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9 16:06:41 | 作者:admin
军事交通运输与军事物流
摘要:
从分析运输活动在物流体系中的作用出发,深刻剖析了军事交通运输与军事物流的区别与联系,研究探讨了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进军事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国务院颁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勾画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蓝图;军委下发的《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明确赋予了建设现代军事物流体系的战略任务,构建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军交运输与军事物流,在理论上相互影响,在实践中相互交织,但二者有着内在本质的区别与联系。在后勤现代化建设中,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军交运输和军事物流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促进军事物流体系和军事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运输活动在物流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物流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变化,现代物流的内涵大体可以回纳为:按照用户的要求,将物的实体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包装、配送等相关活动[1]。也有观点以为,物流活动还应包括原材料的开采、运输和工厂生产等环节,涉及的领域更为宽泛,涵盖了物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回收处置这一“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但无论哪种观点,学术界都普遍认同运输在物流中不可或缺、无法替换的重要作用,一些学者甚至把运输作为整个物流的代名词。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作用,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物流的体系要以运输为基础。物流是一个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体系,在这个复杂体系中,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业务和首位要素,物流中的“流”主要指的就是运输。物流体系各要素之间之所以能够建立联系,也主要是依靠运输的“桥梁”、“纽带”作用,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假如把物流用矩阵图表示出来,那么“物”就是方块,“流”就是连线和箭头,正是由于运输的存在,才得以把物流供给链条上的各个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进而保证了物流体系的形成和正常运转。当前国际国内多数的大型物流公司,如中国外运总公司等,就是在运输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物流的功能要靠运输来实现。物流的终极目标是在有效时间内将物品投递用户手中。在现代物流体系中,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包装等环节都是保障物流顺利进行的辅助性要素,而运输作为实现物质、商品发生空间移动的生产性活动,直接决定着用户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从而决定了物流整体功能的有效实现。三是物流的效益要靠运输来进步。现代物流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追求物流本钱的最小化,而降低物流总本钱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控制运输本钱。据统计,物流活动发生的用度当中,运输本钱大约占到40%~50%,2008年上半年我国运输用度占物流总用度的比例高达53.1%。因此,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采用恰当的运输流程,搞好运输过程的科学治理,能够大幅度进步物流活动的综合效益。简单地说,物流就是“物”和“流”的有机结合。没有“物”,“流”就失往了对象;没有“流”,物的价值形成和实现也无从谈起。在物流的整个体系中,运输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是串起那一个个“物”的方块的“纲”,是把分散的“物”整合成物资流的“抓手”,只有捉住运输这个“纲”,才能串起一个个静态的“物”,从而使整个物流有效运转起来。近一个时期,我国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进了大量资金,重点就是解决“流”的题目,也就是通过抓运输这个“纲”来带动整个经济活动,来把“死物”带“活”,从而形成一个高效、严谨的大的物流体系,为经济发展注进更大的活力。面对这个大的形势,应当在“流”的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加大理论创新力度,为物流这门科学的全面发展、更为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依据。当前,军事物流领域的一些专家,比较注重对“物”的生产、储存、包装等环节的研究,投进了很大精力,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相对来说,对“流”的探讨研究还不够重视,理论和实践成果也不够丰富,这种状况不利于物流理论及实践的均衡发展,也不适应军队建设特别是军事经济工作协调发展的形势要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代写代发职称论文 二、军事交通运输与军事物流的区别联系 从一般意义上讲,军事物流是指为满足部队平时供给和战时保障而产生的物流活动。军事交通运输是指运用国家、军队和社会的交通运输设施、设备和运载工具,组织军事运输和交通保障的总称,其主要任务是保障部队机动和后勤供给,是军队作战的“生命线”和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2]。只有真正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从保障对象看,军事物流中的“物”较为单一,而军交运输更为宽泛。