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05:40:01 | 作者:admin
进则思远 退则求精--访物流界"强人"丁克义先生 作者:李捧花 提起招商局,很多人对他的认识恐怕只局限于近现代历史教科书上。它曾拥有中国历史上第一艘商轮,开辟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条远洋航线,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驱。2000年,以"招天下商,通五洲航"作为奋斗目标的招商局,将现代物流业确立为四大支柱业之一,以期再度引领中国现代物流业。近日,记者专程来到深圳,采访了原招商物流董事长丁克义先生。 与港结缘,四海为家 二月底的深圳,春意渐浓,丁老一袭深色西装,显得倍加精神。 丁克义是山东人,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不幸的身世使他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的个性,在祖母和母亲的严格要求下,丁克义学习非常刻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无线电专业。1968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交通部直属单位秦皇岛港务局工作,从此与物流结下了不解之缘,其间他从事过仓库检验和验船师等技术工作。1983年风华正茂的丁克义开始走上领导岗位,担任秦皇岛港务局副局长职务;1992年在招商局中银漳州经济开发区任总经理;1996年在招商局交通基建投资公司总经理香港招商局仓码运输有限公司任总经理;1998年又担任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自2000年5月起任招商局集团董事、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 亲切、和蔼、独立、乐观是丁老的真实写照,与他的交谈是在轻松而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他很健谈,他似乎很愿意与年轻人分享他那不一般的人生经历。 丁老对海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笑称自己是真正"四海为家"的人。看看他的奋斗历程也确实如此。他出生于黄海岸边,毕业以后在渤海边工作,之后又在东海漂泊打拼,最后总算在南海安家落户,他的一生与港口紧密相连,他说:"港口是临港工业和物流业起步的地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20世纪60、7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港口基础设施落后与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当时为了维持贸易货流作业,港口最需要的援助在于工程建设、投资管理、建立制度与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但是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在港口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甚至不再有区别。这20年正好是丁老为之奋斗的20年,他对于自己能在我国经济转轨的大熔炉中锻炼感到非常满意。对于港口经济丁老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港口之所以发展得快是因为拥有有利的地理优势和发达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港口除了有运输功能外,还具备仓储、物资分配、外贸、工业化等功能,其对内地经济的领导和带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同时也说,虽然目前我国的港口物流吞吐量是很大了,全球十大港中我国占了三个,海运业也比较发达,基本可以满足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铁路运输的改革和发展步伐相对较慢,加上港口附近的劳动力成本较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港口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 年届六旬,难舍物流 丁克义理解现代物流,并从事现代物流实践是从1998年他到蛇口工业区以后正式开始的。据丁老介绍,在"物流"的概念提出来之前,中国有的也只是传统物流。1995年,蛇口工业区的一些研究机构开始关注西方物流的发展,当时国内部分企业还没有物流的概念,只是把"物流"理解为后勤,而且概念十分模糊和抽象。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专家学者不断地出国考察学习,同时也受到美国、日本和西方现代物流议论的影响,慢慢地许多人才对现代物流有了一些更深刻的理解。 在那个年代,丁克义敏锐地观察到,物流行业在中国将会有一个快速的发展。为了使自己尽快地进入角色,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如饥似渴地汲取现代物流的先进理念,从此翻开了他职业生涯中崭新的一页。也正是这个时期,丁克义加速了招商局向现代物流迈进的步伐,并最终把现代物流确立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丁老非常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他说:"我很看好物流这个行业,同时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他认为物流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朝阳产业,但绝对不是暴利行业,它是一个平衡利润率的行业,会有相当稳定的收益,也将是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马达。 如今,丁老虽然退休了,但他始终心系中国物流的发展,2002年以来,丁老在专业杂志上发表的物流专业论文就有近十篇;他还经常应邀出席业内的专题讲座,每次他都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崭新的观念;在一些权威的论坛和沙龙中他更是极力促进物流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推动行业的发展。