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6-23 09:20:02 | 作者:admin
2005年,我国物流业有了突破性进展,这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健康快速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肯定,“十一五”期间,现代物流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快捷、高效、安全、方便、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将是”十一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21世纪前10--20年,中国物流品求的高增长期           “十五”期间,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我国物流需求也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社会物流总额规模持续扩大,比“九五”时期增长近1.4倍,年均增长23%。扣除价格因素,需要运输、装卸等物流服务的实物量年均增长15%左右。这一速度明显快于“十五”时期GDP增长9.5%的水平。一方面说明我国物流发展正处在高增长期;另一方面也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根据测算,1991年单位GDP对物流需求的系数为1∶1.4,到2005年已经上升到1∶2.64,这说明目前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2.64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比1991年提高了一倍多。从发展的趋势看,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需求不断加速。“八五”时期单位GDP对物流需求的系数平均为1∶1.54,“九五”时期上升至平均1∶1.58,“十五”时期更是提高到1∶2.18,明显高于“八五”和“九五”时期的水平。           可以大胆推测,物流需求高速增长期将继续持续10--15年的时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而现代物流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向生产、建设、贸易等领域延伸,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随着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物流需求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用统计模型预计,如果“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8.5%,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7%左右,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90万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           2005年中国物流业现状           1、2005年,我国物流运行仍保持较快增长,但物流供求偏紧的状况有所缓解。这反映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5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48.1万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为4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9.5个百分点。           2、社会物流总费用增幅回落,但经济运行的质量却有了提高。2005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3860亿元,同比增长12.9%(按第一次经济普查调整口径计算,下同)。这一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9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也呈进一步下降之势。2005年这一比例为18.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物流与GOP的比例下降0.2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增加了365亿元经济效益。           “十五”期间,虽然我国物流费用仍处在较高水平,但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5年的18.6%。“十五”期间由于与GDP比例下降而节约的社会物流费用合计为1090亿元,相当于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力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的水平。           “十一五”时期,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不仅物流需求将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更为主要的是,发展现代物流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效益方面的作用也会更加显现,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将进一步下降。假如用统计模型预计,“十一五”时期,社会物流总费用年均增长约10%左右;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预计为540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OP比例将降至16.8%左右,比2005年下降近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通过发展现代物流、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了4350亿元经济效益。               3、国内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这充分体现了宏观调控有保有压的基本原则。2005年,投资额为9293亿元,同比增长22.8%;增幅虽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但仍保持较高的增长。从投资构成看,交通运输业投资达到7750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占物流用固定资产总投资的83.4%,这对于继续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局面将起到了积极作用。仓储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56亿元,同比增长4.4%;贸易业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04亿元,同比增长31.6%;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业等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6亿元,同比增长32.9%;邮政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8亿元,同比增长2.8%。可见,物流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十五”以来,我国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物流基础条件持续改善,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十五”期间,物流用固定资产年均增速达19.7%。增长速度比“九五”时期加快了4.2个百分点。物流业基础条件得到充分改善。据初步核算,“十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年均增长2.1%,比“九五”时期的平均增速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全国公路里程年均增长6.7%,比“九五”时期的平均增速提高了2.8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公路里程达192万公里,比“九五”末期增长了36.9%。“十五”期间相继建成投产集装箱、原油、矿石、煤炭等专业化码头泊位9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88个,新增港口吞吐能力5.4亿吨,分别是“九五”期间的1.3倍、1.7倍和2.1倍。车船运力加快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营运汽车发展到760万辆,比“九五”末增长41.8%。目前,专用和重型货车数量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运输船舶达22.1万艘,船舶净载重量和集装箱箱位分别比“九五”末增长84.6%和127.8%,超大型油轮、大型散货船和大型集装箱船拥有量显著增加。           投资增长率按可比口径计算           物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           1、物流规模扩大,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2005年我国物流实物量增长17%,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局面。“十五”期间,按实物量统计,我国社会物流规模增幅高达15%,比“九五”时期增加了7个百分点。这是“十五”时期我国GDP年均增长9.5%,增幅比“九五”期间高0.9个百分点的一个基本保障。尤其是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增长的推动更为明显。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比“九五”期间加快12.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比“九五”期间加快11.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比“九五”期间加快14.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的快速增长,又导致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基本满足了物流需求的增长。           2、现代物流发展,推进了我国流通效率的显著提高。现代物流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流通速度加快、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2005年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长率由2004年的24.7%回落至17.9%,回落6.8个百分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全国50家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统计,2005年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由2004年的2.6次提高到2.8次,提高了0.2次,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了7.7%;商品库存周转次数由2004年的12.4次提高到13.4次,提高了1.0次,商品库存周转速度加快了8%,增速比2004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           3、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直接推动GOP的扩大与增长。