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5-19 15:50:56 | 作者:admin
交通事故赔偿-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书 甲方: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方式,   乙方: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方式,   甲乙双方因xxx年xxx月xxx日在xxxxxx发生交通事故一事,就损害赔偿达成协议如下:   一、 甲方损失:车损305元、施救费200元、停车费40元、交通费60元。   乙方损失:医药费1173元、误工费75.39元(7天×10.77元)、护理费75.39元(7天×10.77元)、住院火食补助费42元(每天6元)、交通费60元。   二、 甲方一次性赔偿乙方1345元(已过付545元)整,其它责任双方互不追究。   三、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自一份,交警部门备案一份。本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后生效。   甲方: 签字 (身份证号)   乙方: 签字 (身份证号)   xxxx年xxx月 xxx日 目录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评定总则  4 伤残等级  5 附则  附录A 伤残等级划分依据  附录B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  附录C 有关伤残程度的区分 [发布单位] 公安部[发布日期] 2002-12-1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吸收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执行的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起草形成。本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伤残等级10级分类法。在全面规范人体伤残程度的同时,还建立了多等级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综合计算数学方法,引入了肩关节复合体的概念并建立了功能丧失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多处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计算及肩胛带伤残的评定问题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A35-1992。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公安部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维、赵新才、黄小七、王世其、宋鸿。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原则、方法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述评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 the injured in road traffic accident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遭受各种暴力致伤的人员  2.2 伤残 impairment  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废。  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  2.3 评定  assessment  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  2.4 评定人 assessor  办案机关依法指派或聘请符合评定人条件,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人员。  2.5 评定结论 assessment conclusion  评定人根据检验结果,按照伤残评定标准,运用专门知识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综合性判断。  2.6 评定书 assessment report  评定人将检验结果、分析意见和评定结论所形成的书面文书。  2.7 治疗终结 treatment finality  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临床效果稳定。   3 评定总则  3.1 评定原则  伤残评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评定。  3.2 评定时机  评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  对治疗终结意见不一致时,可由办案机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治疗终结。  3.3 评定人条件:  评定人应当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  3.4 评定人权利和义务  3.4.1 评定人权利  a)有权了解与评定有关的案情和其他材料;  b)有权向当事人询问与评定有关的问题;  c)有权依照医学原则对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和要求进行必要的特殊仪器检查等;  d)有权因专门知识的限制或鉴定材料的不足而拒绝评定。  3.4.2 评定人义务  a)全面、细致、科学、客观地对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进行检验和记录;  b)正确及时地作出评定结论;  c)回答事故办案机关所提出的与评定有关的问题;  d)保守案件秘密;  e)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回避原则的规定;  f)妥善保管提交评定的物品和材料。  3.5 评定书  3.5.1 评定人评定结束后,应制作评定书并签名。  3.5.2 评定书包括一般情况、案情介绍、病历摘抄、检验结果记录、分析意见和结论等内容。  3.6 伤残等级划分  本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伤残等级划分依据见附录A。   4 伤残等级   4.1 Ⅰ级伤残  4.1.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植物状态;  b)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c)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d)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4.1.2 头面部损伤致:  a)双侧眼球缺失;  b)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4.1.3 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4.1.4 颈部损伤致呼吸和吞咽功能严重障碍。  4.1.5 胸部损伤致:  a)肺叶切除或双侧胸膜广泛严重粘连或胸廓严重畸形,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b)心功不全,心功Ⅳ级;或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4.1.6 腹部损伤致:  a)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双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4.1.7 肢体损伤致:  a)三肢以上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  b)二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另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  c)二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第三肢完全丧失功能;  d)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第二肢完全丧失功能,第三肢丧失功能50%以上;  e)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另二肢完全丧失功能;  f)三肢完全丧失功能。  4.1.8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76%以上。   4.2 Ⅱ级伤残  4.2.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重度智力缺损(智商34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需随时有人帮助才能完成;  b)完全性失语;  c)双眼盲目5级;  d)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  e)偏瘫或截瘫(肌力2级以下)。  4.2.2 头面部损伤致:  a)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盲目4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3级以上;  b)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盲目4级以上;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盲目4级以上,另一眼盲目5级;  c)双眼盲目5级;  d)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或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另一侧耳廓严重畸形;  e)全面部瘢痕形成。  4.2.3 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障碍。  4.2.4 颈部损伤致呼吸和吞咽功能障碍。  4.2.5 胸部损伤致:  a)肺叶切除或胸膜广泛严重粘连或胸廓畸形,呼吸功能障碍;  b)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或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4.2.6 腹部损伤致一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功能重度障碍。  4.2.7 肢体损伤致:  a)二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  b)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另一肢完全丧失功能;  c)二肢以上完全丧失功能。  4.2.8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68%以上。   4.3 Ⅲ级伤残  4.3.