丁老也常常为行业的发展感到担忧,去年年初的时候,他曾经预测,2002年是物流行业整合的一年。当笔者再次问及此事时,丁老语气有些沉重,他说?quot;整合还是不够啊。"言语中带着几分伤感,丁老对行业的关心由此可见一斑。丁老还说他2003年的工作重点是搞好市场的调研工作,为物流发展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诚信与网络:物流发展的双刃剑 与丁老谈得最多的是关于现代物流的发展和建设问题。他说虽然中国的现代物流理念借鉴了西方的先进物流理念,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中国的物流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物流都有很大的差异。要想做好物流首先要对中国物流的业态了解非常清楚,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在执行方案的时候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源,再加上社会分工不够细,社会的物流资源和企业资源没有完全分离出来,从而导致我国物流行业的信誉环境并不洁净。 丁老认为物流是个信誉敏感度很高的行业,边际弹性很大,一旦出现了失误对生产企业的损害将是毁灭性的,对物流企业信誉度的损害就更大了。客户是非常挑剔的,失误了一次,很有可能就永远失去了这个客户了。一个企业如果能在行业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那就不愁没有客户了。所以,丁老认为物流企业的服务一定要专业化,要有自己的特色。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强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扩大功能网络的范围。除了从采购,仓储,远输,资源调配上有强大的优势,还要加强行业的异地联通。在社会进一步整合、分工、兼并、细化的形势下,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吸取和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方式和同行业中的成功经验,又专又强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绝对会在竞争中战领最有利的位置。 另外,丁先生认为一个物流企业要发展,还必须非常注重网络的问题。他认为诚信跟网络是关系到物流企业生死存亡的两大问题。 丁老说物流产业就是一个网络的产业,一定要实事求是,发展企业优势,不能盲目地去开展业务,千万不能"拿来就做,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在网络方面,丁老提出一个"三维网络"的全新概念。三维网络由地域网络,功能网络以及信息网络构成,其本意在于科学地利用地域的优势和特点,降低边际成本,提高边际效益,深化物流改革,进行物流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打破物流地域界限、减少不必要的周转费用的要求,严密组织,精心操作;还要要囊括各行业各部门的需求,实现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报关、信息等诸多物流功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业优质的服务,建立起高速高效的从搜寻到传达到接收的信息网络,构筑一个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可以形成企业内部?quot;高速公路",从而实现供应商、销售商、物流企业的信息共享,架起企业与客户资源、供应链资源和计算机网络的桥梁,保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顺畅,推动企业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快信息平台的建设是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一个强有力支撑点。尽管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程度很高的企业还凤毛麟角,但是物流信息化正在逐步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很多企业都认识到没有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就谈不上现代物流。 丁老还认为,企业在诚信和网络方面的努力,最后都是为了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全球性化专业分工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已将生产基地分设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通过完善的供应链系统,将这些分散生产的零部件进行集中装配,统一分销,因此与之相适应的物流增值服务便应运而生。物流行业也渐渐由单一的运输服务行业向多元化服务行业过渡,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将服务范围不断地扩大,把服务程度不断地加深,服务质量不断地提高。现在社会上频频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有很多是不规范的,其中有一些以一种野蛮的竞争力冲击着物流行业的市场,在短期内获取暴利,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是不利的。尤其不具备三维网络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是不可取的,是没有长久的竞争力的。无论是企业物流还是物流企业,如何对自身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何实施管理和决策,以期用最小成本带来最大效益,都是它们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加快三维网络的建立和完善有望解决以上问题。 人的因素:关系企业成败 在企业的管理上,丁老认为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企业能不能成功,业务能不能开展,关键是有没有一支业务能力强办事效率高的人才队伍。 丁老说在"物流热"的鼓动与诱惑下,很多传统的货代、仓储、运输企业纷纷改头换面,挂上了"物流"的招牌。