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物流需要,也直接创造了巨大的产出。2005年,国内物流业实现增加值12140亿元,同比增长12.7%(按现价计算)。占当年GDP的6.7%,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4和3.5个百分点,物流业对经济发展作用进一步增强。           4、通过提高物流组织协调的水平,明显缓解了运输紧张的局面。2005年,多数地区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近两年来一直比较紧张的铁路和水运在2005年出现了明显的宽松情况。这一方面得益于物流业投资的增长,交通运输设施状况的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也说明现代物流的理念和科学方法已经充分运用到宏观调控的实践中,并发挥了积极的调控效用:一是针对经济过热,运输紧张的局面,采取适当措施,控制一些产业部门的过热增长,保证了运输与产业部门的协调发展:二是在现有运输条件下,按照现代物流优化管理的方法,组织调配运输资源,加强各地之间运输资源的组织协调,避免了过去为突击抢运粮食、煤炭等重点物资大量长距离抽调敞车、棚车,造成运输能力浪费,影响正常的运输秩序的现象,使现有的运输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利用率明显提高:三是按照多式联运的科学方法,加大了向公路运输分流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铁路运输紧张的矛盾。               当前中国物流业的瓶颈           第一,物流供给明显不足的硬约束现象仍没有得到根本缓解。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1991年至2005年间,我国实际完成的货运量年均只增长10%左右,与同期需求增幅之间至少存在5个百分点的差距。           第二,社会物流成本与GDP比例仍然偏高,反映我国经济运作粗放的基本现实。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例仍高达18.6%,比发达国家9.5%--10%的比例,高出近一倍。原因是我国经济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重化工业阶段,GDP增长主要依靠一、二产业,第三产业GDP只占到40%,与发达国家三产比例高达70--80%的份额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显著落后。根据1991年至2005年的统计,15年中,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下降了5.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36个百分点,但“十五”期间,年均下降速度为0.16个百分点。按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计算,到达10%左右的水平,需要20--30年的时间。如果要实现超越式发展,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服务业的比例。           第三,现代物流业务附加值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实物规模较大,但社会物流总费用却较低。以美国为例,2002年美国货运总量为158.2亿吨,仅比同期我国规模多6.7%。但是同期美国物流总费用达到9100亿美元,相当于75321亿元人民币,是同期我国物流总费用的3.3倍。2004年美国物流总费用为10150亿美元,相当于84000亿人民币,是同期我国物流总费用的2.8倍。同时,结合美国交通统计局(BTS)数据计算,1993年、1997年和2002年美国单位货运量物流费用分别为409元/吨、473元/吨和476元/吨。近几年基本保持稳定,而我国单位货运量物流费用虽然1991年以来一直呈现增长态势,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仅为美国同期的26%左右。这表明我国现代物流业务附加值低,物流业务增值服务太少,导致物流活动还处于低水平、粗放的阶段,很难适应目前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的流通方式的变化。           中国物流业发展需要动力和环境           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有史以来第一次专门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规划和目标“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实现企业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再生资源回收的系列化运作。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这标志着“十一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既需要有新的动力来推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也需要创造条件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要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和指导物流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动力,推动我国现代物流健康、快速、全面发展。现代物流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因而要通过延伸物流服务领域,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2、要统筹规划,建立统一协调的综合管理体制与机制,推动我国现代物流协调发展。去年,我国成立了“全国现代物流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国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内许多省区也建立了类似的机构或机制,有力推动了物流发展。但是现有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现象依然存在,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综合协调管理体制与机制尚未形成。“十一五”期间,需要更完善的综合管理体制与机制,也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规划协调与指导。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我国物流发展的“十一五”规划,这必将有利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要加大物流投入,营造良好的资金环境,从根本上缓解物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矛盾。“十五”期间,物流用固定资产投资虽然有所加快,但一直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2004年出现的煤电油运紧张局面,一方面是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多年来欠帐的叠加。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看,物流发展要适度超前,物流投资应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相当或适度提高。所以,物流业应贯彻国家相关政策,疏通多元化投资渠道,吸收国内外资本进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特别要加强铁路、港口、多式联运和重要物流节点建设。国家对于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等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也要给予支持。           4、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物流业集成创新的优势,加快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用物流信息化推动物流现代化。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我国物流发展与国外相比,差距最大的就是信息化水平低。国家要通过重点投资和前期投资引导的方式,加大对现代物流发展的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支持,扶持发展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物流科技信息技术成果,加快物流信息化的进程。           5、要以改革与开放为动力,努力营造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环境。“十五”期间,我国加大了物流领域的开放力度,外资进入国内物流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跨国物流公司在中国快速扩张,国有、民营与外资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受体制和机制约束,内部分割、垄断、封锁的现象依然突出,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市场与机制尚未建立。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以后,各方面反映很好。当前的问题是如何抓紧落实,特别是工商登记管理、财政税收、交通规费、配送车辆进城、快速通关等一些企业要求强烈的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抓紧研究实施细则,把好政策落在实处。           6、要以贯彻九部门文件为重点,努力营造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以及《全国物流标准化2005--2010年发展规划》的出台,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受到物流企业普遍欢迎。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推动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企业也要积极贯彻落实,并注意落实当中出现的新问题.      本文地址:十一五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展望及分析http:/www.606212.com/a/18388.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以客户为中心开发物流战略

    下一篇作文:奥运物流成功启示录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十一五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展望及分析》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十一五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展望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