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重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严重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控制,大发作平均每月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月四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周七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三次以上;  c)双侧严重面瘫,难以恢复;  d)严重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  e)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f)偏瘫或截瘫(肌力3级以下);  g)大便或小便失禁,难以恢复。  4.3.2 头面部损伤致:  a)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盲目3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低视力2级;  b)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盲目3级以上;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盲目3级以上,另一眼盲目4级以上;  c)双眼盲目4级以上;  d)双眼视野接近完全缺损(直径小于5°);  e)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24枚以上;  f)双耳极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  g)一耳极度听觉障碍,另一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另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50%以上;  h)双耳重度听觉障碍伴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或双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另一侧耳廓严重畸形;  i)面部瘢痕形成80%以上。  4.3.3 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4.3.4 颈部损伤致:  a)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完全丧失;  b)严重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4.3.5 胸部损伤致:  a)肺叶切除或胸膜广泛粘连或胸廓畸形,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b)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伴器质性心律失常;或心功能Ⅰ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4.3.6 腹部损伤致:  a)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b)一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功能中度障碍;或双侧肾功能重度障碍。  4.3.7 盆部损伤致:  a)女性双侧卵巢缺失或完全萎缩;  b)大便和小便失禁,难以恢复。  4.3.8 会阴部损伤致双侧睾丸缺失或完全萎缩。  4.3.9 肢体损伤致:  a)二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  b)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另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  c)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另一肢完全丧失功能;  d)一肢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丧失功能50%以上。  4.3.10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60%以上。   4.4 Ⅳ级伤残  4.4.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中度智力缺损(智商49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严重运动性失语或严重感觉性失语;  c)四肢瘫(二肢以上肌力4级以下);  d)偏瘫或截瘫(肌力4级以下);  e)阴茎勃起功能完全丧失。  4.4.2 头面部损伤致:  a)一侧眼球缺失,另一眼低视力2级;或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低视力1级;  b)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低视力2级以上;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低视力2级以上,另一眼低盲目3级以上;  c)双眼盲目3级以上;  d)双眼视野极度缺损(直径小于10°);  e)双耳极度听觉障碍;  f)一耳极度听觉障碍,另一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50%以上;  g)双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  h)双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伴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或双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另一侧耳廓严重畸形;  i)面部瘢痕形成60%以上。  4.4.3 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影响呼吸功能。  4.4.4 颈部损伤致:  a)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75%以上;  b)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4.4.5 胸部损伤致:  a)肺叶切除或胸膜粘连或胸廓畸形,影响呼吸功能;  b)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4.4.6 腹部损伤致一侧肾功能重度障碍,另一侧肾功能中度障碍。  4.4.7 会阴部损伤致阴茎体完全缺失或严重畸形。  4.4.8 外阴、阴道损伤致阴道闭锁。  4.4.9 肢体损伤致双手完全缺失或丧失功能.  4.4.10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52%以上。   4.5 Ⅴ级伤残  4.5.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中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受限,需要指导;  b)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完全控制,大发作平均每三月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月二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周四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月一次以上;  c)严重失用或失认症;  d)单侧严重面瘫,难以恢复;  e)偏瘫或截瘫(一肢以上肌力2级以下);  f)单瘫(肌力2级以下);  g)大便或小便失禁,难以恢复。  4.5.2 头面部损伤致:  a.一侧眼球缺失伴另一眼低视力1级;一侧眼球缺失伴一侧眼严重畸形且视力接近正常;  b.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低视力1级;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低视力1级以上,另一眼低视力2级以上;  c.双眼低视力2级以上;  d.双眼视野重度缺损(直径小于20°);  e. 舌肌完全麻痹或舌体缺失(或严重畸形)50%以上;  f.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20枚以上;  g.一耳极度听觉障碍,另一耳重度听觉障碍;  h.双耳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50%以上;  i.双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伴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  j.双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  k.外鼻部完全缺损(或严重畸形);  i.面部瘢痕形成40%以上。  4.5.3 脊柱胸段损伤致畸形愈合,影响呼吸功能。  4.5.4 颈部损伤致:  a.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50%以上;  b.影响呼吸功能。  4.5.5 胸部损伤致:  a.肺叶切除或胸膜粘连或胸廓畸形,轻度影响呼吸功能。  b.器质性心律失常。  4.5.6 腹部损伤致:  a.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严重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b.一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另一侧肾功能轻度障碍。  4.5.7 盆部损伤致:  a.双侧输尿管缺失或闭锁;  b.膀胱切除;  c.尿道闭锁;  d.大便或小便失禁,难以恢复。  4.5.8 会阴部损伤致阴茎体大部分缺失(或畸形)。  4.5.9 外阴、阴道损伤致阴道严重狭窄,功能严重障碍。  4.5.10 肢体损伤致:  a.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90%以上;  b.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  c.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另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  d.一肢完全丧失功能。  4.5.11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44%以上。   4.6 Ⅵ级伤残  4.6.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中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份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b.