链技术等。第二,物流先进设备,如集装单元、自动分拣、立体仓库、货运车辆等等。第三,物流信息化技术。第四,物流管理技术,包括供应链流程设计等等。目前,在中国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要并重。 14.物流的国际竞争力。2008年,我与北京交大、中山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一起完成了中国物流竞争力研究,分为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规划》提出物流业要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体系”,提出 “加快发展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发展需要的大型国际物流港”,增强国内外的竞争力。物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任重而道远。目前不仅国内物流实力不足,走向国际的能力更弱。我们要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大的物流企业集团。 15.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与物流业产业政策。 《规划》提出要 “完善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 “研究制定系统的物流产业政策”这是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我希望要加大力度去研究、探索、实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物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无序走向有序。这几年,物流的产业政策已出台了一些,但还不够,当前特别要加快出台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这不仅是物流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应对金融危机所必要的政策环境。 16.物流行政管理体系。《规划》提出要“建立政企分开、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物流综合管理体系”。这一行政管理体系目前也是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中国物流总费用中管理费用比先进国家高出好几倍,就是管理落后所造成的。物流业作为一个产业进入五年规划是从 “十一五”开始的,时间很短,在管理机构上是一个短腿,如何管理这一产业也缺乏经验。所以目前谁主管,各省市五花八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物流业发展已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要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加快发展,经过20~30年的努力,中国可以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成为物流大国、物流强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蔡进 我国启动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已经一年多时间了。这一年来是我们积极推进物流产业损害预警工作的一年,也是我们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工作的一年。总结一年来的工作体会,本人认为,作为行业组织,做好产业损害预警工作,充分发挥产业损害预警机制作用,就必须全面把握行业运行的基本形势,正确处理好行业成长与产业安全的关系;就要对产业安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产业运行出现的产业安全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与建议;就要及时反映典型的,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的企业诉求,认真处理好积极引进外资和维护国内企业合法权益的关系。借此机会,围绕上述内容,对当前我国物流运行和产业安全形势谈几点看法。 今年以来,我国物流运行呈现稳中趋升态势。第一季度整体趋稳,第二季度逐渐回升。根据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3万亿元,同比下降0.8%。与今年第一季度相比,降幅缩小2.5个百分点。如果剔除价格因素,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上半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9040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比第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幅比第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有所扩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物流总量或者说经济总量呈现扩大之势。上半年我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达到61.8%。这也反映出一个基本规律:在经济衰退或者说调整时期,物流基础建设都保持较快增长。从比较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物流业对于积极推动我国经济尽快走向复苏的重要贡献。 但物流业整体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困难的局面。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流业复苏相对缓慢。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增长6%,相对于同期7.1%的GDP增长相对较慢。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测算,7%的GDP增长大约需要10%左右的社会物流总额增长来支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国民经济企稳回升过程中,物流实物量增长相对乏力,存在行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经济增长不够平稳、协调。二是物流运行质量有所下降,表现在物流流动性较差。统计规律表明,历年社会物流总费构成:运输费用、保管费用、管理费用的比例在55%、32%、13%左右。这是比较正常的。今年上半年这一构成比例出现较大变化,运输费用所占比例为52%,下降3个百分点,保管费用所占比例为35%,上升3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运行的流动性放缓,库存周转期延长,影响了整个经济效率的提高。物流运行质量有所下降的另一个表现是效益下降。物流业增加值增长过缓,今年上半年只增长了2.1%,导致物流业增加值在服务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到15.6%,同比缩小1.8个百分点。物流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上半年企业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0%以上,部分企业降幅达到30%。虽然目前利润降幅没有继续扩大,但企业效益好转的势头较弱,大大低于同期工业企业利润降幅缩小16个百分点的幅度。应该看到,这次经济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很大,是 “重灾区”。这次危机也反映出我国物流业的脆弱性,物流产业安全工作任重道远。 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关键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要扩大市场需求特别是外需。