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7-19 00:00:02 | 作者:admin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国钢铁业的发展表现的可圈可点,不但产能规模年年扩大,而且出口额也在激增。有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钢材出口极有可能突破2000万吨大关,钢铁产量也将超过3.5亿吨。但是,红火的背后并不能忽视我国钢铁业面临的种种弊病:供需不平衡开始显现、国际出口环境趋于恶化、物流成本过高等等,都有可能制约我国钢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破解我国钢铁物流的难题,就需要对现有的钢铁物流进行全面诊断。 钢铁物流具有浓厚的重工业特色,基本运作模式是原材料采购—生产—成品销售,但是由于国内铁矿石只能满足一半需求,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可以讲中国钢铁物流在原材料进口这一环节就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正是由于中国钢铁物流具有渠道长、物流量大、整体技术不够先进、受国际因素影响明显的特点,钢铁物流的成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居高不下,严重的制约了中国钢铁物流企业进一步壮大。令人忧心的是,由于中国钢铁出口的激增,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大棒也开始砸向中国钢铁出口。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钢铁业的出口将好景不在,未来必然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多发区。 钢铁物流运营模式初探 国内钢铁物流运行模式分为三大模块:原材料采购运输—钢铁生产物流—产成品销售物流。 原材料采购运输 钢铁业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铁矿石和能源,这就要耗费企业大量的采购、运输成本。一般而言,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在国内外都有自己的矿山,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铁矿石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回生产基地。具体操作上,是由大型海运巨轮将矿石运回国内港口,然后在港口进行分拨,再通过内河运回企业的生产基地。为了预防意外因素,企业还会囤积大量的原材料。仅这一环节就需要耗费企业高昂的采购、运输、库存成本。在国际矿石和海运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如何降低采购运输成本是国内钢铁企业物流部门每年都很头疼的事情。 钢铁生产物流 由钢铁生产的特点所决定,钢铁生产过程中物流管理必然服务于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功能,这就需要钢铁企业的生成物流管理要加强计划性与柔性的结合。从铁矿石转换为产成品,生产环节很多,如何使用最低的成本将物品与其所处的生产节拍相对应,并标识清楚其足够的信息,是现代钢铁企业最关心的问题。由于钢铁生产过程无法停顿,要用最低的物流成本安排灵活的生产计划,就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 在未来几年中,优化钢铁生产流程、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和实现钢铁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将会是中国钢铁企业改善其内部物流管理的着力点。 产成品销售物流 一般而言,钢铁销售总是借助其加工配送中心向市场延伸的。有数据显示,中国现在已经有各类钢铁加工配送中心近300个。在未来的几年内,对大型钢铁生产企业而言,成品销售物流最大的趋势就是钢铁营销体系的建立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实力型企业将现有的营销网络改造成为干线运输加区域配送的合理模式。 作为钢铁出口的大国,由于全世界的钢铁行业都存在供需不平衡的特点,这就要求我国钢铁企业要有极佳的掌握全球市场信息的能力。在信息化、网络化成为商业主流的今天,中国的钢铁企业更要注重自身对市场的把握度,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节约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成本。 中国钢铁物流面临难题 钢铁业投资过热恶果显现 由于近几年来中国钢铁业的利润较高,全国各地烧起了投资钢铁生产的热潮。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钢铁行业在2002年的投资总额是710亿元,而2003年就达到了1329亿元,增长幅度达到了87%;钢铁产量从建国初期的16万吨增至1亿吨用了47年,而从1亿吨再增长到2亿吨,只用了7年时间。到2005年年末,全国综合炼钢能力已经达到3.5亿吨,而国内消费在3.1亿~3.2亿吨之间,供需明显不平衡。即使如此,各地仍然有不少企业继续投资钢铁业。而且不少企业为了达到国家年产量1000万吨的规定,拼命生产,更加剧了钢铁行业的竞争。 钢铁产能的激增,首先使我国钢铁价格持续走低。根据商务部市场体系运行司最新监测显示,2005年11月上旬国内市场主要品种钢铁价格继续呈下跌趋势,其中1mm冷轧优质薄板价格为5425元/吨,2.75mm热轧卷板价格为3433元/吨。与中国市场相反的是,国际钢材市场却呈上扬趋势。据了解,9月上半旬,全球钢材价格指数上涨了10.1%,美国的钢材售价更是涨到了600美元/吨,而中国一些大钢铁企业的钢铁出口价格仅310美元/吨。出口和进口铁矿石的增加,不但为我国钢铁业引来了更多的国际贸易争端,而且也使我国的交通运输能力不堪重负。形象的讲,中国钢铁业无节制、无计划的“生育”,带来的却是行业整体利润的下降和物流成本的增加。 物流管理无法满足降低成本的需求 中国钢铁业的上游矿石采购遍布世界各地,下游成品的出口也已走向世界,整条供应链有很大的降低物流成本的潜力。 但是,由于中国钢铁企业整体上没有很好的市场信息把握能力,对世界上主要的矿石供应商和钢材进口国缺乏足够的影响能力,在采购和销售环节上付出了太多的成本。我国铁矿资源探明量达475亿吨,但富矿少、贫矿多,大于50%的铁矿石只占5.7%,造成国内铁矿资源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钢铁企业大量从国外进口富矿粉和精矿,预计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将达到2.4亿吨。2004年矿石价格比2003年上涨18%,同时相关的运输价格同步上涨,而钢铁企业产品成本的50%—70%由原燃料采购费和运输费组成,因而导致进厂钢铁物流成本大幅涨价,造成利润空间被相关的费用所占据,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还会年年增加,但是不断高涨的矿石进口价格成为中国钢铁企业难掩之痛。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中国钢铁的出口额不断增加,欧美已经对我国钢铁的出口挥舞起“反倾销”的大棒。