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9 14:46:33 | 作者:admin
沃尔玛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沃尔玛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一整套先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沃尔玛的成功与其说是优秀的商业模式或者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不如说是沃尔玛对自身的“商业零售企业”身份的超越。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沃尔玛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从而终结了通用公司独霸宝座多年的格局,同时,沃尔玛从一家普通零售企业发展成为今天连锁店遍布全球的成功模式,也引发了经济学者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并谓之为“沃尔玛现象”。 通过对沃尔玛的研究可以发现,沃尔玛给人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一整套先进、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沃尔玛在全球各地的配送中心、连锁店、仓储库房和货物运输车辆,以及合作伙伴(如供应商等),都被这一系统集中、有效地管理和优化,形成了一个灵活、高效的产品生产、配送和销售网络。为此,沃尔玛甚至不惜重金,专门购置了几颗卫星来保证这一网络的信息传递。 沃尔玛给人们留下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它的CEO李·斯科特先生,并非出身于传统的商业企业管理层或者生产、销售部门,而是从运输部门干起,再到物流副总裁,直至2000年被任命为沃尔玛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对于李·斯科特的任命,在过去人们几乎是无法想像的。通常人们会认为,物流管理人才能够干到企业的物流副总裁已经到头了,而总裁和CEO,即使不是产生于最重要的生产部门,也应该是身份显赫的销售或财务部门。 供应链变得日益重要,尽管沃尔玛的经验有其特殊性,比如:它是一家连锁商业零售企业,生产部门本来就不是它的强项,但是,透过表面的现象可以发现,沃尔玛的成功与其说是优秀的商业模式或者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不如说是沃尔玛对自身的“商业零售企业”身份的超越。 这种超越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沃尔玛不仅仅是一家等待上游厂商供货、组织配送的纯粹的商业企业,而且也直接参与到上游厂商的生产计划中去,与上游厂商共同商讨和制定产品计划、供货周期,甚至帮助上游厂商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这就意味着沃尔玛总是能够最早得到市场上最希望看到的商品,当别的零售商正在等待供货商的产品目录或者商谈合同时,沃尔玛的货架上已经开始热销这款产品了。 其次是沃尔玛高水准的客户服务,沃尔玛能够做到及时地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给厂商,并帮助厂商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完善。过去,商业零售企业只是作为中间人,将商品从生产厂商传递到消费者手里,反过来再将消费者的意见通过电话或书面形式反馈到厂商那里。看起来沃尔玛并没有独到之处,但是结果却差异很大。原因在于,沃尔玛能够参与到上游厂商的生产计划和控制中去,因此能够将消费者的意见迅速反映到生产中,而不是简单地充当二传手或者电话话筒。 有经济学者指出,沃尔玛的思路并不复杂,但多数商业企业更多的是“充当厂商和消费者的桥梁”,缺乏参与和控制生产的能力。也就是说,沃尔玛的模式已经跨越了企业内部管理(ERP)和与外界“沟通”的范畴,而是形成了以自身为链主,链接生产厂商与顾客的全球供应链。而这一供应链正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保障的,这就是它的一整套先进的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离开了统一、集中、实时监控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沃尔玛的直接“控制生产”和高水准的“客户服务”将无从谈起。 供应链外包好处多,不仅仅是商业企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的企业正在从供应链管理中收获巨大的效益,例如DELL、可口可乐、海尔等。通过IT技术构建起的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正在突破ERP仅仅管理企业内部的局限性,形成以自己为主、以供应商为后盾的生产采购一条龙,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良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企业如何尽早成为全球供应链体系的一员,如何快速构建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呢? 