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5-18 17:15:00 | 作者:admin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现状   我国的物流配送行业起步于9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其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剧。近年来,随着更多的物流中心的建立,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物流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改善,社会化配送中心的出现重组了物流配送结构,专业化的配送中心成为了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配送中心的管理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重视。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是迅速的,但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 ◆ ◆   受多重因素影响,自动化程度低   我国物流业自动化程度不高,机构呈现多元化,体制不清晰,不能发挥社会化大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优势,难以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物流设施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收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同时,由于利益冲突或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的余缺物资调配滞后和商流与物流分割等现象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 ◆ ◆   管理体制不完善   国务院于2009年3月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一文,对提升我国物流行业的信心度和发展地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各级地方政府都对物流业有了新的认识。我国半数以上的省份相继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动了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但目前,其管理体制依旧不完善,问题依然存在。   ◆ ◆ ◆   管理不得当,造成管理困难   无论就设备还是技术方面而言,物流配送中心的配备都是较为陈旧的。由于配送技术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开发机构和专业人才匮乏,没有适合自己的配送软件和应用系统,管理水平明显不足,货物的清点、分拣、摆货等消耗人力巨大且错误频出,且不便于记录,为后续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主要问题   ◆ ◆ ◆   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管理困难   目前,我国配送中心大多只将计算机用于对日常事务的管理工作。而对例如货物组配方案、最佳库存控制等物流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仍旧处于人性化决策状态,无法发挥信息化市场的优势,且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滞后性也在我国物流业根深蒂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 ◆ ◆   配送中心发展迅速,管理人员水平需要提高   近年来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极为迅速,相应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当前,先进的技术在大型配送中心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更先进的技术的引入相应的就是更多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势必低于经过培训的管理人员。就我国总体而言,我国物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不高,应加强学习,使自身的管理素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须知当今的物流行业已经完全区别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物流行业,当今,没有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就很难有立足之地。   ◆ ◆ ◆   配送规模较小,管理混乱   由于较长一段时间以来的行业限制和地域分割限制,我国物流配送业的规模一般都不大,物流站点无法做到统一统筹,普遍存在着散、小、差的情况,物流站点布局分布不合理,因此我国物流中心大多无法形成规模优势,且其管理模式普遍不合理,甚至极其混乱,这也是我国配送中心长期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管理发展的政策建议   ◆ ◆ ◆   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物流配送管理水平   现代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也是实现物流业现代化和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当前,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全面普及,通过对其他领域的先进科学技术的研究,我们在物流行业也创造出了如EDI、RFID、物流管理信息与网络技术等等的先进技术。