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7-12 08:30:02 | 作者:admin
1.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工作展开的背景         物流是以客户满意为目标,根据顾客的要求条件,从生产地到销售地的实物、服务以及信息的流通过程。进入80年代以来,其发展趋势呈现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放松,物流领域内的竞争日趋激烈,为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动力和机会。         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为其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技术基础。        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物流系统必须具备以更低的成本提供较高的客户服务能力。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物流服务不仅能够对于生产和销售提供有效的支持,而且需要具备在不同环境国家间充分发挥企业物优势的能力。为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各国将构筑社会物流平台视为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的基础要素的重要战略措施。因此将物流系统建设从企业战略层面提升为社会基础建设战略层面,从而日益关注如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社会物流系统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已经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存在明显发展差距。这种差距意味着进入成本的增大和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竞争能力的降低。        为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必须对于传统交通运输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加快构筑社会物流基础平台,培育具有不同核心业务能力、有机协同的企业群体。而区域或枢纽城市物流系统规划,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期工作。         2.日本经验的启迪        日本编制的《综合物流施政大纲》对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有益的启迪。该大纲将物流作为整个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加以考虑.其目标也不局限于行业自身。以下摘取关于基本视点与目标观点提供参考: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将物流作为提高投资环境竞争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加以考虑。由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国际分工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现代物流的需求进入多样化的阶段。例如:生产领域内NT、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要求:多样、快速、可靠的物流服务。        如果,对应于社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需求变化,关于进出口、制造、保管、销售、消费、废弃等的物流业高度专业化、高附加值化,同样造成顾客方产业,乃至整个产业强化竞争能力、以及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方面的困难。为此,物流业需要在考虑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交通阻滞问题的基础上,对应于信息化、国际化进行产业创新和提供新的服务结构。       因此,相关省厅对于物流发展形成共识、共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必须解决瓶颈问题、港口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下降、货运领域的能源效率等问题。正因为如此,物流成为极为紧迫的课题。从以上问题出发, 日本政府根据如下2001年阶段目标制定相应政策:         提供亚洲地区便利性最高的物流服务;         这种服务将在一种合理的价格水平(不损害产业投资环境的竞争力)基础上提供;         能够适应于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缓解交通拥挤的要求。根据这一目标确定的政策要点为:         基于相互协作的整合。         对于城市内物流、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等领域,寻求在管理部门、软硬件对策、相关人员之间在软件、硬件条件和建设中的协调。          对应于需求的多样化,增强选择的余地,伴随着技术革命,物流业通过信息共享,整合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寻求物资流动优化的趋势日益显著。         通过竞争增强市场的活性化,与其他行业同样,物流业在竞争条件下,由于新的更具效率的企业的加入、事业规模的拓展,提供更加公正的物流服务,将发展成为更加具有活力、更加多样化,从而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环境。        根据对日本《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的分析,可以看到物流业的发展已经超越单一行业的意义,成为整个经济竞争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同时,物流需求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正在逐步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也为物流业提供新的多样化的服务奠定了基础;政府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工作的目标在于创造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及必要的基础环境;政府作用有效性依赖于管理部门的相互协调,这种协调以对于物流业重要性及发展战略的共识为前提。        