沃尔玛的成功经验可能对我国相当多的企业有点“望洋兴叹”的感觉,且不说沃尔玛拥有自己的卫星和遍布全球的大型服务器,仅仅是沃尔玛的每一台货物运输车辆上都拥有卫星移动计算机系统这一点,我国企业就难以效仿。同样,维持这一庞大网络的IT投入和升级管理费用也并不是多数企业可以承担的。 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只能面对沃尔玛的优势而放弃努力呢?当然不是。一方面,我国已经有不少企业正在加紧信息化建设,其中有部分企业也在实施和应用供应链管理系统,但收效却很难与沃尔玛相比。原因在于某些供应链管理软件更多的是由IT技术人员和程序员来开发,而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的管理思想和理念却很难模仿。因此,笔者建议我国企业尽可能地采用世界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在管理思想和信息化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承认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在构建全国范围内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时,可能会遇到经验、人员、资金上的困难,更多的情况是面临着国内企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外包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即企业主要关注自身的业务发展,而将自己不擅长的IT专业技术、管理软件、服务器网络、维护升级等工作交给专业化的“平台”服务供应商去做。 目前,这样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供应商已经悄然在我国出现,并且已经得到了国内多家大型企业的高度评价,如由国内市场份额最高的流通ERP供应商长益科技与国际风险基金共同组建的北京商用联合数据有限公司于2001年中推出了专门服务于流通业的第三方供应链管理平台-商友世界(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用户就已经达到了数万家,而且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据了解,一些企业在最初组建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时,就面临着供应商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难以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的困难。采用基于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商友世界”供应链管理平台,企业除了投入少、无须购置管理软件和硬件设备以外,更是一步跨入了世界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平台,取得了与世界跨国企业集团的对话资格。同时,企业和它们的所有供应商都能够更好地使用到同样的公共平台服务,对供应商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等专业服务都完全交由专业化的“第三方”去做,又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可谓一举多得。 在“沃尔玛现象”而引发的全球供应链管理系统建设潮流中,为我国企业提供从国外先进的管理软件到巨型服务器集群的“平台”式服务的出现,也使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我国正在迎来一个供应链管理的盛餐时代。
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是一个诱人的蛋糕,每个人都想从中分得一块,但同时也都明白得之绝非易事。《远东经济评论》在这组特别报导中以实际事例探讨了海外企业藉以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五种战略,或可为那些有心分食中国市场蛋糕者提供一些借鉴。 当肯德基(KFC)在克拉玛依的新店去年9月开张之际,这个石油钻探城市几乎沸腾起来,附近城镇的很多食客纷纷前来,也为这家美国快餐连锁企业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但是,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克拉玛依位于中国偏远的西北部地区,距离当地首府还要经过4个多小时艰难的卡车旅行。肯德基怎样把鸡运过去呢? 肯德基克拉玛依分店是全球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在中国服务的最远的市场。百胜餐饮集团目前在中国250个城市拥有1,100家肯德基、140家必胜客( Pizza Hut)、1家Taco Bell和8家必胜宅急送餐厅。