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 21:50:01 | 作者:admin
中国的钢铁消费量近些年来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在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中国粗钢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由9.7%增加到16.4%;从2000年到2007年的7年间,中国粗钢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又进一步从16.4%增加到32.4%。中国稳摘世界钢铁龙头的桂冠。 但是,我国钢铁产业在物流成本上一直存在过高的现象,与发达国家8%左右的物流成本相比,我国高达20%左右的物流成本增加了整个产业链的支出。破解我国钢铁物流的难题,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钢铁物流运行模式分为三大模块:原材料采购运输―钢铁生产物流―产成品销售物流 1.原材料采购运输 钢铁业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铁矿石和能源,这就要耗费企业大量的采购、运输成本。一般而言,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在国内外都有自己的矿山,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铁矿石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回生产基地。具体操作上,是由大型海运巨轮将矿石运回国内港口,然后在港口进行分拨,再通过内河运回企业的生产基地。为了预防意外因素,企业还会囤积大量的原材料,仅这一环节就需要耗费企业高昂的采购、运输、库存成本。在国际矿石和海运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如何降低采购运输成本是国内钢铁企业物流部门每年都很头疼的事情。 2.钢铁生产物流 钢铁生产的特点决定,钢铁生产过程中物流管理必然服务于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功能,这就需要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加强计划性与柔性的结合。从铁矿石转换为产成品,生产环节很多,如何使用最低的成本将物品与其所处的生产节拍相对应,并标识清楚其足够的信息,是现代钢铁企业最关心的问题。由于钢铁生产过程无法停顿,要用最低的物流成本安排灵活的生产计划,这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在未来几年中,优化钢铁生产流程、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和实现钢铁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将会是中国钢铁企业改善其内部物流管理的着力点。 3.产成品销售物流 一般而言,钢铁销售总是借助其加工配送中心向市场延伸的。有数据显示,中国现在已经有各类钢铁加工配送中心近300个。在未来的几年内,对大型钢铁生产企业而言,成品销售物流最大的趋势就是钢铁营销体系的建立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实力型企业将现有的营销网络改造成为干线运输加区域配送的合理模式。 二、中国钢铁物流面临难题 1.钢铁业投资过热恶果显现 由于近几年来中国钢铁业的利润较高,全国各地掀起了投资钢铁生产的热潮。据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铁、钢、材产量分别为1.31亿吨、1.28亿吨和1.31亿吨,到2005年我国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了3.30亿吨、3.52亿吨和3.97亿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为22.36%、20.32%和24.73%,大大高于“九五”时期的6.25%、4.47%和7.92%的增长水平;2007年又分别达到4.69亿吨、4.89亿吨和5.65亿吨,比2000年增长3.58倍、3.81倍和4.29倍。我国2007年的钢产量比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第三的美国、第四的俄罗斯、第五的印度、第六的韩国、第七的德国、第八的乌克兰之和还多。 钢铁产能的激增使我国钢铁价格持续走低。同时,出口和进口铁矿石的增加,不但为我国钢铁业引来了更多的国际贸易争端,而且也使我国的交通运输不堪重负。 2.物流管理无法满足降低成本的需求 中国钢铁业的上游矿石采购遍布世界各地,下游成品的出口也已走向世界,整条供应链有很大的降低物流成本的潜力。但是,由于中国钢铁企业整体上没有很好的市场信息把握能力,对世界上主要的矿石供应商和钢材进口国缺乏足够的影响能力,在采购和销售环节上付出了太多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中国钢铁的出口额不断增加,欧美已经对我国钢铁的出口挥起“反倾销”的大棒。 3.结构性矛盾突出,支撑条件已全面紧张 虽然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结构性矛盾至今依然突出,这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等方面,尤其是我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国在大量出口钢材的同时每年还需要大量进口这些钢材。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投资与出口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各行各业都在争夺有限的基础资源,作为支持钢铁业发展的水、电、煤、交通运输、港口码头等资源已经全面紧张。可以讲,中国钢铁企业要想继续大规模的扩张,今后走的更多的将是资本市场。 三、破解钢铁物流难题,保证产业健康发展 针对钢铁产业中的各种矛盾,我们需要及时破解,方能确保我国钢铁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首先,我们要控制国内的钢铁产能,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其次,让钢铁产业向上下游扩展,打造可控的供应链;最后,要通过信息化与抱团经营,共同面对国际市场,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本文地址:浅析我国钢铁物流模块和面临的难题http:/www.606212.com/a/20335.html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