严重失读伴失写症;或中度运动性失语或中度感觉性失语;  c.偏瘫或截瘫(一肢肌力3级以下);  d.单瘫(肌力3级以下);  e.阴茎勃起功能严重障碍。  4.6.2 头面部损伤致:  a.一侧眼球缺失伴另一眼视力接近正常;或一侧眼球缺失伴另一侧眼严重畸形;  b.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伴双眼视力接近正常;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该眼视力接近正常,另一眼低视力1级以上;  c.双眼低视力1级;  d.双眼视野中度缺损(直径小于60°);  e.颞下颌关节强直,牙关紧闭;  f.一耳极度听觉障碍,另一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或双耳重度听觉障碍;  g.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另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50%以上;  h.面部瘢痕形成面积20%以上;  i.面部大量细小瘢痕(或色素明显改变)75%以上。  4.6.3 脊柱损伤致颈椎或腰椎严重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完全丧失。  4.6.4 颈部损伤致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25%以上。  4.6.5 腹部损伤致一侧肾功能重度障碍,另一侧肾功能轻度障碍;  4.6.6 盆部损伤致:  a.双侧输卵管缺失或闭锁;  b.子宫全切。  4.6.7 会阴部损伤致双侧输精管缺失或闭锁。  4.6.8 外阴、阴道损伤致阴道狭窄,功能障碍。  4.6.9 肢体损伤致:  a.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70%以上;  b.双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  c.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  4.6.10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36%以上。   4.7 Ⅶ级伤残  4.7.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轻度智力缺损(智商7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完全控制,大发作平均每六月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二月二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周二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二月一次以上;  c.中度失用或中度失认症;  d.严重构音障碍;  e.偏瘫或截瘫(一肢肌力4级);  f.单瘫(肌力4级);  g.半身或偏身型完全性感觉缺失。  4.7.2 头面部损伤致:  a.一侧眼球缺失;  b.双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  c.口腔或颞下颌关节损伤,重度张口受限;  d.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16枚以上;  e.一耳极度听觉障碍,另一耳中度听觉障碍;或一耳重度听觉障碍,另一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  f.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另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10%以上;  g.外鼻部大部份缺损(或畸形);  h.面部瘢痕形成,面积24平方厘米以上;  i.面部大量细小瘢痕(或色素明显改变)50%以上;  j.头皮无毛发75%以上。  4.7.3 脊柱损伤致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75%以上。  4.7.4 颈部损伤致颈前三角区瘢痕形成75%以上。  4.7.5 胸部损伤致:  a.女性双侧乳房缺失(或严重畸形);  b.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  4.7.6 腹部损伤致双侧肾功能中度障碍。  4.7.7 盆部损伤致:  a.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相差8cm以上;  b.女性骨盆严重畸形,产道破坏;  c.一侧输尿管缺失或闭锁,另一侧输尿管严重狭窄。  4.7.8 会阴部损伤致:  a.阴茎体部份缺失(或畸形);  b.阴茎包皮损伤,瘢痕形成,功能障碍。  4.7.9 肢体损伤致:  a.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50%以上;  b.双手感觉完全缺失;  c.双足足弓结构完全破坏;  d.一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  e.双下肢长度相差8cm以上;  f.一肢丧失功能75%以上。  4.7.10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28%以上。   4.8 Ⅷ级伤残  4.8.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轻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中度失读伴失写症;  c.半身或偏身型深感觉缺失;  d.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4.8.2 头面部损伤致:  a.一眼盲目4级以上;  b.一眼视野接近完全缺损(直径小于5°);  c.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12枚以上;  d.一耳极度听觉障碍;或一耳重度听觉障碍,另一耳中度听觉障碍;或双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  e.一侧耳廓缺失(或严重畸形);  f.鼻尖及一侧鼻翼缺损(或畸形);  g.面部瘢痕形成面积18平方厘米以上;  h.面部大量细小瘢痕(或色素明显改变)25%以上;  i.头皮无毛发50%以上;  j.颌面部骨或软组织缺损32立方厘米以上。  4.8.3 脊柱损伤致:  a.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50%以上;  b.胸椎或腰椎二椎体以上压缩性骨折。  4.8.4 颈部损伤致前三角区瘢痕形成50%以上。  4.8.5 胸部损伤致:  a.女性一侧乳房缺失(或严重畸形),另一侧乳房部分缺失(或畸形);  b.12肋以上骨折。  4.8.6 腹部损伤致:  a.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b.脾切除;  c.一侧肾切除或肾功能重度障碍。  4.8.7 盆部损伤致:  a.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相差6cm以上;  b.双侧输尿管严重狭窄,或一侧输尿管缺失(或闭锁),另一侧输尿管狭窄;  c.尿道严重狭窄。  4.8.8 会阴部损伤致:  a.阴茎龟头缺失(或畸形);  b.阴茎包皮损伤,瘢痕形成,严重影响功能。  4.8.9 外阴、阴道损伤致阴道狭窄,严重影响功能。  4.8.10 肢体损伤致:  a.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30%以上;  b.双手感觉缺失75%以上;  c.一足弓结构完全破坏,另一足弓结构破坏1/3以上;  d.双足十趾完全缺失或丧失功能;  e.双下肢长度相差6cm以上;  f.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  4.8.11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20%以上。   4.9 Ⅸ级伤残  4.9.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轻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外伤性癫痫,药物不能完全控制,大发作一年一次以上或局限性发作平均每六月三次以上或小发作平均每月四次以上或精神运动性发作平均每六月二次以上;  c.严重失读或严重失写症;  d.双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  e.半身或偏身型浅感觉缺失;  f.严重影响阴茎勃起功能。  4.9.2 头面部损伤致:  a.一眼盲目3级以上;  b.双侧眼睑下垂(或畸形);或一侧眼睑重度下垂(或严重畸形);  c.一眼视野极度缺损(直径小于10°);  d.上颌骨、下颌骨缺损中,牙齿脱落8枚以上;  e.口腔损伤,牙齿脱落16枚以上;  f.口腔或颞下颌关节损伤,中度张口受限;  g.舌尖缺失(或畸形);  h.一耳重度听觉障碍;或一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另一耳中度听觉障碍;  i.一侧耳廊缺失(或畸形)50%以上;  j.一侧鼻翼缺损(或畸形);  k.面部瘢痕形成面积12平方厘米以上,或面部线条状瘢痕20cm以上;  l.面部细小瘫痕(或色素明显改变)面积30平方厘米以上;  m.头皮无毛发25%以上;  n.颌面部骨及软组织缺损16立方厘米以上。  4.9.3 脊柱损伤致:  a.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25%以上;  b.胸椎或腰椎一椎体粉碎性骨折。  4.9.4 颈部损伤致:  a.严重声音嘶哑;  b.颈前三角区瘢痕形成25%以上。  4.9.5 胸部损伤致: 、  a.女性一侧乳房缺失(或严重畸形);  b.8肋以上骨折或4肋以上缺失;  c.肺叶切除;  d.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Ⅰ级。  4.9.6 腹部损伤致:  a.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  b.胆囊切除;  c.脾部份切除;  d.一侧肾部分切除或肾功能中度障碍。  4.9.7 盆部损伤致:  a.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相差4cm以上;  b.骨盆严重畸形愈合;  c.尿道狭窄;  d.膀胱部分切除;  e.一侧输尿管缺失或闭锁;  f.子宫部份切除;  g.直肠、肛门损伤,遗留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  4.9.8 会阴部损伤致:  a.阴茎龟头缺失(或畸形)50%以上;  b.阴囊损伤,瘢痕形成75%以上。  4.9.9 肢体损伤致:  a.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10%以上;  b.双手感觉缺失50%以上;  c.双上肢前臂旋转功能完全丧失;  d.双足十趾缺失(或丧失功能)50%以上;  e.一足足弓构破坏;  f.双上肢长度相差10cm以上;  g.双下肢长度相差4cm以上;  h.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粉碎性骨折;  i.一肢丧失功能25%以上。  4.9.10 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12%以上。   4.10 Ⅹ级伤残  4.10.1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  a.