2003年,它在中国的营业额达到人民币93亿元(1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 为了满足如此一个庞大网络的供应,该公司需要一个类似规模的物流网络,能够迅速实现包括易腐烂食品在内的各种产品的长途运输。目前,百胜餐饮集团正在挺进中国内陆地区,那里的运输线常常要比更发达的沿海地区艰苦得多,这就为公司的物流经理们带来了一整套新的挑战。 该公司的解决方案是:和在其他许多国家将物流外包给第三方食品服务公司的做法不同,它在中国建立和管理著自己的物流网络。这样一来,它创造出了业内公认的较成功的物流运营模式:一家同行企业的管理人才将其称之为“灵活而实用”的物流模式,认为百胜餐饮集团能够更贴近顾客,并且迅速地针对市场需求作出反应。 中国百胜物流(Yum! Logistics China)总经理托德·纳尔逊(Todd Nelson)表示,“鉴于公司业务的庞大规模,中国没有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或食品服务公司能够为我们提供这项服务。” 他的下属企业管理著负责供应公司1,249家餐厅的18个分销中心,所分销的产品从烹饪用具到食用油、鸡翅,再到新鲜蔬菜、纸杯和吸管,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位于北京的分销中心是百胜餐饮集团在亚洲最大的分销中心,今年5月投入运营。它服务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宁夏和内蒙古的243家餐厅。每天,该中心会接到各餐厅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订单,然后按要求准备产品,安排卡车以固定的路线将产品运送到各餐厅中去。 该中心的运输部经理孙荣(Reese Sun)说,“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了确保餐厅的正常运营。” 该中心拥有装配三个不同温度储存室的11辆卡车,使得每辆卡车都能同时运输冷冻、冷藏和干鲜产品。孙荣说,对于长途运输,百胜餐饮集团有时会雇用更熟悉路况的当地运输企业。这种方法使公司能够节省成本,因为它在市场低迷时无须支付卡车及司机方面的成本,而一旦市场反弹,与这类当地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助于确保有足够的车辆满足公司产品的运输。百胜餐饮集团对这些企业制定了一个评估体系,从车况、司机服务水平和企业的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 即使部署得十分周密,在中国仍会遇到一些意外事件妨碍产品的及时送达,如糟糕的天气、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虽然这类问题在其他市场也会发生,但是在中国,一条狭窄道路上的一宗小事故(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可能一两个小时就能疏通)有时就会使车辆拥堵好几英里,要等到第二天警察来了才能解决。 百胜餐饮集团制定了紧急方案来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北京的仓储营运部经理翟伟(Gary Zhai)说,在某些省份的下雪季节到来之前,公司经常临时租用库房来存储额外的产品。这样,如果道路遇堵或路面太滑无法通行,餐厅也能获得必要的食品。同样地,在中国南部的海南岛,几乎每个夏季都会遭遇台风袭击,公司也租用了一个临时仓库多储存一些产品,以避免到时海上运输延误。 在一些情况下,北京的分销中心甚至预定货机来确保产品的准时运输。翟伟说,“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但是很少见。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可以预测大部分意外事件。” 对于纳尔逊来说,在中国运作如此庞大的物流网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薄弱的公路基础设施。中国的公路网络全长180万公里左右,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远远落后于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需求。一些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的地方政府不愿修建连接临省的道路,因为这将加快外面的货物进入它们所在的地区。这就进一步降低了了中国公路网的效率。 纳尔逊说,“目前,如果我们无法保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及时运输,我们就需要在一个附近的大城市再建立一个分销中心。但是,如果道路状况能够改善,我们就能够更多地依赖交通运输而不是分销设施来满足我们的产品供应。” 为了触及公司在中国西部的10家餐厅,包括新近开业的克拉玛依餐厅,百胜餐饮集团已经在河南建立了一个分销中心。但尽管如此,河南和新疆之间的高速路网仍不完善,因而公司不得不依赖于速度更慢的铁路运输。冷冻和乾货(储存在控温的集装箱中)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才能达到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在那里百胜拥有5家餐厅和1个小库房。然后,产品再从那里通过一家第三方运输公司用卡车运送到克拉玛依餐厅,一般每周运送一到两次。