一般来说,军事物流就是军用物资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活动过程。这里所说的军用物资,从广义上说也包括军事装备,但目前军事物流理论所涉及的“物”多指后勤物资。而军交运输的保障对象,不仅包括后勤物资,而且包括部队职员、军事装备、武器弹药以及国防尖端保密产品等,军交运输具有作战保障和后勤保障双重属性,通过把建制部队和装备物资及时投送到位,更直接地为战斗力、保障力的天生与进步服务,以满足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同时,军交运输还承担着国际维和、人性主义救援等运输保障任务。比如,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发生后,我国在第一时间将救援物资运抵美国小石城军用机场,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再比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后,军交运输部分将10多万救灾雄师、1万多台件装备、74万余吨物资快速投送到灾区,为打赢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组织治理体系看,军事物流中“物”的治理比较复杂,而军交运输相对同一。目前,我军的装备物资区分为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2大类,分别由装备和后勤部分负责。武器装备又分为武器、弹药、装甲、通讯等若干小类,后勤物资也分为军需、给养、卫生、营房等若干小类,这些若干小类分别由军兵种、电子、通讯、军需物资油料、卫生、营房等若干部分分头负责,都设置有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治理系统,很难由一家统起来。而军交运输则不同,基本上是一家在管。无论是地方铁公水空各种运力的协调使用,还是军队车船运力的统筹计划安排;无论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贯彻国防要求,还是军队军用公路、铁路军专线、车场码头等军运设施的维护治理,都属于军交运输部分的职责。应该说,在可以预见的一个时期内,这种体制上的现状不会有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假如需要一个部分对军事物流进行宏观统筹,那么也只有军交运输能够把物流涉及的诸多部分、各种要素有机地串起来,发挥出“纲”和“抓手”的作用。而且,这也是发达国家军队的通行做法。比如美军,就赋予其军事运输司令部治理军事物流的职责,统筹安排陆海空运力,同一治理运输资源和补给中心,形成了一条无缝衔接的供给保障链,大大进步了物资补给配送的效率,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物流的基本理念。代发论文三、按照现代物流理念筹划军交运输建设2007年军委颁发的《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明确提出,要“引进和创新先进的物流理念、技术和手段,依托国家物流体系和社会保障资源,逐步建成集采购、仓储、运输、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3]。在筹划和建设军交运输过程中,必须按照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战略构想,充分吸收鉴戒关于体系集成、精确保障、门到门服务、本钱控制等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和治理手段,大力推进军交运输现代化建设,在构建军事物流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确保“流”得快。战略投送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的重要标志,是把握和保持军队行动自由权的重要基础。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不仅对整体提升核心军事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推进我军转型建设、走精兵之路也有重要意义。战略投送能力强了,部队就可以少养,物资也可以集中储甚至少储,从而少展些摊子,为精简部队员额、进步军队效能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军事物资资源相对比较充足,战时或紧急情况下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要把物资和职员及时运送到位,这就要求我军必须具备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加强我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根本途径还是要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除了在军队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的拳头气力外,必须充分依托国家交通运输资源,充实完善军交运输系统多年来形成的有效整合运用国家交通运输气力的工作机制,构建军地一体的战略投送气力体系。二是加强军事运输标准和保障条件建设,确保“流”得畅。要保证物流的高效运转,必须解决好“物”与“流”在相关技术标准上的相互适应题目。一方面,“物”要适应“流”。具体说,就是在军事装备物资的研发、设计、生产、包装等方面,预先考虑可运输性的要求,充分适应现有交通运输线路、运载工具、设施设备等保障条件,以满足快速投送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流”也要适应“物”。就是军事运输的保障条件也要不断跟上装备物资的发展变化,满足装备物资大型化、集装化等特殊要求。近年来,军交运输部分根据国家和军队交通运输保障能力的发展进步,修订完善了一系列军运技术标准,并向军队的装备和物资保障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装备物资的发展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在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贯彻国防要求的力度,组织对大型运载工具如滚装船、运输机等进行加改装技术试验,抓好专用装卸载设施设备的研发储备,加强军用公路、车场码头、铁路军专线等战场交通设施建设改造,为“流”得畅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三是加强信息系统统筹建设,确保“流”得准。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军地物流的建设发展,也给加强军事运输和物资保障信息化建设、实现军事物流的精确化治理创造了良好条件。