神经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b.外伤性癫痫,药物能够控制,但遗留脑电图中度以上改变;  c.轻度失语或构音障碍;  d.单侧轻度面瘫,难以恢复;  e.轻度不自主运动或共济失调;  f.斜视、复视、视错觉、眼球震颤等视觉障碍;  g.半身或偏身型浅感觉分离性缺失;  h.一肢体完全性感觉缺失  i.节段性完全性感觉缺失;  j.影响阴茎勃起功能。  4.10.2 头面部损伤致:  a.一眼低视力1级;  b.一侧眼睑下垂或畸形;  c.一眼视野中度缺损(直径小于60°);  d.泪小管损伤,遗留溢泪症状;  e.眼内异物存留;  f.外伤性白内障;  g.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或耳漏;  h.上颌骨、下颌骨缺损,牙齿脱落4枚以上;  i.口腔损伤,牙齿脱落8枚以上;  j.口腔或颞下颌关节损伤,轻度张口受限;  k.舌尖部分缺失(或畸形);  l.一耳中等重度听觉障碍;或双耳中度听觉障碍;  m.一侧耳廓缺失(或畸形)10%以上;  n.鼻尖缺失(或畸形);  o.面部瘢痕形成,面积6平方厘米以上;或面部线条状瘢痕10cm以上;  p.面部细小疲痕(或色素明显改变)面积15平方厘米以上;  q.头皮无毛发40平方厘米以上;  r.颅骨缺损4平方厘米以上,遗留神经系统轻度症状和体征;或颅骨缺损6平方厘米以上,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s.颌面部骨及软组织缺损8立方厘米以上。  4.10.3 脊柱损伤致:  a.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台,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  b.胸椎畸形愈合,轻度影响呼吸功能;  c.胸椎或腰椎一椎体三分之一以上压缩性骨折。  4.10.4 颈部损伤致:  a.瘢痕形成,颈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  b.轻度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c.颈前三角区瘢痕面积20平方厘米以上。  4.10.5 胸部损伤致:  a.女性一侧乳房部分缺失(或畸形);  b.4肋以上骨折;或2肋以上缺失;  c.肺破裂修补;  d.胸膜粘连或胸廓畸形。  4.10.6 腹部损伤致:  a.胃、肠、消化腺等破裂修补;  b.胆囊破裂修补;  c.肠系膜损伤修补;  d.脾破裂修补;  e.肾破裂修补或肾功能轻度障碍;  f.膈肌破裂修补。  4.10.7 盆部损伤致:  a.骨盆倾斜,双下肢长度相差2cm以上;  b.骨盆畸形愈合;  c.一侧卵巢缺失或完全萎缩;  d.一侧输卵管缺失或闭锁;  e.子宫破裂修补;  f.一侧输尿管严重狭窄;  g.膀胱破裂修补;  h.尿道轻度狭窄;  i.直肠、肛门损伤,瘢痕形成,排便功能障碍。  4.10.8 会阴部损伤致:  a.阴茎龟头缺失(或畸形)25%以上;  b.阴茎包皮损伤,瘢痕形成,影响功能;  c.一侧输精管缺失(或闭锁);  d.一侧睾丸缺失或完全萎缩;  e.阴囊损伤,瘢痕形成50%以上。  4.10.9 外阴、阴道损伤致阴道狭窄,影响功能。  4.10.10 肢体损伤致:  a.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5%以上;  b.双手感觉缺失25%以上;  c.双上肢前臂旋转功能丧失50以上;  d.一足足弓结构破坏1/3以上;  e.双足十趾缺失(或丧失功能)20%以上;  f.双上肢长度相差4cm以上;  g.双下肢长度相差2cm以上;  h.四肢长骨一骺板以上线性骨折;  i.一肢丧失功能10%以上。  4.10.11 皮肤损伤致瘫痕形成达体表面积4%以上。   5 附则   5.1 遇有本标准以外的伤残程度者,可根据伤残的实际情况,比照本标准中最相似等级的伤残内容和附录A的规定,确定其相当的伤残等级。同一部位和性质的伤残,不应采用本标准条文两条以上或者同一条文两次以上进行评定。  5.2 受伤人员符合2处以上伤残等级者,评定结论中应当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两处以上伤残等级的综合计算方法可参见附录B。  5.3 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时,应排除其原有伤、病等进行评定。  5.4 本标准备等级间有关伤残程度的区分见附录C。本标准中”以上”、”以下”等均包括本数。   附录A 伤残等级划分依据   (规范性附录)  A1 Ⅰ级伤残划分依据  Ⅰ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b.意识消失;  c.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d.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A2 Ⅱ级伤残划分依据  Ⅱ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b.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c.不能工作;  d.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A3 Ⅲ级伤残划分依据  Ⅲ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明显职业受限;  d.社会交往困难。  A4 Ⅳ级伤残划分依据  Ⅳ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 职业种类受限;  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A5 Ⅴ级伤残划分依据  Ⅴ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指导;  b.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社会交往贫乏。  A6 Ⅵ级伤残划分依据  Ⅵ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部分日常生活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降低;  c.不能胜任原工作;  d.社会交往狭窄。  A7 Ⅶ级伤残划分依据  Ⅶ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不能从事复杂工作;  d.社会交往能力降低。  A8 Ⅷ级伤残划分依据  Ⅷ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远距离活动受限;  c.能从事复杂工作,但效率明显降低;  d.社会交往受约束。  A9 Ⅸ级伤残划分依据  Ⅸ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A10 Ⅹ级伤残划分依据  Ⅹ级伤残划分依据为  a.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   附录B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   (资料性附录)  B.1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是按伤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方法加以计算。  B.2 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有下式:   n      n  C=C ×C (I  +∑I   )(∑I  ≤10%,i=1,2,3……n,多处伤残  1  1  h    a=i     a=i     i=1     i=1   式中: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  Ct――伤残赔偿总额,元;  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  Ih ――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Ia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B.3 伤残赔偿指数  伤残赔偿指数是指伤残者应当得到伤残赔偿的比例。B.2中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按本标准3.6条规定,以伤残者的伤残程度比例作为伤残者的伤残赔偿比例。   附录C 有关伤残程度的区分   (规范性附录)  C.1 面部的范围和瘢痕面积的计算   C.1.1 面部的范围  面部的范围指上至发际、下至下颌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缘之间的区域,包括额部、眼部、眶部、鼻部、口唇部、颏部、颧部、颊部和腮腺咬肌部。  C.1.2 面部瘢痕面积的计算  本标准采用全面部和5等分面部以及实测瘢痕面积的方法,分别计算瘢痕面积。面部多处瘢痕,其面积可以累加计算。  C.2 心脏功能的区分  根据体力活动受限的程度,将心脏功能分为:  a.Ⅰ级:无症状,体力活动不受限;  b.Ⅱ级;较重体力活动则有症状,体力活动稍受限;  c.Ⅲ级:轻微体力活动即有明显症状,休息后稍减轻,体力活动大受限;  d.Ⅳ级:即使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亦有明显症状,体力活动完全受限。  C.3 呼吸功能障碍程度的区分  C.3.l 呼吸功能障碍  因事故损伤所致的呼吸功能的改变。  C.3.2 呼吸功能障碍程度的区分  本标准根据体力活动受限的程度,将呼吸功能障碍分为:  a.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安静卧时亦有呼吸困难出现,体力活动完全受限。  b.呼吸功能障碍:室内走动出现呼吸困难,体力活动极度受限;  c.呼吸功能严重受影响,一般速度步行有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大部分受限;  d.呼吸功能受影响,包括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蹬楼梯出现呼吸困难[4.4.3,4.4.4b],4.4.5a),4.5.3,4.5.4b)属此情况];  第二种情况:快步行走出现呼吸困难[4.5.5a],4.10.3b),4.10.4b)属此情况)。  C.4 手缺失和丧失功能的计算  C.4.1 手缺失和丧失功能  指因事故损伤所致的手掌和手指的缺失或丧失功能。  C.4.2 手缺失和丧失功能的计算  一手拇指占一手功能的36%,其中末节和近节指节各占18%;食指、中指各占一手功能的18%,其中末节指节占8%,中节指节占7%,近节指节占3%;无名指和小指各占一手功能的9%,其中末节指节占4%,中节指节占3%,近节指节占2%。一手掌占一手功能的10%,其中第一掌骨占4%,第二、第三掌骨各占2%,第四、第五掌骨各占1%。本标准中,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的程度是按前面方面累加计算的结果。  C.5 手感觉丧失功能的计算  C.5.1 手感觉丧失功能  指因事故损伤所致手的掌侧感觉功能的丧失。  C.5.2 手感觉丧失功能的计算  手感觉丧失功能的计算是相应手功能丧失程度的50%计算。  C.6 肩关节、肩关节复合体丧失功能的计算  C.6.1 肩关节及肩关节复合体  肩关节指由肩胛骨的孟臼与肱骨头之间形成的关节,它与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胸关节共同组成肩关节复合体。肩关节功能受肩关节复合体其他关节功能的制约;肩关节复合体其他关节功能通过肩关节功能予以体现。  