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11:10:02 | 作者:admin
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是整个贸易活动自动化和电子化,是利用各种电子工具和电子技术从事各种商务活动的过程。其中电子工具是指计算机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电子技术是指处理、传递、交换和获得数据的多技术集合。电子商务渗透到贸易活动中各个阶段,因而内容广泛,包括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销售、电子支付、运输、组建虚拟企业、共享资源等等。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包括消费者、销售商、供货商、企业雇员、银行或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各种机构或个人。电子商务的目的就是实现企业乃至全社会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活动。电子商务作为新的商务形式极大地提高了传统商务活动的效益和效率,与传统商务活动相比,它具有下列竞争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增加商机,减轻物资的依赖等。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将改变企业商务活动的方式,对传统行业带来一场革命以及改变企业的竞争方式等等。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由低到高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以企业内单项业务应用为主的初级阶段、以企业内业务集成应用为主的中级阶段、以及以企业间供需链整合为主的高级阶段。 1.我国大中型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初级目标 信息技术在我国企业单项业务中的简单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基本上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的初级目标。我国大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其标志是推广与普及企业财务电算化。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发展,从基本指标来看,我国15000家大型企业中的98%以上的企业,以及90%左右的中型企业已经实现了财务电算化。 2.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得到充分重视,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我国对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给予充分重视,企业内信息系统集成应用成为当前建设的重点内容。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863计划”加大了重点企业信息化示范力度,促进了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先进理念在我国的推广;2002年前后,制造业信息化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全面启动,全国27个省市、46个重点城市和近2000家企业开展制造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程,等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开始进入我国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当前,我国大中型企业中已有半数以上的企业建设或正在建设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 3.企业间电子商务开始兴起,供需链的整合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各行业供需链电子商务已经兴起,但实施比例一般低于10%,尚处于起步阶段。汽车、钢铁、电子等行业实施电子商务比例较高,建筑、有色金属等行业企业间电子商务比例较低。各行业电子商务比例一般低于10%,表明我国各行业供需链上电子商务总体水平不高,尚处于起步期的发展阶段。大型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电子商务整合供需链发展的先导力量。我国企业电子商务高级应用的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大型企业以供需链为基础在电子商务整合企业间服务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成为我国电子商务高级应用发展的先导力量。例如宝钢、中国石化、联想、方正、海尔等企业集团,在企业内部管理基础上,通过企业门户,积极开展网络营销,网上采购、供需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吸引众多中小型企业形成网上行业贸易区。 4.专业性的电子商务门户有所升温,成为未来现代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电子商务门户网站正在走出“互联网泡沫”的阴影。我国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门户类网站在经历了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的低估后,最近有所升温。2003年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总量为4213个,比2002年增加10.8%。其中有影响且持续运营的有1657个,比2002年增长了8.1%。随着投资者的理性不断上升,电子商务门户网站也不再仅仅追求概念炒作,而是在图书、小商品销售、企业市场中介等方面提供一定增值服务,少数成功的网站已经具备盈利能力,如阿里巴巴、卓越网等。行业垂直门户网站得到一定发展,但普遍规模尚小,盈利模式有待创新。建立垂直性的行业门户网站,则是满足众多中小企业拓展市场营销与销售渠道的重要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市场供需信息及中介服务,是未来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但当前这些垂直门户的规模较小,市场生存能力亟待提高。 我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在传统产业改造、促进国民经济结构升级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起步阶段,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电子商务政策环境需要完善,应用水平有待提高,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突出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支撑体系发展的滞后 我国尚未形成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支撑体系,包括信任、认证、标准、现代物流、法律法规等在内。商务部发布《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3年)》从企业角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主要是外部环境的不成熟。重要性列前五位的因素中,环境因素占四个,分别是电子合同执行和监督难,传统物流发展滞后,互联网接入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不足,电子商务相关法律不健全。相比较而言,反映企业内部能力的因素排名比较靠后,如资金问题、现有业务流程不合理的问题、互联网接入和使用费用负担过高的问题等等。 2.发展范围较窄 由于基础支撑体系的不完善,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电子商务尚处于信息发布、收集、交流的阶段。从事网上采购的企业仅占4.1%,能够网上销售的企业仅占3.4%,大多数订单与合同的正式签订,以及支付、配送等活动主要还是在网下进行,电子商务的作用范围变得十分有限。 3.发展差距较大 我国企业借助电子商务促进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距离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对策与建议 对于一国的贸易发展来讲,电子商务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电子商务取代传统贸易方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才可能在21世纪贸易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1.加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安全,为电子商务创造有利的运营环境。加强管理维护必要的网络安全,减少网上犯罪行为,维护正当的商家对商家和商家对消费者交易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就成为当前现实而又必须的政策选择。 2.积极鼓励信息技术发展,加强电子商务基础建设。这包括:(1)积极支持和鼓励公司或个人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适用先进技术,对从事信息技术开发和经营的公司或个人给予税收的优惠;(2)积极推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民族的电子商务意识;(4)引入竞争机制,降低用户的各项费用,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5)完善技术标准,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条件;(6)制订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规范引导电子商务发展,避免发展过程中的无序和浪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并缩小在这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对于实现中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并完善配套的政策条例和法规。首先,应密切关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及时总结问题,为政策出台做好准备。其次,在政策的完善过程中应注重评估经济影响。再次,应注重和已有政策法规的衔接问题。在知识产权问题上,中国已经有了知识产权保护法,因此应通过对该法的修订来加强对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的管理。最后,应和国际上对电子商务的政策接轨,使中国的政策、制度规范化。 4.制定相应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目前,通过Internet进行跨国交易正在兴起,然而传统的税收己成为阻碍Internet推广的因素之一。例如,现行增值税的某些规定对电子商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电子商业的发展也使现行的增值税制面临挑战。为了适应电子商业发展,税收政策必须力求符合以下标准:(1)中性原则,采用不同的购买方式或应用不同技术的各类交易,均应受到同等的税收待遇;(2)避免国际间双重征税:进出口均只服从一个国家的税制;(3)减轻管理和奉行负担从而减少电子商务的税收成本。我国应加紧制定灵活机动的税收政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商业模式,顺应贸易全球化趋势。 本文地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http:/www.606212.com/a/19263.html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