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隋秀勇 九大产业中相当一部分的工商企业,在被金融风暴重创高经营成本的同时,也更认清了自营
物流的弊端。但我国工商企业
物流外包比例只在20%左右,与发达国家的30%以上存在较大差距。这也预示深化物流外包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必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 市场需求巨大 “在国内汽车行业,零部件采购物流的执行主体是零部件供应商。它们通过整车生产商的招标采购获得零部件供应资格,同样获得了零部件的运输权。”一位汽车物流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 不仅仅是汽车行业,据有关数据显示,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53%,本公司占25%,第三方占22%。 “与 ‘分散’的采购物流相比,产地物流的 ‘集约化’程度更高。”东风汽车股份有服公司 (以下简称 “东风汽车”)采购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自嘲道, “公司会根据生产车间的生产计划,给相应的供应商下订单,由它们配送到指定仓库。在周边租用了四个比较大的零部件供应仓库,零部件库存管理和调拨等产地物流,都是采购部门来负责。”当记者问及分销物流时,该人士表示,分销物流就算剥离出来了,由东风汽车子公司――东风襄樊物流工贸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襄樊物流工贸”)负责运作。” 襄樊物流工贸办公室副主任陈晨告诉记者: “公司主要负责东风汽车的仓储、运输还有海外出口的KD件的包装和运输。我们有一个占地300多亩的仓储基地,在基地内有多功能发车区、市政府办公一条龙服务区。此外,还有一个100多亩的附属仓库区。东风汽车轻车厂的车下线以后,在接到销售商的指令之前,就先放到仓库里,然后我们接受到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指令后,然后组织运输到各地经销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东风汽车的物流业务案例中九大产业是较为典型的。一些上规模的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物流公司 (部门)为本公司提供相当比例的物流服务,且主要集中在分销物流环节。而实力较弱的企业则是租用或雇用社会车辆来做所谓的物流服务。物流业务的外包部分,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和市内配送。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仓储及干线运输。物流系统设计、物流流程优化等高增值、综合性的服务,参与的比例还不高。从另一个层面说,这也给九大产业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余地,同时也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 深化服务外包 目前,对于襄樊物流工贸来说,发展社会物流最大瓶颈是网络和信息支持。陈晨告诉记者,因为没有营销网络,他们只能把整车配送到一级代理商。而且没有快速、准确的信息来源,也造成返程的空载率也较高。 而物流外包恰恰能弥补企业的短板。通过共同运输、共同仓储、共同配送,将多个企业货运集中起来,解决了自营物流回程空载率过高的矛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功效,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 “我们的物流服务主要是以运输为主,相对来说服务品牌和资源还很单一。在产地物流环节、零部件中转库的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外租仓库的标准和零部件摆放不规范。”陈晨坦承, “我们也有发展社会物流的想法,但是目前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在中国仓储协会秘书长孙杰看来,仓库虽然只承接仓储环节的服务,但是通过仓储服务能反映出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商企业非常重视库存管理,倡导零库存。在某种程度上讲,库存管理的水平能反映出企业物流流程的优化程度,需要从采购、生产、销售甚至是售后物流的紧密配合、无缝衔接。 因此,对于仓储企业和
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需要在硬、软方面寻求突破。一是要提高仓储设施、设备的要求,提高装卸和配载效率;二是要有高水平的
物流管理水平做保障,从单一的仓储延伸到提高加工、包装等高附加值的服务。此外,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保税、仓储金融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上海北方国际物流公司的一位高层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服务已经延伸到了客户的工位配送,这在国内物流企业当中也是不多见的。关键在于他们能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通过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与企业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提供仓库管理、分拣、包装、出库一直到运输等服务,系统地优化了企业物流流程。 ●推进产地物流外包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明确提出,运用
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与方法,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 虽然国内一些工商企业的分销物流外包比例逐年提高,但是采购、生产与分销物流的人为分离造 成的信息不畅,资源整合和 共享程度并不高,也影响了 分销物流的外包效果,不利 于
供应链物流的一体化运作。 因此推进采购、流通等环节 的物流外包,是降低工商企 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 市场竞争力、适应企业全球 化竞争,加速我国经济结构 调整和国民经济的产业升级 非常关键的一环。 但是要扩大采购、生产 物流的外包比例绝非易事。 分销物流是 “将在外军令有 所不受”,而且企业自身的网 络和信息系统不能满足客户 的需求,外包更有利于企业 降低物流成本。但是采购和 生产物流则集中在企业内 部,相对来说容易控制, 这也许就是产地物流外 包程度比分销物流更 低的原因之一。 对此,安得物 流股份有限公司总 经理卢立新认为,打 破产地物流外包坚冰, 首先需打破传统观念的 束缚,让工商企业有将 采购生产物流外包的强烈 愿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 烈,产品利润空间一降再降。一方面,需要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创新;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而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剥离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对于工商企业而言,外包之后现有的人力和资源如何处理,也是企业必须面对的。这也是实现物流一体化中比较棘手的问题。除了企业根据市场规则对这部分资产进行剥离,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对加速工商企业物流外包进程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沈阳市政府今年就拿出50亿元资金,对主动剥离物流企业的工商企业予以支持。 此外,现行的税收政策也羁绊了产地物流外包进程,与 《规划》倡导的 “物流的一体化运作”似乎背道而驰。长城汽车生产管理本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现行的税收政策,运输是可以抵扣的,仓储的是不可以抵扣的。工商企业拿到物流公司的仓储发票是抵不了税的,而且还多交5%的税,但是工商企业拿到运输发票是可以抵税的是7%。这一进一出也是一笔可观的资金。 物流企业本身实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能力为工商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是不争的事实。而卢立新指出,部分物流企业的观念也有误区。只注重“短、平、快”项目,不能从中长期的发展战略角度来审视物流行业与制造行业的关系,未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整合外包和深度外包,没有两三年是见不到 “回头钱”的,而能耐住寂寞的国内企业寥寥无几。 目前国内逆向物流的外包几乎是一片空白,也许能从侧面映射出物流企业的 “短视行为”。当然并不否认有工商企业经营管理观念有关。与采购、生产和分销物流相比,逆向物流的货量可以说是少得可怜。这就需要物流企业整合多方资源,逐步扩大逆向物流的货物数量,提高物流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搭建信息高速路。一旦在上述几个方面获得突破,带来的将是巨大商业回报。
本文地址:深化外包:丢芝麻捧西瓜http:/www.606212.com/a/17752.html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