但在操作和理念上,与传统企业并没有本质区别,这类公司所需要的只是从事仓储、运输等实际操作的员工,这些职位都很传统,不是业界急需的现代物流人才。物流行业本身是一个跨度比较大的行业,需要员工具备企划、策划甚至包括决策的素质,最难得的是策划和规划方面的物流人才。现在很多企业在人才问题上存在较大的认识误区,一提到人才缺乏,企业领导者的第一反映就是想办法用高薪去聘请几个人,认为这样就是解决人才问题的办法。一个物流企业如果仅仅是在领导层中有几个具备高水平的人才,那企业的发展前景是不乐观的,如果没有中低层管理者的支持,一流的物流方案是不可能实施的。人才的合理调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真正做?quot;才得其所,才尽其能,才尽其用"。做了20多年的管理工作,丁老认为对企业来说管理人员的投资失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因而要求管理者在决策上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他说,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必须去掉两个优越感。一?quot;道德优越感"。不要认为自己是老总就可以凭主观的想法来处理问题,要集思广益,鼓励年轻人大胆的创新和开拓。二是"专业优越感"。专业的人士常常用传统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可是要有新的视角才能有新的发现。一旦抛开了这两个优越感你会觉得工作其实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自然就愉快多了。"不能用前人的经济学理论来解决现在的问题",他说。丁老还一再表明不要为了做业绩而工作,不能以业绩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由于投资回报制度还不完善,当企业家的价值取向是业绩时,商官情结出现了,业绩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就降低了。丁老还告诫我们一定要保持合谐的合作关系,这样在工作中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协作氛围,才会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公司凝聚力的增强。 生得快乐,生得痛苦 作为个人生活,笔者问丁克义是否有自己的人生感悟。丁老说,人生的感悟,现在还没来得及总结,因为现在这个时候谈感悟,根本就没到那个程度,一个人必须经过很大的痛苦以后才会有很深刻的感悟,没有经过很大痛苦的人,他的感悟也是比较单一的。也许丁老这一路走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顺风顺水的,所以人士的感悟也比较简单,但他认为有两句话比较能说明自己现在的心态,那就是生得快乐,生得痛苦。他解释说,一个人生活得很愉快,同样也是生活得很痛苦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是幸福的,除非是傻瓜,他没有任何感觉,但傻瓜又是很悲哀的。他说尽管现在退休了,但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丁老的兴趣和爱好非常广泛,读文、读诗、摄影,样样在行,他对中国的文学作品更是情有独钟,临走的时候,丁老还特地向笔者推荐了王充闾的《沧桑无语》。 时至今日,年届六旬的丁克义仍然担任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顾问的工作,他说,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为物流的后来者摇旗呐喊,能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尽多一份力。 沧桑无语,也许这就是丁克义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关于招商物流有限公司 1994年,雀巢等十种国际知名产品要在中国寻找配送公司,而国内企业对物流外包配送几乎没有概念。招商局集团抓住这一商机,与新加坡科技集团几经接洽,于1995年合资成立新科安达公司,率先在国内搞起第三方物流。3年后,这家公司开始盈利。如今,其实力现已位居同行业前三名。 2000年,招商局集团整合集团内与物流相关的资源,成立了招商局物流集团。整合后的招商物流总资产达23亿元,80%的客户是位居世界500强前列的大型跨国公司,在全国的第三方物流业务的操作量达140多万立方米,物流配送网络覆盖600多个城市,货物代理网络通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该集团在全国拥有千台运输车辆、20万平方米的仓库、多个专用油气码头和油气运输船队,以及80多个深港过境运输牌照和一级货代牌照、石油液化气等特殊储运资质。一张密实的物流配送网,在全国初步织就。 除了提供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外,招商物流还提供第四方物流的相关服务。为供需双方提供物流方案咨询、设计及全程配送在内的综合物流服务,使货物顺畅流通,快速到达目的地,实现降低成本、产品增值的目的。丁先生认为这是招商物流崛起的制胜法宝。 经过多年的积累,招商局物流已经具备了独立开发和运用个性化的、国内一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在现有客户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完全有能力为客户提供准确、快捷的物流信息服务,从而增强市场应变能力,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效率。 作为招商局集团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载体,招商局物流拥有一类国际货物代理牌照,代理网络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线遍布国内沿海主要港口及世界各地,建立了覆盖中国16个地区的仓库和配送网,可送达500多个城市。招商局物流先后与马士基、三星电子、日本新日铁、埃索石油及化工、沙特国家航运等全球行业领袖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查看 李捧花 所有文章 本文地址:进则思远 退则求精--访物流界http:/www.606212.com/a/21825.html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