像面包、蔬菜这样的新鲜食品由一个附近城市的当地销售商供货,每周运送四次。 虽然肯德基克拉玛依分店的运输成本高于中国其他很多餐厅,但百胜餐饮集团表示,当地居民的购买力很强,所以这家分店是有盈利的。去年,该城市居民的平均年收入为人民币19,082元,高于14,040元的全国平均水平。 克拉玛依市拥有中国第四大油田,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在石油勘探公司工作。克拉玛依肯德基餐厅的店长石江英说,从乌鲁木齐到克拉玛依送货的卡车司机本应在午夜到达,但是,他们通常会早到一点,因为如果动身太晚,路上可能不太安全。所以他们到达之后就静静地在外面等候,直到所有顾客离开才开始卸货。 对百胜来说的一个好消息是,目前在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之间正在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完工之后,这两地的车程将至少缩短一个小时。石江英说,到那时,司机就不需要那么早从乌鲁木齐出发了。
一、解决方案概述: 物流最早在美国形成的,当初被称作“Physical Distribution”(即PD),译成汉语是“实物配送”或“货物配送”。后引入日本,而当时的物流被理解为“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销售中起了桥梁作用。 我国在80年代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 物流它既是当代运输服务新理念的产物,也是一个科学化的系统化的业务领域,所涉及的领域是空前广阔的,是任何传统的运输业务所无法包容的。 而物流配送是物流进入的最终阶段,以配货、送货形式最终完成社会物流并最终实现资源配置的活动。配送活动一直被看成运输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看成是一种运输形式。 如今在信息化发展的强烈势头下,配送做为一种现代流通方式,集经营、服务、装卸搬运于一身,已不是单单一种送货运输能包含的,必须进一步培育与完善运输市场体系,特别要抓好物流信息传导机制这个环节,在冲破行业、地区、部门及所有制界限的基础上,依托信息高速公路,建立全国统一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多功能的信息化物流系统。 物流交易中心是物流信息的集中和有组织的交易的交易场所、设施,履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的职能,实行会员制的事业法人,会员需要遵守本中心所制定的各项规则。物流交易中心的宗旨是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提供便捷的交易条件,以保证货运市场正常有序的运行,维护货运市场秩序,保护交易人的合法权益。 信息化物流配送系统是利用成熟的INTERNET和INTRANET的技术,按”时间优先”的原则,由计算机自动撮合成交。承运人和托运人通过其代理人(出市代表:服务中心)完成交易,交易人可以通过该系统实现异地和远期运输合约。 高贝尔网络设计思想是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充分与传统物流方式相结合,从中国现有的实际情况出发,成为物流企业中的技术先进的网站。 二、解决方案的特点: 适用范围: 针对于大中型相对物流大、地域广、市场不集中的企业,建立企业自己的物流网站,降低采购、制造、信息成本,打开国际市场,提供更好全天候的客户服务,及客户跟踪,信息时效性特别强。 功能模块: 搜索引擎模块、后台管理模块、信息查询模块、物流控制模块、市场信息搜寻模块、物料采购模块、电子交易模块、电子结算模块、数据反馈模块、客户服务模块、内部信息处理模块、电子邮件模块。
FedEx Custom CriticalFedEx Global(经营综合性的物流、技术和运输服务)以及Viking Freight(美国西部的小型运输公司)的独立网络,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业务解决方案。 FedEx Corp.是一家市值逾二百二十一亿美元的控股公司,专门提供全球性运输、电子商贸及供应链管理服务,并透过旗下多家独立营运的附属公司提供综合商业方案。其主要附属公司包括: 全球最大的速递运输公司联邦快递、FedEx express(经营速递业务)北美第二大少量货件陆运公司FedEx Ground、FedEx Ground(经营包装与地面送货服务)、数一数二的区域散货运输公司FedEx Freight、北美最大的紧急货件速递公司FedEx Custom Critical(经营高速运输投递服务),以及提供代理清关服务、顾问意见、资讯科技及贸易促进方案的公司FedEx Trade Networks。 FedEx的诞生 70年代的两次的石油危机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能源价格的高涨,物价上涨给美国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很多困难。如何合理利用物流,成为了当时很多物流从业人士考虑的问题,社会急需一种全新的物流服务方式。 1971年,出身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退役后开始了他的事业。