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9-14 02:00:01 | 作者:admin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一、引言
物流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和传统物流管理的意义和方法不同,这些不同反映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要求和企业竞争的新策略。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尽管合作性与协调性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如果没有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不加强物流网络的规划能力建设,不提高物流作业流程的快速重组能力,就会使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同步化、并行化运作,实现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大打折扣。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就是物流网络的延伸,是产品与信息从原材料产地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增值服务。在这一认识条件下,非常有必要强调供应链与物流网络的整合,并在供应链管理这个大环境下进行物流管理创新,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从而更加敏捷的应对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做到柔性化的经营。这不仅会推动物流实践在企业中的发展,使企业获得市场存在的依据和持续发展的动力,还会推动物流客户服务战略以及供应链管理战略本身的发展。

二、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特征
物流的概念是随着交易对象和环境变化而发展的,由最初的主要侧重商品物质移动的各项机能,到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介性手段,到强调顾客需求和物流活动的效率性,再到相对较为成熟的重视顾客满意度、物流活动的效率化和一体化,物流概念不断得到充实和更新。
现代物流概念的发展是将物流活动从被动、从属的职能活动上升到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物流本身的概念已经从对活动的概述和总结上升到管理学的层次,这表明企业物流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与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包括整个供应链(从供应商开始,一直到客户)的物流成本、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投资收益的权衡取舍。
与传统的物流概念相比,现代物流在范围与边界、系统概念、性质与地位、目标与理念、服务对象、功能定位等方面表现出如下特征:
1.现代物流管理是系统整合的协作物流,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从商品供应体系的角度来看,现代物流不是单个生产、销售部门或企业的事,而是包括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有关联企业在内的整个统一体的共同活动,从而使物流管理成为一种供应链管理。从供应链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现代物流管理指挥着跨企业组织的物流作业,通过强化流通过程中所有企业的关系,以实现产品供应链全过程的价值和经营行为的最适化。
2.现代企业物流是客户服务物流,客户服务是物流管理创新的原动力。传统物流认为物流是“内部事务”,只对组织体内部产生影响,其服务对象是组织内部的生产或销售部门;现代物流认为物流是“外部事务”,其服务对象是组织体外的顾客,与此相适应,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已从产品制造转向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企业的物流活动也以客户服务为价值取向,同时向生产过程的上下游延伸,通过提供顾客所期望的服务,在积极追求自身交易扩大的同时,强调实现与竞争者顾客服务的差别化。
3.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依靠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和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来实现企业各自的经营目标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化。信息已成为物流管理的核心,现代物流活动必须及时了解和反映市场的需求,并将之反馈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才能保证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现代物流是企业等组织体的“先锋”,是决定生产与销售的价值创造事业,其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来带动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从原材料供应到商品生产以及最终顾客的让渡整个过程的物流成本的降低。因此,如何组织物流不仅是节约成本的“手段”与“策略”,更是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战略”。

三、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现状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成本趋于平稳。据统计,2004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额超过了38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0%。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巨大,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的运输、仓储、联运、货代等企业也加快了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的步伐;新兴物流企业在努力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民营和外资物流企业纷纷兴起和加入,加速拓展市场。目前,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不同规模层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从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看,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一部分是在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物流服务的延伸和运作方式的变革转变为物流公司;还有一部分是为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以物流事业为经营内容的新型物流企业,其中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以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等。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占 GDP的比重仍然过高,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后,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普遍存在经营分散、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物流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管理理念、机制、方式影响企业物流效率的提高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 ,“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使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这种分散的、低水平的管理活动必然会导致物流成本责任主体不清,物流管理效益难以凸现。

2.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
随着经济的发展,顾客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物流服务已成为企业销售差别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可是我国的许多企业在制定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时,将有限的物流资源平均分配给所有的顾客和所有的产品,往往影响到具体的物流服务绩效以及由此带来的顾客满意度。另外,企业物流服务管理仅由物流部门单独进行以及对物流服务的实施情况没有定时进行检查等都影响了物流服务的价值实现。