在这方面,需要从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对“物”和“流”的信息系统发展进行统筹考虑、综合设计,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消除部分壁垒,把管“物”和管“流”部分的信息化建设整合到“物流”这个大旗之下,实现各种数据的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这几年,军交运输部分重点围绕运输保障资源动态可知、保障需求及时把握、保障计划辅助天生、保障过程全程可控的目标,全力推进军交运输动态监控系统建设,初步实现了对铁、公、水、空军事运输和运输部队的实时掌控,并在执行急难险重运输任务中得到了检验,为下一步加快推进军交运输信息化建设、进步军事运输组织指挥的精确化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所谓库存,从客观上讲是企业用于今后销售或使用的储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按照管理学的定义,库存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任何物品的停滞和储藏”,其主要作用在于能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使生产尽可能均匀。库存是影响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库存合理,将会促进经济高效率运转,反之,库存不合理,如库存过于分散、库存物资积压等,则会阻滞经济快速发展。 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所谓的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零库存的提出可以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企业通过实现零库存管理,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 库存管理是企业管理系统四大流中的物流部份,库存管理对物料进、存、出进行台帐管理,也就是管理各物料供应和需求的关系,既要达到供需间的平衡,又要尽量压低物料的库存量,因为它会占用(积压)企业宝贵的流动资金。企业通过实现零库存管理,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加快资金周转。 零库存策略缩短了原辅材料的供应时间,并减少了重大事故的发生,所以零库存管理可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规避市场变化和产品升级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等。 零库存管理作为产生于日本的先进管理方式,在日本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截止1989年,零库存管理方式在日本制造业已经被广泛采用。谈到零库存管理在日本的成功应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无可争议地成为了零库存管理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好的证明。随着零库存管理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成功实施,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加入到了实行零库存管理的行列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零库存管理在日本已经拥有了供、产、销的集团化作业团队,形成了以零库存管理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 而美国的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了解并认识了零库存管理理论。现在,零库存管理管理已从最初的一种减少库存水平的方法,发展成为内涵丰富,包括特定知识、技术、方法的管理哲学。如Dell计算机公司运用直销模式以实现产成品的零库存,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orManagementInventory)的方式,实现原材料的零库存管理。 零库存管理方式不仅在日本、美国广泛应用,其应用足迹也遍布欧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 虽然零库存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许多国家里已经被普遍推广,但它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风险,零库存能否真正实现取决于各方面的具体条件和情况,包括供应商、技术、产品、客户和企业自身决策层的支持,因此,建议企业做好以下工作: (1)转变员工观念,树立全员对减少库存的认识。企业在推行零库存管理前,应对全体员工广泛宣传教育,对于不同专业的员工进行针对性宣传。做到人人了解推行零库存管理的意义,形成推行零库存管理的良好氛围。 (2)合理选择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由于零库存要求供应商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因此对于原料库存、供应商的距离远近及运输方式的选择是关键因素。同时注重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分享信息,共同协作解决问题,保证对订货的及时供应。 (3)建立由销售定生产的观念。销售部门要致力于拓展销售市场,并保证销售渠道的稳定,而生产部门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以弹性的生产方式全力配合销售部门的工作,使企业能较均衡地进行生产,这对减少存货是有利的。 (4)严格奖惩制度。在零库存管理系统中,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各生产工序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增强。企业内部整条作业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使整条作业链出现紊乱甚至瘫痪。因而应严格奖惩制度,来保障生产经营活动顺序顺利进行。
本文地址:军事交通运输与军事物流http:/www.606212.com/a/15694.html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