3.区位分析与系统目标的定位   现代物流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进行发展,因此在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形成竞争优势。而一个区域物流系统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四项基本要素:产业发展环境(包括政府的产业政策、市场管理法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等)、物流系统的生产要素(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企业组织与企业战略、市场需求情况。        区位分析是采用SWOT(Strengths实力、Weakness弱点、Opportunities机遇、Threats威胁)分析方法研究系统竞争能力和目标三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由于城市构成了区域经济的骨干,因此城市体系结构是区位分析的基础。所谓城市体系是指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成的结构关系。        长江三角洲的二级都市组团(苏锡常、宁镇扬、杭嘉湖等)构成了本地区城市体系的基础单元。        交通区位对于物流枢纽城市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影响,评价交通区位需要考虑不可替代的重要交通设施的位置、城市节点与其他城市节点之间的联系便利程度等。        通过区位分析明确外部发展环境,从而确定不同物流枢纽城市的目标定位。例如某城市的目标定位为二级城市组团内的物流枢纽、两省之间物流转换枢纽、国际航运中心的辅助枢纽。这种目标定位将对社会物流系统的空间布局产生指导性的作用。        4.社会物流系统的结构        社会物流系统的结构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从研究规划等政府行为角度来看,可以归纳为三大服务领域、两个基础平台、一个产业宏观发展政策环境及一个企业群体。         (1)三大服务领域        全程物流中心城市物流业服务的三大领域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         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三大领域的基本发展目标为:        适应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需求的国际物流体系;高时效性的区域运输服务体系;提供快速、准时、多样化服务的市域配送服务体系。        (2)具有相互补充的核心业务能力,构成物流行业主体的企业协作群体。        现代物流业是由具有不同核心业务能力的企业群体所构成,包括具有综合物流管理能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具有综合运输组织管理能力的多式联运服务商、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货运代理、提供准时、快速服务的配送业服务商、具有先进运输管理能力承运人企业等。我国物流产业很快形成具有物流综合能力的大型企业时非常困难的,但通过企业间的战略协同构筑企业协作群体,将迅速提高整体产业水平。        (3)两大基础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基础信息平台。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构成包括:        物流园区:特征指标包括位置、规模、功能;货运通道:连接主要物流节点的货运干线。特征指标包括连接端点、道路等级、可利用时段、饱和情况、通行能力瓶颈位置;外部交通设施(含港口、机场、铁路):特征指标为容量、航线航班等;        配送道路体系:特征指标包括分时段允许配送车辆通行区域、允许配送车辆停靠区域。        物流基础信息平台不同于物流信息系统,它的任务是为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交通状态信息、交通组织与管理信息、城市商务及经济地理信息等),承担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不同企业间的信息交换枢纽支持,提供车辆跟踪、定位等共享功能服务,提供政府行业管理决策支持等。        (4)宏观环境的两大基础支柱:适应行业阶段性发展需要的政策环境;政府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        分析国外物流政策演变过程可以看到,政策环境具有阶段性特点。例如市场管制,一般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采用较强的市场准入管制(管制方法为资格条件准入),当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采用放松管制的原则。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一般包括:目标的分解与协调、协同组织方式、信息沟通协调、任务的协调明确等内容。        5.社会物流系统概念设计        系统概念设计的任务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确定相应要素之间的关系及任务。以下通过某城市的示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5.1适应跨国企业全球经营战略的国际物流体系主要是与跨国企业的三种全球经营模式相衔接。        当地补货中心        沿用传统的货物承运方式,并根据客户实际提货数量作为双方交易的依据,当地库存风险由制造商承担。把货物送到客户当地的仓储中心,当作一个补货的中间站。        海外组装中心模式        针对客户依据实际不同订单、不同规格的要求,在客户当地设立组装中心,并依据客户所下之销售预测,适时地提供成品或半成品至海外组装中心,再由规划中心依据客户实际订单需求,于加工组装后运送给客户。        直接运送至末端客户        属于未来趋势,对应于信息产品的高实效性,制造商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将整个供应链的性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所以直接由生产厂商直接安排以最快的方式运送到下游客户手中。         5.2以时效运输为特点的区域物流体系         定义:时效性货运业是指货运业者以公告的价格承运任何公众所托运的货物,且不对任何托运者产生差别服务,同时货物的运输时间必须于公告的时间内(通常是以工作日为单位)送达。         