C.6.2 肩关节及肩关节复合体丧失功能  因事故损伤所致肩关节及肩关节复合体其他关节的功能丧失。  C.6.3 肩关节及肩关节复合体丧失功能的计算  肩关节复合体丧失功能的计算是通过测量肩关节丧失功能的程度,加以计算。  C.7 足弓结构破坏程度的区分  C.7.1 足弓结构破坏  因事故损伤所致的足弓缺失或丧失功能。  C.7.2 足弓结构破坏程度的区分  a.足弓结构完全破坏:足的内、外侧纵弓和横弓结构完全破坏,包括缺失和丧失功能。  b.足弓1/3结构破坏或2/3结构破坏,指足三弓的任一或二弓的结构破坏。  C.8 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  C.8 .1 肢体丧失功能  因事故损伤所致肢体三大关节(上肢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或下肢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功能的丧失。  C.8.2 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  肢体丧失功能的计算是用肢体三大关节丧失功能程度的比例分别乘以肢体三大关节相应的权重指数(腕关节0.18,肘关节0.12,肩关节0.7,踝关节0.12,膝关节0.28,髋关节0.6),再用它们的积相加,分别算出各肢体丧失功能的比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正确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和惩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以下简称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第三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均应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处理。   火车与车辆、行人在铁路道口发生的交通事故,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条 公安部是国务院处理交通事故的主管机关。   县以上地方各级公安机关是同级人民政府处理本行政区域内交通事故的主管机关。   第五条 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的职责是:处理交通事故现场、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处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   第六条 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具体标准由公安部制定。第二章 现场处理  第七条 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过往车辆驾驶人员和行人应当予以协助。行人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中心)和122(交通事故处理中心),并且清楚地说明事发地点。   第八条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第九条 当事人应当如实向公安机关陈述交通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交通事故真实情况。其他知情者有义务向公安机关提供有关情况。   第十条 在追缉交通事故逃逸者或者抢救伤者等紧急情况下,交通警察有权使用单位或者个人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用后立即归还;对造成损坏的,应当修复或者折价赔偿。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车辆、物品、尸体、当事人的生理和精神状态及有关的道路状态等,应当根据需要,及时指派专业人员或者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检验或者鉴定。检验或者鉴定应当作出书面结论。   第十二条 公安机关根据检验或者鉴定的需要,可以暂时扣留交通事故车辆或者嫌疑车辆、车辆牌证和当事人的有关证件,检验或者鉴定后应当立即归还。检验或者鉴定的时间应该是多长时间?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扣留交通事故车辆、车辆牌证和当事人的有关证件,也不准扣留交通事故车辆的驾驶员和货物。   第十三条 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的,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及其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应当预付医疗费,也可以由公安机关指定的一方预付,结案后按照交通事故责任承担。交通事故责任者拒绝预付或者暂时无法预付的,公安机关可以暂时扣留交通事故车辆。   第十四条 在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法定保险的行政区域发生机动车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由当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预付伤者抢救期间的医疗费、死者的丧葬费。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权向抓获的逃逸者及其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追偿其预付的所有款项。   第十五条 医疗单位应当及时抢救治疗交通事故的伤者,并如实向公安机关提供医疗单据和诊断证明。   殡葬服务单位和有停尸条件的医疗单位,对公安机关决定存放的交通事故的尸体,应当接受代存。   公安机关应当协助上述单位收回抢救治疗费用和尸体存放费用。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尸体进行检验或者鉴定后,应当通知死者家属在十日内办理丧葬事宜。逾期不办理的,经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尸体由公安机关处理,逾期存放尸体的费用由死者家属承担。第三章 责任认定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   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第十八条 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第十九条 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第二十条 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第四章 罚 则  第二十三条 造成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需要对机动车驾驶员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第二十四条 造成交通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其违章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规定处罚,符合下列第一、二项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一百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符合下列第三、四项的,处十日以下拘留或者五十元以上一百五十元以下罚款;符合下列第五、六项的,处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一)造成特大事故,负次要责任以上的;   (二)造成重大事故,负同等责任以上的;   (三)造成重大事故,负次要责任的;   (四)造成一般事故,负主要责任以上的;   (五)造成一般事故,负同等责任以下的;   (六)造成轻微事故,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   对前款第一、二项的机动车驾驶员,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前款第三项至第六项的机动车驾驶员,并处吊扣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   第二十五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机动车驾驶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一)逃逸;   (二)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   (三)隐瞒交通事故真相;   (四)嫁祸于人;   (五)其他恶劣行为。   第二十六条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从裁决之日起生效。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二年内不准重新申请领取机动车驾驶证。   第二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责任者给予处罚时,应当制作裁决书,分别送交当事人、被处罚人的工作单位和被处罚的机动车驾驶员现籍车辆管理部门。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复议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做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九条 对军人、武装警察给予吊扣、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交由军队、武装警察部队执行。军队、武装警察部队应当及时将执行情况告知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第五章 调 解  第三十条 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后,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   第三十一条 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负责垫付。但是,机动车驾驶员在执行职务中发生交通事故,负有交通事故责任的,由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承担赔偿责任;驾驶员所在单位或者机动车的所有人在赔偿损失后,可以向驾驶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费用。   第三十二条 损害赔偿的调解期限为三十日,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延长十五日。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第三十三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当事人和有关人员、调解人签名,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后即行生效。