全球的物流业都已经步入了供应链时代,精细供应链、电子商务等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物流管理科学技术在现代物流业中的位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物流管理科学也必将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 ◆ ◆   积极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技术改造   长时间以来,我国在物流配送行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都是比较少的,一些比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不多,而且发展缓慢,整体设施陈旧落后,结构不合理,一些应当废弃的设施仍在使用,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大对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快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完善政府政策吸引社会各界对物流配送行业的投资等迫在眉睫。   ◆ ◆ ◆   开发物流配送技术和装备   长期以来,我国不够重视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导致了物流配送行业的科技和设备等方面的发展也相对薄弱。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其科学技术的开发和设备的更新,从而提高物流行业的业绩和效率。与此同时还应该更多的开展行业间的探讨与交流,使我国物流配送行业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合理化,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事实证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提高,我国物流业对更加组织化、系统化、规模化的管理模式的需要日益迫切,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是以后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的物流配送业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较低。想要取得发展,就必须认识到目前我们自身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方法,实现我国物流配送行业现代化的转变。   本文主要围绕物流区域作业范围内的企业物流技术与装备为重点展开分析,主要包括叉车、托盘、货架、自动化立体库、分拣设备、物流软件及物流配送中心系统集成等。   托盘   托盘是使用最广泛的物流设备,也是最容易忽视的,很多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就是因为托盘选择不当而备受影响。在选择托盘时,主要应确定托盘的材质、规格、载荷,是一次性使用还是多次使用,以及是否仅在本配送中心内部流通。从承重方面来看,所有类型材质的托盘都能满足要求。纸托盘、塑木、胶合板以及其他复合材料托盘的价格浮动区间较大。存储货物的特性决定了托盘的材质,有的货物不允许有任何挥发性物质,可以选择钢托盘;有的货物容易发霉,最好选择塑料托盘。表2是常用托盘的特点对比。   周转箱   主要有塑料和纸质两种,其中,塑料周转箱使用的最广泛。在选用时,除了周转箱的大小,还应注意是斜插式还是标准式,带盖的还是不带盖的,折叠的还是不折叠的。斜插式的节省空间,但存储量会有影响;折叠式的如果使用不当,容易损坏。   仓库笼   一般都是钢铁的。购买时注意脚轮材质、是否为万向轮等。   购买托盘、周转箱、零件盒时,还要注意条码标签粘贴的位置。有的还可以把 RFID标签植入到里面去。   货架   采购货架时,首先要根据 EIQ分析的结果,确定存储单元的尺寸重量,也就是托盘货物的最大长宽高、重量,箱货物的最大长宽高、重量。货架的采购比较简单,在此不进行详细分析。   辅助拣选设备   目前最常用的拣选方式有表单拣选(纸张拣选)、RF拣选、PTL拣选、语音拣选、自动拣选等。   RF在一般场合都可以选用,也是目前配送中心使用最广泛的拣选辅助设备。手持式 RF最大的缺陷是无法双手灵活地搬运货物。采购 RF时要注意键盘的键数,是否有汉字输入需求;要确定是长距离扫描还是短距离扫描;条码是一维还是二维;是否有防水要求。   车载 RF和指环式 RF价格都比较高,在国内使用较少。   叉车   叉车是配送中心使用最广泛的搬运设备,也是配送中心最主要的搬运设备。采购叉车是应注意以下几点:   A)环境要求。室外作业或者环境恶劣的配送中心宜选用内燃式叉车。反之宜选用电瓶式叉车。   B)载荷。叉取货物的重量决定了叉车的载荷。一般电瓶式叉车的载荷不超过3吨,超过3吨的最好选用内燃式叉车。   C)通道宽度。平衡重式叉车要求通道宽度最大,但作业速度最快。前移式叉车次之,VNA所需通道最窄。   D)举升高度。托盘搬运车、堆垛车、前移式叉车、平衡重式叉车的应用场合有所不同,一般根据举升高度和搬运距离来选择。平面搬运一般采用托盘搬运车,举升高度   6米以下的宜选用平衡重式叉车,举升高度大于 6米的宜选用前移式叉车或 VNA叉车;另一方面,根据举升高度来确定是两级门架还是三级门架。   表3 AGV的主要导引方式   E)货叉要求。要确定货叉是否需要侧移,是否配专用夹具,货叉长度是否有特殊要求。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F)轮胎。根据地面和清洁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轮胎。一般有橡胶轮胎和聚氨酯轮胎两类。橡胶轮胎摩擦系数大,但容易留下胎痕;聚氨酯轮胎不会留下胎痕,但在光滑硬质地面容易打滑。   G) 是否有防爆要求。   H)充电要求。有的叉车充电电压是220V,有的是380V;是整车充电还是把电池组卸下来充电;当配送中心叉车数量较多时,是集中充电还是分散到几个区域充电。   I)作业强度和班次。电瓶式叉车一般按 8小时作业量来配备电瓶,如果作业强度大,两班制或三班制作业,就要考虑配备备用电瓶。   J)价位。一般电瓶式叉车比内燃式叉车贵,VNA叉车比前移式叉车贵,前移式叉车比平衡重叉车贵。   AGV   AGV在物流设备中属于“奢侈品 ”,适用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配送中心,或者对人体有害的环境。选择时,安全性、可靠性是首要考虑的;其次是载荷、尺寸、自重、速度等。   AGV的主要导引方式见表3。不同场合选用不同导引方式,在有叉车作业的场合不宜选用磁带式,因为磁带容易被叉车轮胎损坏,可选用电磁式;路径需要经常变化或者路径复杂的场合可选用激光式。   输送设备   输送设备适合于按规定路线连续地或间歇搬运的场合,托盘货物、箱货物和零散货物都适用。选择输送设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货物的特性。