一般而言,时效性货运业基本作业网络由"服务网络(10calservicenetwork)"与以轴幅式网络结构的"内部营运网络(1ine-haulopera-tionsnetwork)"所组成。作业流程是由服务网络的集货作业(ckupoperations)部分开始,托运者(shipper)直接将货物送至载运者的"发送营业所",货运业者在公告时限内,通过营运网络完成运输。         5.3.提供准时、快速、多样化服务的下的物流体系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域交通运输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适应这种运输结构的变化,以及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减轻城市交通的负荷,需要对城市货物运输的配送体系加以有效的改造。         国际上对于配送服务体系一般采取的改造方法有:         大量化:主要是为了适应客户尽可能压缩库存而产生的运输批量减少的状况,在大城市建立"综合配送中心",通过集约化运输提高运行效率。         计划化:为改变运输效率低下,与商业部门协作,实行对下游店商的专业化路线配送服务(定时、定线)。         共同化:共同化的主要内容是共同运输、共同配送。         短路化:在流通支配能力强的家电、汽车、化妆品、平板玻璃、药品等制造厂中,为了加强市场销售战略,从过去的商品交易销售通路中,把物流分离出来,在消费地附近,由自身或与销售代理共同建设配送中心,以达到物流通道短路化的目的。         三大服务体系通过基础设施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企业间的战略协同构成有机整体。         6.物流基础设施规划         规划工作分为概念规划与详细规划。概念规划类似于城市总体规划,其任务是确定各要素的基本技术要求(例如规模、功能)和基本位置。详细规划的任务是要"落地",也就是说与城市分区规划相衔接,具体落实用地范围、容积率控制、交通影响分析等。        7.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的任务是确定整个物流信息系统体系框架、进行技术分解、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衔接要求、明确信息组织方案等。         物流系统强调的是信息流与实物流的共同流通,由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滞后会产生形成信息沟通鸿沟,降低区域吸引能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具有4层体系结构。在这4层体系中,共用信息平台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对各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提供道路交通状况、城市地理信息等方面的基础信息支持,同时提供车辆跟踪、运行车辆监控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从技术上看,共用信息平台承担各分系统的信息交换支持,并为信息增值服务分系统提供基础信息。因此,共用信息平台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交换、控制和技术支持中心,由市域物流信息服务中心承担其运行管理和数据维护任务。         基础功能子系统不能独立承担完整的服务功能,但通过提供共享的基础技术功能,例如车辆定位、车辆与控制中心通信等提高基础信息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效率。         部门管理分系统则根据现行管理体制进行划分,在基础功能子系统的支持下承担部门运行管理中的信息处理任务。同时,各部门管理分系统根据信息共享协议向共用信息平台按照特定的频率和格式发送共享信息,所需要的其他系统信息则根据接口规范从共用信息平台获取。         8.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环境规划         8.1政策环境的三大支柱          规范物流市场的政府管制         政策要点: 区分不同的物流市场,分别采用加强管制与放松管制。即对于市场尚未成熟的综合物流管理服务、综合运输管理服务、现代配送服务等市场采用高技术门槛的资格准入管制(服务领域、技术条件、经营网络);对市场相对成熟的传统运输服务、传统仓储服务等领域,采用适度放松管制。与政府交通管理部门协作,通过配送区域的进入管制,限制非规范车辆的活动范围。依托有形运输交易市场、依托网络的悟性交易市场、物流园区进行市场的规范管理。         提供技术进步支持的政策环境         政策要点:通过组织攻关课题、重大项目建立技术示范;通过组织人才工程和企业创新培育工程,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通过提供基础技术服务(共用信息平台、共用技术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的技术进步成本;通过加强行业协会的工作,加强对于企业拓展物流增值服务的能力。         对社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政策要点:利用银行贷款的优惠、土地价格的优惠分担物流企业的社会成本;利用规划管理手段,限制土地等资源的无序投入。         8.2政府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物流业发展涉及多个政府管理部门,如何建立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降低物流业发展的制度成本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这一工作的要点在于:明确制度成本最低的管理模式、部门之间的任务分工和管理权限的调整,建立管理部门之间协调制度和协调的技术支持纽带,建立必要的协同协议(例如信息共享协议)等。         9.结束语         区域社会物流系统规划是一项新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具体落实发展现代物流业过程中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想。 本文地址:区域物流系统规划http:/www.606212.com/a/21119.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解谜医药商业经营之困:三大根源问题

    下一篇作文:中国物流发展报告(节选13)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区域物流系统规划》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