公安机关应当将调解书分别送交当事人和有关人员。   调解期满后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由调解人签名,加盖公安机关印章,分别送交当事人和有关人员。   第三十四条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任何一方不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调解,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六章 损害赔偿  第三十五条 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第三十六条 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   前款规定的赔偿项目应当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并一次性结算费用。   第三十七条 损害赔偿的标准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院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创伤治疗所必须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结案后确需继续治疗的,按照治疗必需的费用给付。   (二)误工费: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营同行业的平均收入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护理费:伤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无收入的,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   (五)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赔偿二十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凭医院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的丧葬费标准支付。   (八)死亡补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平均生活费计算,补偿十年。对不满十六周岁的,年龄每小一岁减少一年;对七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均不少于五年。   (九)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为限,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居民生活困难补助标准计算。对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抚养到十六周岁。对无劳动能力的人扶养二十年,但五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十年;七十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对其他的被扶养人扶养五年。   (十)交通费:按照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住宿费: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第三十八条 参加处理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计算,按照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分担,但计算费用的人数不得超过三人。   第三十九条 交通事故的伤者和残者需要住院、转院、护理的,应当有医院证明,并经公安机关同意。擅自住院、转院、使用护理人员、自购药品或者超过医院通知的出院日期拒不出院的,其费用由伤者和残者承担。   第四十条 因交通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等,应当修复,不能修复的,折价赔偿。牲畜因伤失去使用价值或者死亡的,折价赔偿。   第四十一条 构成交通肇事罪,使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由公安机关根据肇事者的交通事故责任提出赔偿意见,随同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公民因他人犯交通肇事罪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第七章 其他规定  第四十二条 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伤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十五日内,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医院证明和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在接到伤残评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评定伤残等级。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评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重新评定的决定。   第四十三条 职工因交通事故死亡或者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处理后,职工所在单位还应当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给予抚恤、劳动保险待遇。   第四十四条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对方人员死亡或者重伤,机动车一方无过错的,应当分担对方10%的经济损失。但按照10%计算,赔偿额超过交通事故发生地十个月平均生活费的,按十个月的平均生活费支付。   前款非机动车、行人一方故意造成自身伤害或者进入高速公路造成损害的除外。   第四十五条 道路交通中发生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经公安机关调查不能确认是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其损害赔偿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六条 公安机关可以向重大和特大事故的交通事故责任者收取交通事故处理费。   交通事故处理费应当上缴财政部门。收费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第四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检举和协助查缉交通事故逃逸者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为:   (一)“道路”、“车辆”、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三条所称的道路、车辆。   (二)“有固定收入的”,包括非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和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两部分。非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按期得到收入的,其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奖金以交通事故发生时上一年度本单位人均奖金计算,超出奖金税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为限。农业人口中有固定收入的,是指直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在业人员,其收入按照交通事故发生地劳动力人均年纯收入计算。   (三)“无固定收入的”,是指有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证明或者有关凭证,在交通事故发生前从事某种劳动,其收入能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包括城乡个体工商户、家庭劳动服务人员等。   (四)“无收入的”,是指本人生活来源主要或者全部依靠他人供给,或者偶然有少量收入,但不足以维持本人正常生活的。   (五)“交通事故发生地”,是指交通事故发生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六)“平均生活费”,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该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额或者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公安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二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在本办法施行以前发生的交通事故,仍按照当地原有规定处理。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经2006年3月1日国务院第12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   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投保、赔偿和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称保监会)依法对保险公司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以下统称机动车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机动车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对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机动车管理部门不得予以登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得予以检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在调查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依法检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保险标志。 更详细的请进入:   有驾就有险,开车上路就要有承担交通事故的心理准备。一旦出现事故怎么办?别慌!在情绪上要保持冷静,避免争执;在行动上应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处理。以下举出了几大处理要点,希望能帮助事故中的您把伤害和损失降低。   在汽车运行安全的情况下马上停车,关掉引擎(以免汽车起火)并打开紧急灯让其闪亮;立即记下对方车的牌号(车上应随时备有笔和纸,甚至照相机),以防对方在出交通事故后开车跑掉。   