形状是否规则、是否易碎、外形包装是否规则、尺寸、重量等,这些会影响到输送设备的配置。   B)流量。流量直接决定了输送系统的速度和效率。另外,由于输送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效率是各个单机设备效率的综合,因此,应综合考虑输送设备的效率。   C)安全性和稳定性。输送设备作为现代化物流中心重要的作业设备,其运行的稳定性是保障作业顺畅进行的基础。要注意输送设备对人的安全防护和对货物的安全保护。   没有激光折射问题,CCD扫描器识读薄膜下面的条码的能力较强,CCD扫描器MTBF(连续无故障时间)也较激光扫描器长。但 CCD扫描器的价格比激光扫描器贵很多。   考虑到物流中心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连续性,在设备配置的时候,分拣系统的效率相对于需求来说,一定要进行适当放大。   周边设备   液压平台和滑升门作为配送中心的周边辅助设备,是配送中心整个作业设备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选用过程中,除了需要考虑和外来车辆、叉车作业等之间的配合外,关键是要结合月台的高度。   连锁经营企业起源于连锁商店(chain store),我国连锁经营协会在1997年于《连锁店经营管理规范意见》中规定:连锁店是指经营同类商品、使用统一商号的若干门店,在统一总部的管理下,采取统一采购或授予特许权方式,实现规模效益的经营组织形式。在国际连锁业协会以及西方各国政府的规定中,往往把经营11个以上商店的零售业或饮食业的组织称为连锁商店。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一般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分散、孤认的单位,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通过在整体规划下的专业化分工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实施的集中化管理和标准化运作,使复杂的商业活动简单化,以取得规模效益的一种联合组织行为的经营方式。从连锁经营方式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情况来看,连锁经营通常是在同一经营企业总部的统一管理下,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进行运作的。物流活动是连锁经营企业完整经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制造企业物流体系而言,连锁商业的物流配送还需满足连锁经营的以下特点:   1、周转率要求较高。连锁零售的店铺多,订单频率高、同时有时间要求,有些小型的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多次。同时连锁经营企业商品的进货价格变动快,通常连锁超市经营的快速消费品的价格随着市场供需的会有较快变化,同时生产商或零售商的促销频繁需要快速的物流响应。   2、拆零。配送中心需要按照店铺的订货量将供应商的大包装供货进行拆零、分拣。拆零和分拣较易成为配送中心运作的瓶颈环节,其效率是影响配送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3、退货、更换等问题。配送中心还承担诸如赠品、退货(正品、残次品)等功能。商品新增、更换、淘汰的频率也很高,消费品通常有不同的保质期,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保质期管理。   这些特点使得商业零售的物流要求更快的反应,需要连锁经营企业将物流过程扩展到整条供应链,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共建适宜的合作模式,同时提供更复杂的技术和信息支持。   从连锁企业供应链来看,供应商、连锁企业、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换形成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畅通的物流成为了供应链运行的命脉,多边共赢的供应链物流模式需要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为原则。连锁企业处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位置,如何协调与上下游间的物流过程,组织物流配送体系,需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连锁企业是否有自己的配送中心,商品是否全部经配送中心集配后到达各连锁分店;物流配送是自营,外包第三方,还是自营和外包相结合。   连锁经营企业的配送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自营配送模式   由连锁零售企业自身投资建设物流配送的运输工具和储存仓库,并由企业承担配送过程中全部费用的物流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模式的特征   这种隶属于连锁经营企业的配送中心只服务于该企业的各个门店,通常,它是不对外提供配送服务的。这种配送模式可以使连锁企业掌握物流控制权,但对于连锁企业终端的门店数量和货物的周转量有一定要求,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在满足连锁超市门店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沃尔玛、华润万家这样的零售业巨头都采取此种模式,因此,许多超市型连锁企业也都通过组建自己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对内部各门店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统一结算。   自营配送优缺点   在自建配送中心进行运营的模式下,企业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易于与供应商、门店的相关业务环节密切配合,全力服务于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确保企业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此外,连锁企业可以合理地规划管理流程,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满足连锁经营企业多频次、小批量的采购,调控库存,减少流通费用。再者,在对门店服务方面,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在物流业务上的时间、空间要求,特别是要求物流配送较频繁的企业,自建物流能更快速、灵活地满足门店要求。