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6-20 11:20:02 | 作者:admin
进入新世纪,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资源在 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大大加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物流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国民生 活素质和军事实力增强的影响,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现代化,从而使现代物流呈现出一系列 新的发展趋势。��    1 物流发展的背景��   物流的概念是在发展中形成的,最初的物流术语在西方国家出现也不过50多年历史,它 源于美国的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军事系统,后引入工商业。英文为Physical Distribution (简写为PD),即实物分配,包括企业、销售商自身的运输、仓储、包装和搬运等活动。50 年代引入日本等国,1956年,由于日本政府担心物流的发展缓慢可能拖累处于高速增长的日 本经济,遂由日本生产效益本部(现社会经济效益本部)向美国派遣了一个流通技术专门考 察团,考察团回国时带回了这一术语,直到1965年日本政府在所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报 告时,对物流表现出了相当的重视,在报告中首次使用了“物的流通”这一术语,并强调了 加速“物的流通”现代化,1970年左右,日本开始用物流这一更为简洁的表达方式来代替“ 物的流通”,自此,作为企业经营中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物流得到了 迅猛发展。该术语由日本引进、传播后传入我国,我国则在80年代初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 ,而在我国广泛运用物流概念并重视物流的作用只是近几年的事情。��   物流首先作为“第三利润源”而引起重视的,所谓第三利润源,是针对企业的利润来源而言 的 ,企业第一利润源来自企业销售额的增加,第二利润源是生产成本(针对制造商而言)或者 进货成本(针对流通商而言)的降低,而由物流降低成本所得的利润则成为企业第三利润源 。在这里,物流被定义为对物资的流通配置,包括制造商、流通商的装卸、运输、仓储、搬 运等一系列的过程,对物流的重视被提高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高度,成为物流定义的第 一个转折。��   随着经济的发展,将物流仅仅定义为装卸、运输、仓储等过程,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生产规模 化、系统化的要求,大规模的、系统性的生产作业要求物流作为生产销售供应链条上的一个 系统环节,因此提出了物流一体化系统的概念,物流一体化系统是指将原材料、半成品和产 成品的生产、供应、销售结合成有机整体,实现流通与生产的纽带关系。其目标是应用系统 科学的方法充分考虑整个物流过程的各种环境因素,对商品的实物活动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和 运行,要求企业不断适应市场要求,促使生产、采购与市场保持同步的管理系统,实现整个 系统的最优化,整个系统包括了生产、采购和物流部分。��   到了20世纪90年代,企业纷纷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开始共同合作的旅程,以最优的商 品供应体系,实现了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是集生产商、供应商、分销商 、零售商以及运输、信息及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为一体的管理。企业通过与外部组织对整个 链的计划和从原料采购、加工生产、分销配送,到商品销售给顾客的物流过程进行统一运作 和管理,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实现了对顾客的快速反应,提高了顾客服务水平和 企业竞争力。典型的运作模式是物流外包或缔结战略联盟。自此物流一体化系统由企业内部 走向了外部物流系统一体化,具体表现为企业将物流的运输、装卸、仓储和搬运功能移交出 企业,而由专门的物流企业运作,形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概念。然而在实际的运作中,第 三方物流公司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性专长设计和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 为克服这些不足,又出现了所谓的第四方物流企业,从定义上讲,第四方物流企业是一个供 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 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的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企业主要是对制造企业或分销企 业的供应链进行监控,在客户和它的物流和信息供应商之间充当唯一“联系人”或者“交响 乐团总指挥”的角色。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 社会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第四方物流正日益成为一种帮助企业实现降低和外包业务的 真正的资产转移运作成本。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 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当然,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概念尚在形成与完善过程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 现代物流是物流发展进步的结果��   众所周知,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企业 经营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同时也被认为是21世纪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后手段。在发 达国家,现代物流的发展非常迅速。美国和日本已经走在物流发展领域的前列,欧洲的现代 物流起步稍晚,但最近在政府部门与企业的重视下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关键推动力以及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支撑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 物流将极大地改变目前的商务、生产模式,最终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整体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 层面部分。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 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具普遍影响力的经济基础和“朝阳产 业”。��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曾说:“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 000m 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互联网不仅将世界各国更加紧密 的联系在一起,还逐步将发展带到高速的道路上。然而,这只是互联网初试锋芒,在愈来愈 多的人接触互联网之后,各个领域都慢慢地搭上这班通向未来财富城市的公共汽车,并融合 产生许多新的行业,电子商务便是如此。电子商务是一种崭新的运作方式和商务模式,并已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引发了经济领域里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广泛、最深 刻 的一场变革。诸如身边的淘宝、阿里巴巴、现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都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典 型代表。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 型的同时,物流业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和战略地位。��   3 我国物流目前的发展状况��   我国物流业最近几年增长十分迅速,以2003年为例,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 信息中心统计分析,2003年中国物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高速增长。①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9.5437万亿元,同比增长26.9%(按现价计算)。物流总值的高速 增长,表明经济增长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②社会物流总成本为24 974亿元,同比增长13.6%,较同期全国社会物流总值26.9%的增 长速度低13.3个百分点,说明由于物流运行条件的改善,社会物流总效益在提高。③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为7 880亿,同比增长10.5%。物流业增加值占同期GDP的比重 为6.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7%。从物流业细分类增长情况看,配送、流通加工 、包装等发展最快,说明物流增值服务在加速发展。④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企业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增强活力与竞争力的推动力 量。信息化决策主要集中在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特别是7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管 理层。说明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从简单应用发展到复杂应用,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 层面,从管理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从技术推动发展到变革推动。��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使物流业迅 速成为在全球具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兴服务产业。现代物流已被我国政府、企业所重 视,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政府从产业发展高度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支持经济持续发展、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降低社会成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策略,生产企 业把物流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和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机会,传统物流企业(运输、 仓储等企业)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重新打造企业、寻求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企业再发 展的战略目标。