3.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首先,我国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旧有仓储设施,功能单一,设备陈旧,作业效率较低,作业质量不高,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产业运营的需要。其次,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低,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致使物品在运输、装卸、仓储环节中难以实现一体化、全过程的流动。再有,目前我国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平衡,企业间没有信息接口,难以实现物流企业与用户间的联网和供应链管理等。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物流作业自动化水平低。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送货耗时,渠道不畅是网上物流最大问题”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1999年7月至2001年7月的四次调查数据分别是6%、9.26%、10%和9.86%),这说明物流技术水平和物流管理的滞后、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与物流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并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4.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
由于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物流信息本身也被分割在不同环节和不同职能部门之中。信息分散、信息处理能力低,其结果是上下游企业之间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流程优化和物流功能整合无法开展,造成物流活动的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难以形成等,这不仅影响每一个企业的物流运作效率,增加物流开支和资源占用,而且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

5.企业物流人才匮乏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世界制造中心逐步形成,全球采购与全球销售将形成庞大的国际物流系统,企业需要的是精通进出口贸易、海关业务、电子商务、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国际法的复合型物流人才。但是与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以及地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其发展速度相比,我国的物流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结构单一,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特别是综合性物流人才奇缺,已对我国物流业现代化建设形成制约。

四、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创新的实施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管理不再是传统的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而是通过有效完成物流网络活动,为改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保证供应链企业之间同步化、并行化运作,实现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提高企业自我竞争优势提供基础性保障。因此,物流过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物流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还没有打破地域的界限和部门的垄断,还停留在将传统的仓储、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简单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真正以全球视角来看待物流管理。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物流管理战略和趋势相比,中国企业的物流管理尤其缺乏的是管理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动力。企业作为物流业的主体,应通过创新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物流创新的途径很多,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服务理念的创新
树立新的物流服务理念,就是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这就要求企业改变过去以规模效益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思想,建立适合于需求多样化,甚至实现客户化定制的新的物流服务。
(1)导入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
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再生产、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要求有很强的服务性。国外对物流业的界定是归属于服务业。因此,物流的核心观念是服务观念。要学习先进的物流运作方法,首先必须要掌握先进的物流理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要转变观念。什么是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呢?就是客户服务(CS)的理念或客户价值(CV)的理念。
首先,制定市场导向型的物流服务水平。传统的物流服务是产品导向型的,由于是根据供给方自身决定的,一方面难以真正对应顾客的需求,容易出现服务水平设定失误,另一方面,也无法根据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而市场导向型的物流服务正好相反,它是根据经营部门的信息和竞争企业的服务水平制定的,通过与顾客面谈、顾客需求调查,第三方调查等,以寻求顾客最强烈的需求愿望是决定物流水平的基本方法。
其次,以全面提升客户价值作为物流服务的目标。物流服务是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为克服货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间隔而进行的活动。在今天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其物流活动扩大到与顾客和供应商相结合的外部物流一体化方面,即供应链管理。企业在积极追求自身交易扩大的同时,通过分析在这条供应链中是否为顾客创造了价值,是否提高了顾客的经济效益,是否实现相对于竞争企业顾客服务的差别化,亦及用较少的成本扩大附加价值,作为企业是否进行物流管理创新的最佳依据。

(2)物流服务内容的创新
由于顾客在服务、价值等方面的期望越来越高,物流管理必须以顾客为导向,重新定义和设计物流顾客化服务的内容,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性服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
①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
现代物流服务应根据客户需求,不断发展综合服务、套餐型服务,包括流通加工、个性包装、产品回收等业务,在此基础上强化增值服务,以个性化服务内容表现出与市场竞争者差异性。以客户增值体验为服务宗旨,以服务质量创效益。
②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
 物流服务不是在客户的管理下完成多个物流功能,而是通过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将各个物流功能有机衔接起来,实现高效的物流系统运作,帮助客户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控制能力,为采购、生产和销售提供有效支撑。因此,企业在开发物流服务项目时,要在物流管理层面的服务内容上做文章,包括客户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流程再造、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客户服务等,从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对客户的“一站式”服务。
③由实物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
物流管理的基础是信息,是用信息流来控制实物流,因而物流服务必须在提供实物服务的同时提供信息流服务,否则企业还是物流功能承担者,而不是物流管理者。企业要与客户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就得参与客户的供应链管理,实现产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协同运作,目前,为客户提供代收货款、垫付货款等资金流服务,是物流市场创新的最新焦点。

(3)物流服务方式的创新
企业要自始至终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运作,通过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变传统的与客户“一单一结”的拣选交易方式为与客户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的现代服务方式。当前不少物流企业建立与客户双方物流人员联合办公制度,或成立由双方物流人员联合组成的运作团队,以及时处理日常运作中的问题,就体现了与客户协同工作的特点。