自营配送模式的缺点:(1)一次性投资大,成本较高。自营配送模式物流体系涉及运输、仓储、包装等多个环节,建立物流系统的一次性投资较大,占用资金较多。(2)由于物流配送所需专业化程度较高,规模较小的企业资源有限,难于管理和控制物流活动,导致配送效率低下。   2、第三方物流(外包)配送模式   是指连锁企业将自身的物流配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承担,并支付其一定报酬的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配送模式的特征   从发展的战略考虑,连锁零售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时,除了能获得专业服务能力、技术和成本优势外,还可以获得战略层面的好处。首先,能集中能力发展核心业务。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如何选点开设门店、拓展销售网络、促销、商品布置和采购,在后勤服务的物流配送方面没有优势。而采用第三方物流,却能避免这些风险。其次,开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多赢的配送模式,是配送模式的发展趋势,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管理也将大幅度降低超市的综合经营成本,最后体现在商品价格的降低,使消费者受益。   第三方配送模式的优缺点   该模式的优点是有效降低基本建设支出,有利于短期盈利目标达成。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该模式的缺点主要有: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因而缺失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企业将放弃对外包领域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等。   3、共同配送模式   是指连锁零售企业将一部分非核心或者效益较低的物流配送业务外包出去,而将其中的核心或者效益较高的部分留作自己经营运作的物流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的优缺点   该模式的优点是既可以有效降低连锁零售企业的运作成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连锁零售企业的资金压力。有利于实现配送资源的有效配置,弥补配送企业功能的不足,促使企业配送能力的提高和配送规模的扩大,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该模式的缺点是不仅增加了企业物流配送的运作难度,而且需要企业投人较大的人力资本。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企业之间为了提高配送效率以及实现配送合理化所建立的一种功能互补的配送联合体。   外卖行业的竞争在互联网还没有发达到今天这个程度的时候其实已经非常激烈了。那时候还只是在3km范围以内的线下餐厅之间的竞争,还属于区域化竞争。谁能够覆盖附近地段的写字楼,学校,谁就能生存下去。所以,餐品的品质和花样,低廉的价格以及对客户及时的响应是竞争的核心。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外卖的业务范围已经被扩大,沟通成本已经降低很多,做外卖的餐厅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于用类似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等这些O2O外卖平台来订餐。区域化竞争已然演化为平台化竞争。外卖平台服务除了菜品的品质,价格之外,现在更让消费者关注的或许是物流配送。因为物流配送是连接平台和消费者的桥梁,外卖平台服务做得好不好,物流配送是关键一环。就目前主流的外卖物流配送来看,有专送,众包和商家配送三种。物流配送方式决定着客户体验的好坏,并进一步赢得市场。目前,占主流市场的三家O2O外卖平台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三大平台各有不同优势。   拿美团外卖来说,美团外卖的物流配送体系是“自营+代理+众包”三合一的模式。在其划分的部分重点区域布置自营物流,代理加盟商承担一部分物流配送,最主要的一类是利用类似“滴滴”打车软件这类共享经济配送模式,闲散人力资源自己进行抢单配送。且不说配送服务质量不能保证,这种三合一模式对于美团外卖对于整个物流体系的把控能力以及整体统筹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因为从商业布局上来说,这样的灵活运用确实看起来是非常的人性化,也充分利用了各类资源,节省了运营成本,提高了配送效率,但在物流管理上显然要承担更多的任务。   起步最早的饿了么起先做的是最纯粹的外卖信息平台,商家提供物流配送。后来在意识到物流配送的重要性后,在2014年才开始自建物流体系,并推出蜂鸟系统作为其未来核心竞争力。蜂鸟配送系统更是专业的共享经济产物了,即众包模式。商家和配送员分别有两个版本,商家发布配送需求,配送员进行抢单配送。这类配送方式对于平台而言,确实是节省了不少的物流运营成本,而且还能从中获得盈利。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每天送外卖的人其实并不是饿了么的员工,而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兼职配送。这里面确实也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起步最晚的百度外卖采用的是专送模式,利用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优势,搭建物流配送体系并招募专人进行物流配送服务。这类模式在起步阶段是最难的,因为要求其技术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当然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够保证外卖平台配送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配送服务态度。通过自有物流调度系统进行优化派单,提高了配送效率和速度,也成为其一大主要核心优势。   