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6-12 00:00:02 | 作者:admin
□ 本报记者曹亚慧     在去年“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踏上整体低碳转型之路。有人预言:“这个目标很快就会落到每个企业身上,转化为具体的压力或动力,更多物流企业的命运将与绿色物流实施下的经济新格局休戚相关。”     “低碳”考验正一步步逼近物流业。然而被称之为“低碳物流”、“绿色物流”的理念,在物流领域虽然一直以旗帜和口号的形式存在,却很难得到落实。究竟是哪些因素阻碍了“绿色物流”的脚步?中国物流业低碳路还有多远? 曲高和寡     “目前国内物流企业采取低碳措施的比较少,大部分处于概念认识阶段。”从6月24日第四届中国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合作发展高峰论坛・绿色物流分论坛参与的企业情况分析,“绿色物流概念在逐渐引入,但没有建立相应的计划和体系。”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对此,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则认为:“和1997年发展绿色经济一样,由于整体战略规划滞后,产业发展缺乏明确指导,行业间发展缺乏统筹协调,现在谈低碳物流,对中国来说,或许真是太早了。”     他还谈到,当前在全国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和物流园区,上千万个货车司机多文化水平不高,多采用高耗能、高排量运输车和载重货车,超载现象普遍,“多拉快跑”以及全国数万个交通堵塞点,无有效管理和引导,难以让他们践行低碳服务。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全国的物流业正处于起步期,缺少自身的造血功能,使用的运输车辆,有些就是‘老爷车’,而对这些车辆的淘汰或者更新换代,起码要1000亿以上的改造投入,对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物流业来说这无疑成为最大负担。”     此外,各种物流环节的乱收费等问题也在制约低碳物流的发展。     现在全国多数城市还对外地货车实施严管政策,还存在很多乱罚款现象,导致国道上的货车普遍超载。京珠高速70%以上的货车都不同程度上超载,运输时常梗塞,如此状态如何低碳?     一家有着近10年公路货物运输配送历史的物流公司的吴姓经理谈到:“经常会遇到堵车现象,堵在路上时间多,我们的压力就越大,每天因为交通不畅造成的损失就一大笔,白白烧掉几升柴油那就更别提了,谁还去想着低碳不低碳的问题。”     王先庆指出:“现在全国附加在物流环节的各种税费有多少?”至少10多种,有些区域为了自身利益,对外地货车想方设法罚款,造成了很多物流公司生存困难,目前物流行业对于“低碳”更多的是“保命都难,何谈低碳”?     同时,由于全国交通路网等因素的制约,每年全国主要干道,尤其是往西北、西南方向的道路,长年处于堵塞状态,一堵就是几天,几十公里。“由于公共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条件尚不完善的环境,造成了物流企业发展低碳‘曲高和寡’。”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物流市场对低碳需求反应很慢,要花很长的时间才会与大环境达成一致。目前发展低碳物流都是“小打小闹”,与真正的“全副武装”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奇兵”不奇     物流业作为新的行业奇兵,一直以骄人的业绩以及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立于我国十大重点行业之林。但在发展低碳物流方面出现了滞后,这支行业“奇兵”并没有在发展低碳的路上出奇制胜。     挣扎着转型     物流业发展低碳“曲高和寡”的根源在哪里?     广州中信信通物流有限公司综合物流事业部总经理宗关民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首先物流行业企业,多数是“草根”发展起来的,中国物流行业还普遍比较落后。由于出身的原因,导致缺少必要的规划,必然出现很多环节的浪费。“如果真正实现了物流的现代化,全国就没有那么多物流公司了,而是‘寡头公司’的市场格局,集约化的管理体系。”“我国物流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物流业的整个硬件设施都相对来说处于较低水平状态。从仓库、码头、装卸工具到大部分货车、货船,档次都不高,让这些硬件淘汰升级,在短时期内都是不可能广泛推进的事情。而且,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就是一般的运输公司,规模小,经营模式落后,抗风险能力低。发展‘低碳物流’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必须为‘低碳’付出较大的成本,显然,他们还不具备这种基础条件和能力。”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这样认为。     他还强调,我们不能够忽视的问题是,全国有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10几个、20万个,而且中小型物流企业居多,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从原来一部电话、几辆卡车、三五个工作人员的运输公司和货运公司转型而来。中国的物流企业中仅有2%的大中型企业,而且有一部分大中型物流企业也只是大而不强,缺少现代化仓储框架、计算机管理、以及现代化物流管控体系,因此,现实条件决定着目前国内能全面推广向“低碳”和“绿色物流”转型的物流企业较少。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投资一部副总经理、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佐认为,当前物流企业没有进入低碳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是,物流企业以及一些运输公司,面临着自身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企业本身升级改造面临着成本、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对“低碳”的深化又将成为另一个转型的压力。这是一个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个挣扎的过程。     纠结中转变     “无论我们在主观上多么地积极,但现实方面的因素影响我们去落实。”某公路货运公司的吴经理说。他认为当前物流业发展低碳面临不少挑战。     宗关民也向记者讲述,当前,一部分物流公司(包括一些小公司)为节约成本,也在通过改变运输方式等方法降低油耗,是间接的“低碳”。但是目前在很多物流企业内部更多是把“低碳”视为“赶时髦”,大部分从业人员对“低碳物流”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概念,意识有待觉醒。     因对绿色物流不够重视,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缺少绿色物流管理方案,物流设施和设备待升级,行业内没有可参见标准;现有的各种经济社会环境,还没有形成发展“低碳物流”的氛围。     对于把握“绿色物流”的先机,许多物流企业更是显得无所适从。也有人不屑地认为,低碳物流不过是一些企业“噱头”营销的一种手段罢了。甚至有一部分人仅仅是把“低碳物流”当做一场公益之战,认为这与经营管理和效益毫无关系。     低碳物流对于物流从业者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在物流企业做指导性策略研究的时候,低碳物流却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然而很多企业考虑更多的是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效益。     