2. 企业物流组织创新
由于物流活动地理位置分散的性质,以及通常跨越一个行业运作的事实,可以说没有绝对的对或错的组织结构存在,加之企业所处环境的不同和企业自身特点的迥异,并不存在一种适合任何企业的物流组织设计方法。因此,管理者在组织方式的开发决策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创新。但是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开发物流组织存在一些一般的准则和模式。

(1)物流组织由职能化向一体化转变
一体化的物流组织打破了以劳动分工和职能专业化为基础的早期物流管理方式的弊端,是在一个高层物流经理的领导下,将采购、储运、配送和物料管理等物流活动组合成一个一体化的组织单元,形成总的企业内部一体化物流组织框架。没有企业内部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企业可以尝试将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

(2)建立以流程为导向的水平组织结构
针对传统企业物流活动固有的效率损失,现代企业物流组织必须由过去的职能型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企业物流组织跨越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子单位的既有边界,不再局限于物流功能集合或分散的影响,从根本上思考每一个活动的价值贡献,把组织内部非增值活动压缩到最少,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方面的改善。同时,要压缩企业组织的中间管理层,缩短信息沟通渠道,消除机构臃肿、反应迟钝的现象,实现物流组织由垂直化向扁平化的转变。

(3)物流组织虚拟化
虚拟组织可以使已有的任务导向性企业和资源导向性企业网络组织进行有机的结合,具有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组织灵活性强,易于分散物流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物流程序中的作业可以透过信息的电子网络予以有效整合。在这种组织结构中,企业借助自身物流运作的核心能力通过电子网络连接、整合上下游供应链成员来共同完成至关重要的物流活动。因而,跨组织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便是虚拟组织能否顺利运转的关键。

(4)缔结物流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也改变了产业间的关系和结构,产生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组织。物流战略联盟也是为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战略联盟可能会衍生出合资经营、技术共享、采购与营销协议等多种形式,因此,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

3. 物流管理技术创新
物流作为企业新的利润源泉,其管理创新应以网络及电子商务为依托,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实现厂商的零库存和少库存,减少产品运转周期,以适应企业物流管理的需要。物流管理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施、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和物流管理效率的一个很大的方面就是诸如自动化立体仓库、综合物流中心、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工具等物流设备的使用。所以,我国企业要抓住入世的机遇,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改造我们的物流设施、设备,包括定货、采购、维修、服务、交易、存储、运输等各个环节。这将有助于破除企业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方面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2)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
网络化是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货运的重要特征,高效畅通的网络设施是物流管理的基础,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信息传输实现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资源共享,对物流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
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创新应以网络和电子商务为依托,通过集约化、现代化管理,改造传统物流业务流程,利用ERP、电子商务套件和CRM等WEB技术将上下游企业组成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实现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制造、分销、储运和客户服务每一个过程最合理的增值。

(3)以物流管理信息化带动物流管理现代化
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主要体现在物流信息化的开发与应用上。为此,企业应加大投入,建立计算机支持的物流信息系统。如今,RFID技术、条形码技术、自动仓储管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电子定货系统、自动分拣/存取跟踪系统等为物流管理信息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多媒体技术也在物流活动中大显身手,实现可视化的货品排库功能,还可为客户提供物品运送的实时查询。

4. 企业物流管理体制创新
必须建立、健全新型物流管理体制并辅之以合理的运行机制,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职能始终贯穿于物流服务的建设、计划、组织、协调等各个方面。如成立物流领导小组、设立物流处等专司物流管理的部门,行使产前、产中、产后的物流管理职能,并对供应链实施具体的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也可以建立“物流协调会议”制度,由核心企业牵头,一月一次或不定期召开,也可邀请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列席,研究企业物流发展,推动重大项目,实施物流政策等。

5. 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
物流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还要靠具有综合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企业发展物流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为此,企业必须大力培育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通力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组织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级物流技术人才;建立物流操作示范区,培养技术骨干,并努力在物流方向建立人员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交流,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开辟独立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水平和培养科研人才,为物流的发展提高理论支撑程度。

五、结束语
进入21世纪,变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学习的速度。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年代。变化的世界对供应链管理、对第三方物流、对运输、仓储、国际物流、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都带来了挑战,企业物流管理必须自身变革,才能应对挑战。这也是物流的魅力所在。

上一篇:绩效管理面面观 下一篇:怎样对研发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本文地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http:/www.606212.com/a/23509.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仓储管理工作六部曲

    下一篇作文:ERP案例:工厂物流管理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物流管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