��   4 我国物流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物流作业一体化��   现代物流的精髓在于其系统整合的概念,即整合传统的作业领域,将生产、销售、包装、装 卸、运输、存储、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分散的、跨越各企业部门的活动综合、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使物流活动各作业环节有效地组合,形成以服务 客户为主的综合能力,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的效率与效益。4.2 物流管理信息化��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物流活动不但活动范围广阔、涉及部 门众多,而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 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物流活动范围、流动速度也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物流业 正向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EDI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 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条形码技术的普遍应用,则提供了更多 的需求和库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的科学水平,使商品在各种需求层面上的流动更加容易 和迅速。信息化已成为物流活动的核心,成为物流创新的动力。��   4.3 物流资源社会化��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的发展,一方面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 面各专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生产企业与零售行业所需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大部分由不同的物流中心、批发中心与配送中心提供,以实现少库存和零库存。现代物流社 会化趋势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物流规模经济效益、物流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结果。在大城 市出现现代化综合性或专业性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已成为普遍现象。   4.4 物流体系综合化��   现代物流离不开运输与仓储。仓储现代化则要求高度机械化、自 动化、标准化、信息化,以组织高效的人、机、物系统;而运输现代化要求建立铁路、公路 、水路、空运与管道的综合运输体系,这是物流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物流生存发展 的必要条件。��   4.5 三流一体化��   按照一般的流通规律,商流、物流、信息流是三流分离的。商流可以使 物质资料的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经过商流,物质资料就变更了所有权;物流解决的是物质资 料从其生产地域向其消费地域的位移,无法变更物质资料的所有权;信息流解决的是流通主 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不同的材料,产品或商品的转移形成不同的流通方 式与营销形态,为了适应这一变化,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发达国家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基 本实现了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统一。此外,代理制的推行也使现代物流更趋科学合理,因 为这种方式的流通体制更有助于实行三流合一。“三流合一”已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之 一。��   5 我国物流在发展中的不足��   我国物流总体水平并不高,信息化程度不足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 约因素。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根据国际研究机构的 估计,美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约相当于全社会物流成本支出的25%,欧洲为30%,亚洲的总 体水平低于5%,而中国仅在2%左右。我国现有物流服务模式基本上仍然以自营为主,缺乏相 应的关键技术与信息支持。我国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比重较小,水平、规模均不能令人满意, 能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几乎没有,而第四方物流服务模式尚处 于理论研究和探讨阶段。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200多家物流服务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 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这是制约我国物流 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物流业成本占GDP比重仍然居高不下,据测算,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在 1991年为24%,到2002年下降到21.5%,2003年在21%左右,下降的幅度很小,说明中国经济 运行仍处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轨期,由于体制因素特别是企业“大而全”、“小而 全”的商业运作模式根深蒂固,也使得中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比较落后。��   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较低,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的程度还不 高,发展也十分不平衡,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物流服务的需要。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4月公布 的中国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企业中有61%完全没有信息系统支持, 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持的39%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只有38%的企业有 仓储作业管理,31%的企业有库存管理,27%的企业有运输管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落后已 成为我国物流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   同时,我国物流信息化亟须相关环境的支持。由于受物流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物流业 存在着标准间互相冲突、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化适用范围有限和实施力度不足等问题。同 时,我国对物流领域的立法力度不够,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各地区、各行业的管理制度与 管理办法可操作性差,互相冲突。物流服务体系建设落后,物流技术领域缺乏具有宏观指导 能力和促进技术交流的权威机构。我国物流赖以发展的环境大大落后于物流发展形势的要求 。��   据估算,如果有可参照的标准与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费用可以降低80% ,将各系统连通起来的成本也可以减少至少一半以上,从而避免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开发与建 设成本,减少企业信息化的风险。��   另外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与障碍。目前物 流企业在计算机软件应用中大部分仍停留在一点式应用和某一部门的应用上,个别企业实现 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同客户间实现部分或全部信息共享,计算机联网只是极少数的几家。物 流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发达国家物流企业硬性的准入资格,像JIT、MRP1、MRP2等提高物流效 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现代管理模式本身就是建立在与其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前提下发展 起来的。我国低端物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高端物流市场却少有人问津的现象存在,信息 化总体水平低,也无法实施像JIT、MRP1、MRP2等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现代管理 模式,自然只能在低端物流市场上拼杀。据统计,我国第三产业中高新技术含量仅占6.29% ,商业系统仅占2.0%,我国商业系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各类专门人才只占3%左右。物流企 业的人员素质,尤其是领导层的素质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企业运营所要求。我国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十分低廉,物流企业在选择用人还是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时,往往选择用人来 代替某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更为经济,因为这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人是无法替代现 代信息技术给物流企业所带来的效率,目前国有物流企业的领导层人员结构大部分都是在计 划经济末期参加工作,在本企业中逐步走到领导岗位的,管理和领导企业思路中的“近亲繁 殖”因素不可能彻底避免,再加上未经过强化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其经营思路难 以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开拓意识不足。这些都是我国物流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地址:现代物流与我国的现状http:/www.606212.com/a/17968.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冷链物流行业规划要符合我国国情

    下一篇作文:生鲜物流应该如何运作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现代物流与我国的现状》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现代物流与我国的现状》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