2005年11月11日,美国5家钢铁制造商要求对来自中国的进口碳合金盘条进行反倾销调查,并提出高达330%的反倾销税。事件最终如何结尾还难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钢铁业的出口将好景不在,未来必然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重灾区。提升中国钢铁行业在供应链上的物流管理和应变能力,努力降低成本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结构性矛盾突出、支撑条件已全面紧张 虽然我国钢铁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结构性矛盾时至今日还是依然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等方面,尤其是我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国在大量出口钢材的同时每年还需要大量进口这些钢材,2003年和2004年进口钢材数量高达3717万吨和2930万吨,分别占国内钢材消费量的14%和10%。在“大进大出”的同时,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低水平、高能耗、污染重的钢铁生产企业在生产。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投资与出口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各行各业都在争夺有限的基础资源,作为支持钢铁业发展的水、电、煤、交通运输、港口码头等支撑条件已经全面紧张。可以讲,中国钢铁企业要想继续大规模的扩张,今后走的更多的将是资本市场。 打造全新的钢铁物流 钢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形势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破解中国钢铁业面临的难题。 坚持宏观调控,实现钢铁投资的平稳降温 正是因为国家加大了对钢铁行业宏观调控的力度,才使我国2005年钢铁行业的投资增长下降到20%左右,为钢铁行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精彩一笔。即便如此,仍然有不少企业和地方打着各种旗号投资钢铁行业。综合考虑国内外钢铁市场环境,就可以发现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价格倒挂”的尴尬境地。为了保证中国钢铁行业的长远发展,国家必须继续坚持宏观调控的政策,加强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监督,严格禁止私自上马的钢铁生产项目。 宏观调控的重点,不但要控制新增的钢铁产能,还要对那些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的钢铁企业限期整改,否则就禁止其继续生产。对于原有的达到国家标准的钢铁企业,应该鼓励其在优化产品结构和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这有助于我国钢铁行业的良性发展。 向上下游扩展,打造可控的供应链 由于我国钢铁行业进出口量大,既承受了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又面临着国际贸易争端。这就提示我们的钢铁企业尤其是大中型钢铁生产商要主动走出国门,积极控制上游矿石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 为了使供应链高效、成本低,国内的钢铁企业不妨与国外的原燃料、铁矿石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通过规模优势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如果可能,最好是与国内的钢铁企业结成联盟,直接投资国外的矿山,这样才能牢牢掌握矿石的进口价格。比如武钢、马钢、沙钢、唐钢联合与BHP公司合作开采矿山,使矿石的采购价格下降一半左右。   另一方面,我国钢铁企业应该与自己的物流合作伙伴探索符合自身需求的物流技术。比如,在国外采购矿石后,若采购数量增大,可租用10万吨级以上运矿船,使海运费比5万吨级运矿船每吨单程运费节省4美元以上。当企业一次不需如此吨位时,可几家企业与船公司协作运输。   为了应对将来越来越多的贸易争端,国内钢铁企业可以尝试与国外的进口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由他们来分担所谓的“倾销”压力。   信息化与抱团经营,面对国际市场 无论国际竞争有多大的压力,中国钢铁业必然会继续走向世界。在这一前提下,国内有实力的钢铁企业更是要加大自身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我们不但要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还要有能够把握世界市场的信息系统。目前,中国钢铁生产企业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精益生产、低成本运做的能力都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国内的钢铁企业一定要在近几年内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和使用,才能保证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效地企业运作。这方面,宝钢和武钢已经走在了国内钢铁企业的前面。 为了增强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国内钢铁企业要学会抱团作战,尤其是在国际铁矿石定价上,我们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去年国际铁矿石涨幅达71.5%,使得每吨钢的成本上升了210元,国内钢铁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许多中小钢铁企业纷纷倒闭。为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国钢协已经组织了国内8家钢铁企业赶赴印度,与当地12家企业签订长期订货协议,保证了中国企业每年从印度低价进口铁矿石近5000万吨。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钢铁业的发展在于物流成本的持续降低,在于先进的信息技术、生产技术的广泛使用。为了保证钢铁业能够长期充满活力,我们需要变革、需要今天的阵痛。 查看 张凌辉 所有文章 本文地址:破解钢铁物流难题http:/www.606212.com/a/21921.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诊断会展物流

    下一篇作文:综述:“鼠标加轮子”物流配送体系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破解钢铁物流难题》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破解钢铁物流难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