今年上半年物流需求有所扩大,这与整体经济形势保持一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措施,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但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3.5%。20%以上的进出口贸易下降对物流需求的影响很大。上半年进口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6.7%,同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由于进口物流总额下降影响社会物流总额下降1.8个百分点。当前,投资需求已经增长30%以上,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有限。消费需求已经增长15%以上,如没有增加居民收入的跟进措施,继续扩大也有难度。形势逼迫我 国 经济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 大 进出口贸易的力度,出口需求要有所作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只靠内需走出危机的可能性很小,要及时抓住当前全球经济普遍趋稳转暖的机遇,落实好相应措施,千方百计扩大进出口需求。在这方面要有决心,有信心。 二是要保持物流价格的稳定回升。今年以来,物流价格持续低迷。最近虽有回升,但仍在低水平徘徊。8月份,我国公路货物运输价格指数环比又回落了2.4个百分点。严重影响我国物流效益的回升。因此,我们要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保持物流市场价格的平稳回升。 三是要控制物流行业成本。以油价为例,目前,油费占整个运输型物流企业成本的40%,比重很高,加上其他各种收费,大约占到45%以上。而国际石油价格又是上涨的趋势,对整个物流市场的发展影响很大。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货运企业采取价格补贴等有关扶持措施,以控制物流企业成本的过快上升,避免影响物流企业以及整个行业的成长性。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物流运行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增长,运行质量有所下降,行业的脆弱性体现的比较突出,物流行业产业安全形势面临的冲击和影响有所放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部分物流领域进一步被外资企业挤占,极大地影响了内资物流企业在这些领域的成长力。如在国际快递领域,据测算,目前外资企业占据了约80%的份额,而国有和民营快递 企业仅占20%左右, 份额显著下降。再 如进出口物流市 场,我国的物 流只能做到 沿 海 线 一 带,基本不 能再向外 拓展。由 于我国出 口商品的 80%左右按 离岸价格结 算,进口商 品的 80%左 右按到岸价格 结算,国际结算 方式决定了物流业 增加值的高低,我们基本享受不到走出国门以后的物流增值业务。在这方面,我们被跨国公司严重挤压,国内物流企业没有机会涉足这些领域,极大地影响了国内企业的成长力。这不仅仅是物流产业安全的问题,同时关系到我国的外贸安全和外贸利益。 2.外资物流企业通过收购、控股等方式,加大了对物流网络渠道的控制力。金融危机以来,参加并购的外资企业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并购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值得我们关注。尽管现在还没形成实质性的损害和全局性的损害,但在一些领域其影响开始显现。通过对物流网络和渠道控制,在承接物流订单业务时,外商是总承包商,而国内物流企业只能接受分包商的角色,承接一些低端的物流业务。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 3.外资物流企业对国内基础设施的渗透加大。截至2008年底,某外资仓储地产企业在中国20多个主要城市投资建设了60个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占同期全国122个已经运营的物流园区总数的50%。已建成运营的仓储面积达到186万平方米,比国内最大的内资仓储企业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的仓储面积还要大。预计未来两年大约还有10亿美元的投资额度投向中国市场,重点加大对港口城市的投资。外资参与国内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讨。 4.外资物流企业凭借垄断竞争的优势地位进行价格控制。外资物流企业凭借其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及国际资本运作的优势,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价格控制,甚至在使用方面实施控制,打压竞争对手,抢占控制国内市场。如个别外资快递企业连续多次大幅逆势降价,以低于国内快递业平均成本价格销售国内快递产品,快速侵蚀国内快递市场。我们经过多次向商务部、发改委、邮政总局等相关部门反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5.部分地区外资进入物流领域享受超国民待遇。目前,国内部分地区,为吸引外资,往往给予外资企业 “超国民待遇”,包括低价土地、减免税收等各种优惠,内资企业无法参与正常的市场竞争。这对我国物流产业安全和国内物流企业的正常健康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6.加入WTO后,面对外商抢滩我国物流市场,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物流业既要抓住加入WTO的机会,积极引进外资,同时也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保护国内企业的合法权益。从这个角度讲,如何在WTO的框架下保护处于弱势的民族物流产业仍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1.深入研究。对产业损害预警工作的重点领域,以及大家反映突出的问题,我们要作为重点课题向商务部和有关部门申报,依靠专家和各方面的力量,认真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有内容、有观点、有深度、有建议、有对策的研究成果和专题报告。 2.加强监测。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基础数据,今后还要继续开拓和挖掘,做好统计数据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切实发挥预警作用。我们还考虑和国家统计局一起研究编制物流运行指数,虽然很难,数据和信息收集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很多,但是我们一定努力向前推进。 3.反映诉求。反映诉求对于解决行业问题非常重要。去年经销商反映的韩国现代起亚总经销压库存的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内资快递企业反映的个别外资企业逆市降价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也得到了初步解决。反映诉求的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也是我们做产业损害预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我们对问题要归纳,要从全行业的大局出发,及时反映典型的,具有全局性、普遍性的问题,以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同时,在反应诉求方面要加强联合,形成合力。把共同的问题集中起来,向有关部门反映,这样就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本文地址:中国物流业面临的形势http:/www.606212.com/a/5986.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宁夏物流产业发展的战

    下一篇作文: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分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中国物流业面临的形势》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中国物流业面临的形势》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