百度外卖这类配送服务模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不仅仅是在外卖行业,物流的应用肯定会在今后的发展当中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百度外卖利用如此多的技术和运营成本在物流配送方面进行布局,借助智能物流调度系统已具备国内最强的“最后一公里”即时配送能力,未来,就如百度外卖CEO巩振兵所说,百度外卖真正的目标是做同城物流。   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之货送交收货人的活动。它是流通加工、整理、拣选、分类、配货、装配、运送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 通过配送,才能最终使物流活动得以实现,而且,配送活动增加了产品价值,它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完成配送活动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即需配送成本。本文着重介绍在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下使配送成本最小的五种策略。   1.混合策略。混合策略是指配送业务一部分由企业自身完成。这种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尽管采用纯策略(即配送活动要么全部由企业自身完成,要么完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完成)易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并使管理简化,但由于产品品种多变、规格不一、销量不等等情况,采用纯策略的配送方式超出一定程度不仅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反而还会造成规模不经济。而采用混合策略,合理安排企业自身完成的配送和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完成的配送,能使配送成本最低。   2.差异化策略。差异化策略的指导思想是:产品特征不同,顾客服务水平也不同。当企业拥有多种产品线时,不能对所有产品都按同一标准的顾客服务水平来配送,而应按产品的特点、销售水平,来设置不同的库存、不同的运输方式以及不同的储存地点,忽视产品的差异性会增加不必要的配送成本。   3.合并策略。合并策略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配送方法上的合并;另一个则是共同配送。配送方法上的合并。企业在安排车辆完成配送任务时,充分利用车辆的容积和载重量,做到满载满装,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由于产品品种繁多,不仅包装形态、储运性能不一,在容重方面,也往往相差甚远。一车上如果只装容重大的货物,往往是达到了载重量,但容积空余很多;只装容重小的货物则相反,看起来车装得满,实际上并未达到车辆载重量。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都造成了浪费。实行合理的轻重配装、容积大小不同的货物搭配装车,就可以不但在载重方面达到满载,而且也充分利用车辆的有效容积,取得最优效果。最好是借助电脑计算货物配车的最优解。   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一种产权层次上的共享,也称集中协作配送。它是几个企业联合集小量为大量共同利用同一配送设施的配送方式,其标准运作形式是:在中心机构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各配送主体以经营活动(或以资产为纽带)联合行动,在较大的地域内协调运作,共同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客户提供系列化的配送服务。这种配送有两种情况:一是中小生产、零售企业之间分工合作实行共同配送,即同一行业或在同一地区的中小型生产、零售企业单独进行配送的运输量少、效率低的情况下进行联合配送,不仅可减少企业的配送费用,配送能力得到互补,而且有利于缓和城市交通拥挤,提高配送车辆的利用率;第二种是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之间的联合,针对某一地区的用户,由于各配送中心所配物资数量少、车辆利用率低等原因,几个配送中心将用户所需物资集中起来,共同配送。   4.延迟策略。传统的配送计划安排中,大多数的库存是按照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量设置的,这样就存在着预测风险,当预测量与实际需求量不符时,就出现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从而增加配送成本。延迟策略的基本思想就是对产品的外观、形状及其生产、组装、配送应尽可能推迟到接到顾客订单后再确定。一旦接到订单就要快速反应,因此采用延迟策略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信息传递要非常快。一般说来,实施延迟策略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①产品特征:模块化程度高,产品价值密度大,有特定的外形,产品特征易于表述,定制后可改变产品的容积或重量;②生产技术特征:模块化产品设计、设备智能化程度高、定制工艺与基本工艺差别不大;③市场特征:产品生命周期短、销售波动性大、价格竞争激烈、市场变化大、产品的提前期短。   实施延迟策略常采用两种方式:生产延迟(或称形成延迟)和物流延迟(或称时间延迟),而配送中往往存在着加工活动,所以实施配送延迟策略既可采用形成延迟方式,也可采用时间延迟方式。具体操作时,常常发生在诸如贴标签(形成延迟)、包装(形成延迟)、装配(形成延迟)和发送(时间延迟)等领域。   5.标准化策略。标准化策略就是尽量减少因品种多变而导致附加配送成本,尽可能多地采用标准零部件、模块化产品。如服装制造商按统一规格生产服装,直到顾客购买时才按顾客的身材调整尺寸大小。采用标准化策略要求厂家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考虑怎样节省配送成本,而不要等到产品定型生产出来了才考虑采用什么技巧降低配送成本。 本文地址:[物流配送]物流配送中心如何管理?http:/www.606212.com/a/10620.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供应链物流管理案例分析

    下一篇作文:集装箱细目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物流配送]物流配送中心如何管理?》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物流配送]物流配送中心如何管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