保护好现场;向其他车辆发出警告,亮起危险警告灯;在路上摆放三角形警告牌;如有需要,再用其他方式示警。   迅速估计现场情况,事故涉及多少人?受伤人员数量及状况?涉及多少辆车?漏出的燃油是否会着火?现场是否有人受过急救训练?   切勿移动受伤者,除非伤者面临危险(如着火、有毒物体渗漏),因为您的移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伤者仍在呼吸,且流血不多,则旁人不可做任何事情,除非确实懂得怎样护理伤者;不可给伤者喂任何食物或饮料。   关掉所有肇事车辆的发动机;禁止吸烟;当心其他易燃物品;尽可能防止燃油泄露;当心危险物品,慎防危险性液体、尘埃及气体积聚。   需要求救时,派人去求救或使用身边的移动电话,在高速公路上可使用路边的求救电话。求救时详细说明发生意外的地点及人员伤亡情况。   如事故发生时有目击者,要立即记下目击证人的姓名、地址及电话(如证人在另一辆车中,要立即记下车牌号码);记下交通方向、交通灯的信号、行车线、交通标志及碰撞位置;最好能用纸画出交通事故发生的草图;如备有照相机,最好将事故现场及车碰撞的部位拍下来。   包括车款、出厂年份、车牌号码及有效日期;车辆注册地;司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电话号码;驾驶执照号码;车主姓名及住址(有时车主与驾车人不是同一人);保险公司及保单号码。还要记下事故发生的时间、日期及地点;时速限制及对方车的时速估计;发生事故的车辆数量;对方车辆的乘客数量(分成人、小孩)。   轻微交通事故可进行快速处理或自行前往交通事故报案中心报案。如遇有伤亡或较大损失,应立即报警,详细说明事故发生地点及伤亡人数。在警察查完现场后一定要求警察给你事故报告,及该警员的姓名、编号、所属分局及电话号码。股   人员转移   发生交通事故后,车上人员应当立即下车,不要在路上逗留,迅速转移至路外或者安全地带,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通事故调解赔偿  出了道路交通事故36种行为要负全责   (一)违反交通信号指示的;   (二)遇放行信号未让先被放行车的;   (三)遇放行信号转弯车未让直行车和被放行的行人的;   (四)遇停止信号右转弯和T形路口直行车未让被放行的车辆、行人的;   (五)支路车未让干路车的;   (六)支干路不分的,同类车未让右边无来车的车的;   (七)支干路不分的,非机动车未让机动车,非公共汽车、电车未让公共汽车、电车的;   (八)相对方向同类车相遇,左转弯车未让直行或右转弯车的;   (九)进入环形路口车未让环形路口内车的;   (十)车辆行经人行横道未按规定让行人的;   (十一)机动车驶入非机动车道未让非机动车的;   (十二)机动车驶入人行道未让行人的;   (十三)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未让机动车的;   (十四)非机动车驶入人行道未让行人的;   (十五)非机动车在人行横道内行驶横过车行道,未让机动车、行人的;   (十六)行人进入非机动车道,未让非机动车的;   (十七)行人进入机动车道,未让机动车的;   (十八)行人横过车行道未走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   (十九)机动车变更车道未让本车道车的;   (二十)机动车违章进入公交专用车道的;   (二十一)公交专用车违章进入其他机动车道的;   (二十二)辅路车未让主路车的;   (二十三)其他违反借道行驶规定的;   (二十四)违反禁行类的禁令标志或禁止标线的;   (二十五)违反导向类的指示标志或指示标线的;   (二十六)逆向行驶的;   (二十七)违章掉头的;   (二十八)违章会车的;   (二十九)违章超车的;   (三十)在机动车道或高速公路上违章停车的;   (三十一)机动车驶入交通管制车道的;   (三十二)违章进入高速路、快速路的;   (三十三)倒车、溜车发生事故的;   (三十四)开关车门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   (三十五)未保持安全距离,追撞前车尾部的;   (三十六)自身发生交通事故的。   基本案情    张女士将自己的小轿车开到某洗车公司进行清洗,她将车交给洗车公司后就离开了。不料该公司员工在驾车挪动车辆的时候,不慎将路人高某撞伤,导致高某的腿骨骨折,其花了十几万元。   高某要求车主张女士、洗车公司以及保险公司共同承担其损失。   张女士认为自己与洗车公司形成承揽合同关系,不具有主观过错,也没有事实侵权行为,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公司同意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高某的损失。   西城法院经审理,判决保险公司给付高某医疗费、残疾赔偿金共计3万余元,洗车公司的经营者李某给付高某医疗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12万余元。   法官析案   此案的承办法官认为,张女士与洗车公司之间形成了承揽关系,她对于具有汽车维护资格的洗车公司的选择没有瑕疵,并且对于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的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所以高某要求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没有法律依据。   法律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由事故双方按责任比例依法赔偿,法院据此作出上述判决。  一、现场勘查   1.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即行撤离现场,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必须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2.值班民警接到指令后,必须严格在承诺制度的时间内快速赶赴现场,并快速处置现场。   3.进行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摄影、制图、丈量、勘验等系列工作。现场勘查必须做到依法、及时、全面、准确。   4.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   5.为检验需要,必要时可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的相关证件。   6.与当事人预约事故处理时间。   7.事后展开调查必须依法进行,包括询(讯)问、痕迹提取检验、技术检测、损害评估和其他必要的鉴定。   二、责任认定   1.在调查阶段,必要时可召集当事人进行举证。   2.在查明事故的基本事实和收集充足的证据后,严格接照规定时间依法作出责任认定。   3.公布责任时,必须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讲清事故的基本事实和认定责任的理由与依据。   4.告知当事人若对认定书不服,3日内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或应当在民事赔偿诉讼当中一并解决。   三、处罚   1.责任认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应把对责任当事人作出的处罚意见呈送领导审批。   2.根据领导作出的处罚决定填写处罚裁决书。   3.向责任人宣布处罚裁决。   4.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和法律时效。   5.办理处罚的相关手续。   6.执行处罚。   四、赔偿调解   1.收集与损害赔偿相关的证明、票据、各种资料。   2.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询问各方当事人或代理人是否愿意进行赔偿调解。愿意调解的,调解次数最多为两次;不愿意调解的,告知当事人可在法定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调解成功后,制作《调解书》,并分别送交当事人。   4.调解未成功的,应当填写《调解终结书》,送交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可在法定时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检验、鉴定、评估机构、人员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派、委托或者当事人委托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检验、鉴定、评估。检验、鉴定、评估结果确定后,应当出具书面结论,由检验、鉴定、评估人签名并加盖机构印章。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检验、鉴定结果后二日内将检验、鉴定结论复印件交当事人。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检验、鉴定结论复印件后三日内提出重新检验、鉴定的申请。经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应当另行指派或者委托专业技术人员、有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重新检验、鉴定。   3、 当事人对自行委托的检验、鉴定、评估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检验、鉴定、评估结论后三日内另行委托检验、鉴定、评估,并告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备案。   4、 申请重新检验、鉴定、评估以一次为限。重新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与检验、鉴定、评估的时限相同。   5、评定书。 评定人评定结束后,应制作评定书并签名。评定书包括一般情况、案情介绍、病历摘抄、检验结果记录、分析意见和结论等内容。   6、 不同的鉴定机构对同一鉴定对象出具多份鉴定结论,若各鉴定机构均具有法定鉴定资格时,应依据鉴定机构级别的高低,一般应采信高一级别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排除那些级别较低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  按照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三种情况允许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仅造成车物损失或者人体轻微伤,可由一名交警按照简易程序处理;仅造成车辆损失且车辆尚能行驶;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   无证驾驶、酒后驾车、单方事故-三类事故当事人不能“私了”,必须由交管部门处理。   交通事故“私了”注意事项之七:应当如何进行保险理赔   交通事故“私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事故损失赔偿。虽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已于2006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险、保险过期、未参加保险的情形等并存的局面。针对不同情形,事故损失赔偿也不同。   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在人员未伤亡的情形下,非机动车方的损失不可能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此时不论非机动车方有无责任,非机动车方的损失均由机动车方全部赔偿。