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14:50:02 | 作者:admin
文/郭湖斌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有力地支持着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润滑剂。现代物流业是深入到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巨大系统,是一个跨国界、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创新产业,具有多学科性、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有多层次性,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并进,正规学校教育和在职后续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并存,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据有关资料显示:物流和配送领域的人才短缺,尤其是高层管理人才的缺乏,已成为我国物流和配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世界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物流高等教育,广泛开展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形式,现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正规教育和非正规培训相结合的物流教育体系,能够有效地满足物流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国外物流行业协会和有关高校都十分注重开展物流职业教育,课程涉及整个供应链的全过程,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描述和课程大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使学员有针对性地选择所需课程。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泛开展物流职业教育,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专科生,对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专科教育有着典型的借鉴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拟从我国物流人才需求层次的角度探讨我国高职物流教育的培养模式。 我国高职物流专业人才教育的现状分析 由于历史的种种因素造成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高职物流教育起步更晚,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尚未明确。现代物流教育的培养模式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 1. 物流教育人才模式不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 现代物流业是由商业、物资、储运等众多产业、部门和企业组成的一个社会化服务的整体。但现代物流业绝不是上述产业、部门的简单加总,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概念。但在物流相关学科的教育与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我国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物流教育条块分割的状况依然存在,各专业之间课程设置重复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许多学校的物流教育只是现代物流理论中的某一个环节,使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物流的高级形式日趋明显,全球化的物流运作体系正逐步形成,因此物流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2. 物流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差距较大。 我国物流专业和人才的培养首先在交通、铁道、物资管理等相关行业的院校中起步,具有很强的行业特色,如北方交通大学和北京物资学院等。而我国高职物流专业和人才的培养则首先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自1993年就开始物流管理专业。这些学校在开设物流管理专业时就比较注重引进国外物流学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一些新的课程,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仓储学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使我国的物流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外物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需求的多样化、经济的市场化、市场的一体化、竞争的国际化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业的科技化、信息的产业化、系统设备的智能化、管理的集成化赋予了现代物流实践活动更多的内涵,并集中体现在物流现代化服务上,使物流形成了一个技术标准化、合理化、效率化的物流系统。但是,我国许多物流企业的服务项目、方式和经营手段等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因此迫切需要改革我国物流教育,培养出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新型物流人才。 3.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简单化 主要表现在:第一:培养目标上是满足某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教育模式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比较差,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物流教育状况,研究生、博士生数量有限,相当数量的本科生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便走上了教师的岗位。当然在这里不是否定物流本科生教育的水平,但是一个学科的建设,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第三:在办学体制上,只看到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对物流人才质量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掌握书本知识,而在实践过程中缺少创新。对物流人才的理解,笔者认为至少包含以下四个层次的人才,即:物流政策研究人员、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物流运营管理人才、物流作业的一线操作人员。 我国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培养目标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界定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审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来确定,以保证其更具专业针对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1.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层次 现代物流业需要“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对于高职物流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其职业定位对应的不再是单一的职业层次,而是一个职位层次带。高职物流专业重在培养操作型为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管理人员,如仓库管理员、配送员、叉车工、报关员、电脑操作员、网络管理员等。因此,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宽带”型的,讲求“宽口径、综合性”。 2.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群 从物流运作的角度看,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企业内部物流和企业外部物流)和社会物流(即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两大部分。对于企业内部物流,存在着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等岗位群;对于企业外部物流,有分销计划、发送、运输、发布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对于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发布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代理、物流服务器管理等岗位群。这些岗位群各有区别,需要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重点锁定某些岗位群,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和优势课程。 3.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的专业化教育 物流企业具有连锁化、综合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从而引发出职业岗位的复合型和专业化趋势。职业岗位的复合型就是要求毕业生具备“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能力结构,如现代仓库管理员不但掌握物资的储存保管技术,还会驾驶各种类型的叉车。维修传送机械和相关电器,并能熟练运用仓库管理软件。职业岗位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毕业生对知识能力有专攻,取得某些专业领域特有的技术和技能,如传送机械维修员、仓库管理软件程序员、电脑服务器管理员等。这些专门化人才岗位需求量虽少,但却不可替代。因此,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既要做到“宽带”型,又要有专业化发展方向。 我国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要体现出实用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 1. 高职物流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现代化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急剧变革,教育思想和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来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已成为―种共识。 要实现我国物流的现代化,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物流人才的培养,实际上就是物流科学技术的教育问题。我国物流高职教育要在对国外先进的物流理论最新成果吸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学的具体要求,物流职业技术教育必然定位于知识和能力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新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对高职物流专业的学生的培养将侧重于对学生包括自学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应地,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将围绕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必然做出调整。 2. 高职物流教育教学内容的实用化和综合化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的操作型劳动者,增强实践性课时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动手力。如开设“物资编码与识别技术”、“物流商品养护技术”、“物流配送实务” 等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除一般性的讲述外,还需要在校内实习基地、模拟实验室,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性实习,在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传统的物流管理教育在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显得较为薄弱。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与专业知识脱钩的矛盾,未来的物流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程,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 高职物流教育教学内容的国际化 在世界经济市场化、市场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物流的国际化、高级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现实,未来的物流业的竞争是全球一体化竞争,物流市场也必然是全球连成一体。这种国际化的趋势就要求未来我国物流教育必然注重国际化的内容。国外的物流职业教育很成功,国际上有影响的物流认证体系有两部分:欧洲物流认证体系和美国物流认证体系。为借鉴国际先进的物流职业教育理念,很有必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培训体系,从更加广阔的角度来加快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借鉴国际经验,在物流产业中推行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即根据接受教育的程度、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确认其所能从事的物流工作。从当前情况来看,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培训体系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率的“拿来主义”。 4. 高职物流教育教学内容的数量化 在传统的物流理论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定性分折的内容占主导地位,而定量分析较少。而在现代物流管理实践中,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使物流活动与数量化分析方法结合得十分密切,物流业务管理和综合评价都离不开数量分析。因此,未来的物流教学要强化定量分析,加强学生数理知识,尤其是统计学知识的培养。 5. 高职物流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高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流专业教学要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强其直观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1)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课堂演示与讲解,使学生尽快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2)进行现代生产仿真实验。针对高职专业某些课程在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无法实际操作的困难,尽量组织学生在仿真实验室上课,直观地进行仿真模拟实验。 (3)推广案例教学。高职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手段,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地址:高职物流教育的培养模式http:/www.606212.com/a/19717.html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