Smith在大学的毕业论文中就开始论述如何有效利用基地的问题,大学毕业后,进一步检验其理论的正确性,在1973年正式开始组建Federal Express公司,使用8架小型飞机开始提供航空快递服务。Federal Express公司推出全美国翌日到达的门到门航空快递服务,并以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可信赖性为原则。 由于FedEx的出现,企业的经营者,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物流政策限制了自由竞争,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以78年航空货物运输政策改善为契机,80年代美国政府出台了鼓励自由竞争的政策,促进了“现代物流”(Logistics)的诞生。 进入80年代以后,航空快递运输的大量出现。由于企业大量采用JIT的生产方式,翌日送达的要求逐渐增多,给航空快件运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federal express公司之后,涌现了诸如UPS、DHL等众多的航空快递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一般货物的快递运输发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卡车运输业者也积极的加入航空快递业的竞争行列。 1989年,federal express为了扩大势力收购了飞虎航空(flying tiger)公司,一跃成为美国航空业界的最大企业,并且开了物流企业收购的先河。 FedEx在亚洲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制造业的基地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而联邦快递作为最早认识到这一趋势的公司,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全球扩展,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及挑战,亚太区分公司也就此应运而生。 1989年联邦快递收购了飞虎航空(flying tiger),获得了飞虎航空在亚洲21个国家及地区的航线权,从而在全球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区域取得了立足点。这为联邦快递实现目标具有深远意义的。 1992年,公司的区域性总部从檀香山迁至香港。将公司的营运中心迁移至经济活动的中心地区,更显示了公司对该地区的高度重视。 联邦快递对其在亚太地区的业务拓展和战略发展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重视。1995年,联邦快递公司购买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航线权,开始由联邦快递飞行员驾驶的专用货机来负责中美间的快递运输服务。1996年3月,联邦快递成为唯一享有直航中国权利的美国快递运输公司。目前联邦快递每周有11个航班往返于中美之间。 1995年9月,联邦快递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建立了其第一家亚太运转中心,并通过其亚洲一日达网络提供全方位的亚洲隔日递送服务。根据公司在美国成功运作的“中心幅射”创新运转理念,亚太运转中心现已连接了亚洲地区18个主要经济与金融中心。 联邦快递目前在亚太地区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雇佣7,300名员工,公司的亚太区总部设在香港,同时在香港、东京、新加坡均设有区域性总部。 90年代的巨人之战 进入90年代以后,并购与上市等多种资本方式对物流业进行了很多影响,也诞生出十大物流集团。其中在快递业,基本出现四大巨人垄断的局面。四大巨人:棕色巨人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DPWN德国邮政世界网(DHL的母公司)、TNT Post Group。这四家运递企业年收入加起来超过1000亿美元,雇佣员工130万人。占据全球快递市场72%的市场份额。 由于DHL和TPG的主战场在欧洲,UPS和FedEx之间的大战是名副其实的巨人争霸战。UPS主宰了普通包裹的配送市场,其中企业到企业的包裹业务占绝大多数,而且主要是地面运输。FedEx是文件速递和包裹速递的市场主帅,主要经营文件和包裹的航空次日递。 面对竞争,联邦快递(FedEx)一方面不断并购,扩大自己的实力和规模;另一方面为因特网时代重塑自我。 98年以后,全球物流市场进入大规模并购时期,很多老规模的物流公司在并购中消失,而一些新兴的物流公司在并购中成为新的十大物流巨人。在按照并购金额排位的十大物流并购案中,联邦快递(FedEx)占据了三席。 FedEx重塑自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FedEx主营的文件速递市场在因特网时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速递文件的电子化转移速度比美国邮政一类邮件的电子化转移速度要大得多。而且,由于新的更复杂的软件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库存,这将降低对于昂贵的物品速递的需求。同时,美国邮政的优先邮件越来越被市场看好,因为,优先邮件的性价比优于次日递业务。