因此如果机动车方考虑到非机动车方的损失不大,到保险公司索赔太麻烦,可以与非机动车方协商赔偿数额。双方一致同意后,交付赔偿费,在交通事故记录文书上予以注明即可。如果达不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2)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可以分别按照下列方式解决:   ①如果双方均考虑到损失不大,到保险公司索赔太麻烦,愿意放弃保险公司的赔偿,可以协商赔偿数额。双方一致同意后,交付赔偿费,在交通事故记录文书上予以注明即可。如果达不成一致意见,可以通过保险公司或者人民法院处理。   ②如果双方均参加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又不愿意放弃保险公司的赔偿,应当立即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报告出险,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   ③如果双方均参加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但是损失超出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就超出部分继续按照下列方式解决:   · 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的,向投保的保险公司索赔。   · 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的,就超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部分协商解决。   ④对保险公司的理赔有异议,或者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通过诉讼渠道解决。   ⑤肇事车辆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肇事车辆按照相当于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先行赔偿。   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参照下列比例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 当事人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 当事人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 当事人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 当事人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交强险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00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可依下列比例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①当事人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②当事人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③当事人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④当事人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先行赔偿。   被保险人无责任时,无责任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000元;无责任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元;无责任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100元。   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可依下列比例确定当事人的赔偿责任:   ①机动车方负全部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部分100%的赔偿责任;   ②机动车方负主要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部分70%的赔偿责任;   ③机动车方负同等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部分50%的赔偿责任;   ④机动车方负次要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部分30%的赔偿责任;   ⑤机动车无责任的,应当承担非机动车、行人方损失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部分10%的赔偿责任。如果10%的赔偿款额超出了机动车交通事故保险责任限额6万元的,超出部分可以不予赔偿。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   (一)主体要件方面: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均可构成该罪的主体。   (二) 在主观要件上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罪名,在主观上只能是过失,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那么就不是该种犯罪,而是相应地构成其他故意犯罪了,在处罚方面也比该罪要严重得多。   (三) 在客体要件上,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   (四) 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由此可见,本罪的客观方面是由以下4个相互不可分割的因素组成的:   1、必须在交通运输中实施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   2、必须发生重大事故,存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3、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违反规章制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事故的检验鉴定共有12种。   尸体检验分为尸表检验和解剖检验。尸表检验是对交通事故致死尸体表面伤痕的例行检验,通过检验确认案件性质,证明死者体表伤痕是交通事故所致后果,查明死亡原因,分析死者伤痕成伤机制为还原交通事故服务。解剖检验主要用于一是肇逃案,通过解剖尸体确定侦破方向,为破案提供证据;二是多车碰撞、碾轧尸体,寻找最先撞击车辆,确认直接致死原因;三是死因不明尸体查清死亡原因。   检验交通事故伤害对象致伤原因和伤势状况,并按标准规定作出损伤程度鉴定。肇事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须对被害人作轻重伤鉴定:酒后和吸毒后驾车;无证驾车;驾驶明知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驾驶明知无牌证或报废的机动车;严重超载;逃离事故现场。   通过人体损伤检验确定损伤部位与交通事故伤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主要为分析事故原因,排除非交通事故因素,调解损害赔偿提供依据,对交通事故伤害对象伤情有疑问或当事人对伤害后果有争议可进行成伤机制鉴定。   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治疗终结后,当事人认为因交通事故致残需按残疾索赔的,作为举证需要可委托法医作残疾等级评定,当事双方选择由交管部门调解,伤者治疗终结后可作伤残评定。   车辆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须检验体内血液酒精含量: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交通事故致人重伤;交通事故致伤3人以上;交通事故有恶劣影响;车辆驾驶人有酒后驾车嫌疑;一方当事人怀疑或指控另一方当事人饮酒;车辆驾驶人擅自离开现场,24小时内返回或被抓获;交警发现车辆驾驶人有饮酒驾车嫌疑或醉酒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嫌疑;车辆驾驶人对酒精呼吸测试结果有异议,或测试结果超过醉酒临界值。   交通事故车辆检验对象为:交通死亡事故;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或伤3人以上;交通事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机动车无牌证或未按规定参加年度检验;交通事故车辆类型不明确;根据案情需对事故车辆检验、鉴定。   通过车辆特定部位拆解检查寻找车辆故障,查明故障原因,用以区别人为责任和机械故障。   凡肇事车辆类型不明确应作车辆定型鉴定,以明确道路行驶权利。   通过提取交通事故相关的接触痕迹比对、化验等检验手段,确定车、物、人是否有碰撞、刮蹭、碾轧等关系;不能确定肇事车辆,可通过整体分离痕迹鉴定确认脱落物质与车辆、物体、人体之间的关联关系;事故车辆轮胎有爆裂,可通过轮胎痕迹鉴定确认轮胎爆胎原因;夜间发生事故且车灯损坏,可做灯光开启冷热光源鉴定,来确定车辆发生事故瞬间的开启和关闭。   主要解决车辆驾驶人不确定交通事故案,不能确定车辆驾驶人可做指纹鉴定。   通过对现场勘验的微量物质成分检验,确定该物质与交通事故关系,常见微量物质有油漆、纤维、塑料、橡胶、油脂等。   法医对交通事故现场提取的人体毛发、血液、皮肉组织等样品,通过检验作出结论可为办案确认驾驶人或确定死者身份及认定人体与车辆或物体接触提供证据。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致人伤残的损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残疾者残疾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以及受害人及其亲属的精神抚慰金。致人死亡的损害赔偿除以上几种外,还包括丧葬费和死亡补偿费,以及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及误工损失费。   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本文地址:交通事故赔偿-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书http:/www.606212.com/a/15120.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零担货物计费重量有哪些规定

    下一篇作文:存储合理化的实施要点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交通事故赔偿-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书》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交通事故赔偿-交通事故赔偿协议书-交通事故调解协议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