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50:02 | 作者:admin
二、我国的采购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我国采购发展历程 由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采购基本上是执行国家对于物资的分配计划,这段历史不是本报告研究的内容,所以总结我国的(企业)采购历史应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开始。对于这三十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概括。 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这一阶段历史的主角是政府,任务是完成计划分配体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决定这个转变的方向和速度的背景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按邓小平同志的说法叫“摸着石头过河”。在经历了多次的思想解放后,改革的目标模式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终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映在采购领域,最初的市场化改革是维持存量不变,先从增量开始的,即对于国有企业的产品仍保持计划分配为主,但是对于超产的部分产品,企业可以有一定的定价权和自销权;同时开放非国有资本逐步进入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领域,他们可以按市场规则行事。这样开始形成了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制”。 对于“双轨制”的出现,社会各界毁誉参半。一方面“双轨制”显示出了市场机制的无限活力,在许多领域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了供给,缓解了计划经济长期以来的短缺现象;但是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甚至个人利用双轨制度和特权优势寻租,导致腐败丛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这个问题只有靠缩短“双轨制”的过渡期才可能解决,于是政府开始了存量的改革:一是对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甚至所有制进行改革,如先后推行承包制、股份制等;二是缩小计划分配物资的范围,包括品种、数量和价格管理方式。到2000年时,国家计委管理的产品只有13种仍有一定比例由国家定价或指导定价,其余物资全部放开。 1997年我国正式宣布,从经济总量上来看,已经基本实现供大于求,短缺经济结束了。2001年我国的国企改革和脱困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新世纪的开始也标志着采购领域的改革与发展逐步过渡到一个以企业为主角的新阶段。 在新的阶段,我国企业采购与供应管理的发展轨道与国际趋势呈现越来越显著的一致性。这一阶段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很好,速度很快,已经出现了一批在采购与供应管理领域可基本与国际接轨、甚至达到先进水平的企业,迈入了世界500强行列。其发展之快堪称奇迹,首先应归功于开放政策,特别是加入WTO以来,中国成为全世界的制造中心,很多国内制造厂商的供应管理就是按照跨国公司的标准运行的。其次得益于国内产业集约化进程的加快,现在我国的石油、钢铁、汽车、家电、零售、食品、农牧业等领域均在迅速地提高集约化程度,采购和供应管理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受重视。 但是总的来说,中国在采购与供应管理领域中,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事件还不多,其中有两件事是不能不提及的:一是自2005年1月起,中国 本文地址:2008中国采购研究报告(二)http:/www.606212.com/a/18247.html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