从物流企业自身来说,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利润很低,因此很多企业对于增加成本实践低碳物流都会产生一种本能的退却反应。 政策滞后     我国低碳物流开展的比较晚,原因是多方面的。     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提到:“首先在政府层面的政策推动方面,我国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还没有建立物流企业低碳体系的指引。”由于低碳物流在国外也属于比较前沿的概念和技术,欧洲和美国在2004年、2006年开始分别推出低碳运输、物流方面的指引和项目,鼓励物流企业开展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等。     物流业发展“低碳”,真正需要的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凡是绿色物流发展较快的国家,都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倡导。这些国家政府在推动绿色物流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追加投入以促进其发展;二是组织力量监督低碳工作的开展;三是制定专门政策和法令来引导企业的行为。无论是“低碳”还是“绿色”变革路径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得企业从政策里嗅到前瞻性机会并付诸于行动之中。     但是我国与物流业相关的政策目前却未见出台,这不仅使得国内物流行业低碳无章可循,也使低碳发展出师不利。而一些地方已经出台的政策也存在问题,上海兰生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国庆道出这样的苦衷:“由于各个地方政府环保的标准不一致,以及不同的规定和限制,这让有的企业因此丢了市场。”     “物流业作为社会服务型产业,物流业的低碳不单纯地取决于产业自身,需要外在条件的辅助实施:一方面需要政策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公共平台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王先庆对此颇有见地。他指出,物流作为服务业,流转环节的收费、公共设施的落后等等叠加,都严重地制约了物流业本身的发展,何谈推广物流业的低碳化发展?     对国内外低碳物流有着多年研究的王国文认为:“社会公共机构的公共服务没有建立起来,物流碳足迹跟踪、记录、交易等公共服务尚未在国内展开,影响了绿色物流的发展。”     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投资一部副总经理、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佐也建议,物流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低碳物流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尚待解决,需要政府为企业进军“绿色物流”铺平道路。 亟待量化     虽然导致全球变暖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资源行业,物流业和运输业表面上只扮演了碳排放的配角,但节能减排、实现低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物流和运输产业链实现低碳化同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     当前,国家已经定下了40%~45%的碳减排目标,但是降低碳排放如何操作,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事实上,全球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将降低碳排放作为决策的一个重要参数,把减排的目标渗透到供应链的各个方面,如成本管理和服务方面。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降低碳排放也需要成为决策的重要参数之一。据埃森哲物流和运输业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从中长期来看,物流和运输业每年可以减少1400兆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60%的减排潜力来自本行业,剩下的40%可以通过整合更广泛的产业链来实现。     王佐强调:“降低物流碳排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有效的系统管理来实现降低物流碳排放的效果。”例如,对碳排放进行监测和计量,将其量化;将碳证券化,进行碳指标测算,进行碳交易。对于物流企业来讲,大企业排放集中,便于全盘管理和规划,同时又比较好监测、好计量;因此在一些大中型物流企业内推广低碳,只要相关政策到位完全是可行的。     宗关民则提出了自己的担心。目前物流企业发展低碳的障碍是物流装备水平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规范、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在绿色物流标准上,不像绿色、低碳标准在建筑业上的应用,有商业建筑评估条例,这就使得物流企业的低碳实施很难标准化。     如果要量化,那么企业的成本支出、信息化系统、仓储系统、运输设备等等这些指标都需要进行量化。因此,需要共同推进物流业现代化进程,同时要从整个社会层面去营造一个低碳物流的大环境。 谁来协同     国际制造业转移趋势决定了我国承担了相当部分的世界碳排放责任。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国际产业 (尤其是制造业)转移步伐加快,发达国家不断将高排放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有专家指出,从产业链来看,物流业作为为社会及制造业服务的服务型产业,实现物流的绿色低碳发展是有必要的。从产业关联角度来讲,物流业的低碳也取决于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低碳物流知识的传播需要一个引入、消化、应用、提升的过程,因此,要从全产业链来共同树立低碳意识。     管理部门的协同也亟待开展。因为不同行业、不同管理部门,如果没有相对统一的技术标准,很难保证相互之间的有效衔接。如果各环节之间不匹配,这样既增加了货物中间损失的概率,也增加了能量消耗和资源占用,使物流费用上升、效率下降。当前,我国物流业协调管理机制还不健全,需要强化协调机制,并全面规划低碳物流的发展。     低碳产业是潮流、是方向,需要有序发展。我国的低碳物流还处于初级阶段,既需要配套政策支持,也需要产业环境不断完善,更需要相关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本文地址:“遥望”低碳路http:/www.606212.com/a/16751.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物流行业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之一:现状篇

    下一篇作文:从美国快递发展史看中国快递的下一个风口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遥望”低碳路》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遥望”低碳路》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