另外,UPS与惠普公司合资建立的文件交换服务公司,预计到2003年将分流23%的航空速递业务量。FedEx同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FedEx制定如下战略: ●进军物流市场 正如UPS侵入FedEx的文件速递领地一样,FedEx通过各种方式抢夺了一部分普通包裹市场。1998年,FedEx通过收购Roadway包裹公司(RPS)进入普通包裹运递市场,在包裹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1%。在过去的4年中,FedEx投资了5亿美元,使得RPS的处理能力翻了一番。另外,FedEx在信息技术领域也投入了巨额资金。FedEx对其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了更新,使之能够与UPS匹敌,此外还为大小企业提供因特网商务软件。 FedEx的网址就象一个交易市场,设有许多与其它公司的链接按钮,有趣的是它还设有与惠普公司的链接(因为惠普公司与UPS公司合资建立了文件交换公司对FedEx的文件速递业务构成竞争)。而且FedEx已经向国际市场进军,尤其是计算机硬件和微型芯片的物流配送。象UPS一样,FedEx已经开始作为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向外展开营销。世界著名的思科公司宣布让FedEx管理其整个物流网络,其目的是完全取消思科在亚洲的仓库,代之以这两家公司共同创立的“飞行仓库”,最终,由FedEx直接投递零部件给用户作最终的组装。 ●住户市场策略 FedEx的住户投递市场直接与美国邮政展开竞争,但FedEx采取的战略与UPS有很大的不同。UPS是将企业到企业与企业到家庭的业务集成一体,而FedEx则准备组建专门的住宅投递服务公司,并准备聘用低成本的非工会劳动力,FedEx的住宅市场发展战略是在2000年3月份宣布。FedEx总公司下设多个业务部门,主要从事次日递航空速递核心业务的联邦快递和企业到企业的普通包裹业务的联邦快递地面服务,地面服务下设快递家庭投递服务部门。这三个业务部门共享公司的技术和某些行政管理职能,例如营销和收付款职能,但是各自具有独立的设施、车辆和经营活动。家庭投递部门雇佣的工人被称为“业主经营者”,自备箱式货车,公司根据这些工人的投递量给予报酬,可以将投递成本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这不仅比UPS的成本低甚至可能比美国邮政的成本还低,联邦快递的家庭投递服务在全国40个大城市设立了67个家庭投递站,号称覆盖了全国50%的家庭,联邦快递计划还要建立另外240个投递站,争取在3年的时间内覆盖98%的人口。联邦快递的发展处处体现出其创新的意识,比如说,联邦快递准备星期二到星期六投递,而且是选择收件人最有可能在家的傍晚时间投递,同时还提供指定日期投递,但收取额外费用,另外,包裹揽收时间推迟到了晚上9点,更加新奇的是,联邦快递家庭服务的正式标志是一只可爱的小狗。 定位与战略 放眼世界的每一个知名的航空货运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恰当的定位,确定了自己在空运物流价值链中的位置。UPS的定位是“我们能够在任何地方、任何模式历来处理任何货物”;DHL的目标是希望能够成为世界范围邮件通讯、包裹快递、物流及财政服务领域中的领头羊;ST Cargo的定位是创立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航空货运联盟并提供复杂而又统一的商品线。FedEx也有自己的定位。“无所不包,全面发展”恰好的定义了联邦快递的位置。以下图示是部分物流企业的定位。 FedEx的现状 尽管这一事业起初并不被人们看好。但是如今,联邦快递已经建立了全球的快速交付网络,业务遍及全球214个国家,在全球聘用超过21.5万名员工和独立承包商,每天平均处理500万件货件。2002年,联邦快递公司以上年营业额196亿美元的成绩,在全球500强中排名第246位。 从地区来看,业务的地区性集中化程度高(即本土化程度高)。美国业务占总收入的76%,国际业务占24%。从运输方式来看,空运业务占总收入的83%,公路占11%,其他占6%。 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创造性的举动是开创了隔夜交货的速递方式,因此被誉为是“创造了一个新行业的人”。 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已实现了: ●客户可通过网络直接进行邮寄手续的办理,快递公司的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上门取货,让客户足不出户也能寄送包裹; ●货物准确送达到客户手中的时间精确至分钟; ●从北京办理货物运送手续起至送达到美国客户手中,时间仅为两天; ●实现信息共享,为合作伙伴提供的系统环境和服务器,可让每一个合作伙伴享受到随时跟踪货物运行状态、地点等情况,实现异地数据采集、经营报表的打印; ●完成了由单纯的快件运输公司向提供物流策略/系统开发、电子数据交换及解决方案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集团企业的转型。
本文地址:沃尔玛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的启示http:/www.606212.com/a/12632.html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