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网物流常识物流资讯物流百科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时间:2023-07-12 07:30:01 | 作者:admin
摘要:      SWOT分析法是将企业经营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归结为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4个方面,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匹配。从加快我国铁路改革发展的目标出发,探讨如何运用SWOT战略分析方法,确定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目前面临的重要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从而对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业选择和制定的发展战略做出科学的评估。      关键词:铁路运输;发展战略;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匹配      1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西方企业战略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战略分析和选择的方法。SWOT是英文Strengths(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4个词的第一个字母。SWOT分析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分析当外部环境变化时。本企业存在哪些机会和威胁;      (2)分析企业内部状况,客观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3)将所确认的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匹配,从而修改本企业的现行战略,或制定新的战略。      从加快我国铁路改革发展的目标出发,探讨如何运用SWOT分析法,来确定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目前面临的重要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从而对我国铁路运输业选择和制定的发展战略做出科学评估。      2  外部机会和威胁分析      外部分析的重点是识别和评价超出企业控制能力的、同时又值得企业做出反应的外部事件。识别并评价重要的外部因素可以使企业制定出更明确的任务,设计出能顺利实现长期目标所需的战略。      2.1  我国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重要外部机会(O)      (1)经济方面。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增长快、效益好、低通胀的特点,这将带来运输市场的兴旺。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全社会旅客、货物发送量将达到年均增长7.0%和3.5%的水平。      “十五”计划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大陆型国家,给铁路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国家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等提出了很高要求,铁路运输可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中扮演骨干角色。      (2)社会文化方面。假日经济和旅游热的兴起带来了运输市场新的增量。至2015年,我国将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的城市化标准,城市间的旅客运输需求量会有大的增长。      (3)政治法律方面。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铁路企业可以在一个更加稳定、平等、公开、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寻求更大的发展。      2.2  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目前面临的重要外部威胁(T)      (1)竞争方面。近年来,高速公路和民航事业的长足发展,对铁路运输业构成了严重威胁。      (2)政治法律方面。加入世贸组织所承诺的铁路货运市场的逐步全面开放,将会给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铁路行业带来很大冲击,尤其是铁路集装箱、冷藏、快运、特货等起步较晚的专业运输领域。      (3)经济方面。国家加大厂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和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力度,煤炭、冶金、石化、纺织、建材、电力等和铁路运输关联度较高的行业纷纷实行限产压库政策,直接影响厂铁路货运量的增长。      3  内部优势和劣势分析      任何一家企业都只会在某些领域具有优势或存在劣势。企业战略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放大企业已有的优势,弥补或回避企业存在的劣势,甚至将劣势转变为优势。内部分析需要收集有关企业内部各主要职能领域的信息,如管理、营销、财务、生产、研发及管理信息系统等职能领域,以便评价其中存在的优势或劣势。      3.1  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关键的内部优势(S)      (1)生产领域。铁路是一种安全、舒适、便利、经济、环保的运输方式。铁路货运的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小,比较适合大宗货物运输,以及中、长距离的一般货物运输。铁路客运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污染小、能源利用率高、占地少、输送和集散能力强、速度快以及价格适宜等优点,是适于大众出行的交通工具;高速铁路则适于客流量大的城市间旅客运输。      (2)管理领域。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3)营销领域。近年来推出的一批旅游列车、行包专列和“五定”班列等,已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的品牌。      3.2  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关键的内部劣势(W)      (1)管理领域。政企不分的体制性弊端依然存在,组织和业务结构不合理,基本按行政区域设置铁路局和铁路分局,内部按生产功能设置机构,公益性与经营性业务、路网基础设施与客货运输业务交织在一起,使企业难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冗员过多,要想真正扭亏增盈,理论上需要减少2/3人员。      (2)财务领域。资本结构不合理,国有资本比重过大,投资主体单一,难以解决铁路资金短缺的问题,也不利于铁路运输企业调整产权结构。现有的运输财务清算办法无法反映客、货、网的收、支、利结果,使运输企业难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生产领域。主要繁忙干线客货运输共线,运输能力持续紧张,西部地区路网骨架单薄。整体运输能力不足,全国铁路货运日装8万车,只能满足需求的60%左右;主要干线长途旅客列车上座率长年在都90%以上,远远超过民航55%的上座率。      (4)研发领域。复线及电气化率较低,列车速度与重载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高速铁路还是空白。      (5)营销领域。现有客、货运产品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服务质量低,市场意识差,营销水平低。      我国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分析见表1。      表1  我国铁路运输企业的内外分析      外部机会(O)      内部优势(s)      01经济发展、十五计划、可持续发展      S1安全、舒适、便利、经济、环保      02假日经济,旅游热,城市化加快      S2正在进行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      03加入世贸组织      S3拥有一批受欢迎的品牌列车      外部威胁(T)      内部劣势(W)      T1运输市场多元竞争      W1政企不分、不合理的结构、冗员过多      T2货运市场全面开放      W2资本结构和财务清算力、法不合理      T3调整经济布局、国企改革      W3路网结构不合理,整体运能不足      W4研发水平较低      W5产品结构不合理、服务及营销差      4  战略的选择      根据SWOT方法“依靠内部优势,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回避外部威胁”的战略制定原则,可以用SWOT矩阵(见表2)将上述内外部分析结果(见表1)组合成SO、WO、ST、WT等4类战略。      表2  SWOT矩阵      内部优势(S) 内部劣势(W)      外部机会(O) SO战略 (发挥优势、利用机会) WO战略 (利用机会、克服劣势)      SO1战略:加快铁路建设 (S1与O1、O2、O3匹配) WO1战略:提速调图 (W3、W5与O1、O2、O3匹配)      SO2战略:参与国际运输市场竞争 (S1、S2与O3匹配) WO2战略:科技兴路、跨越式发展(W4与O1、O2、O3匹配)      外部威胁(T) ST战略 (利用优势、回避威胁) WT战略 (减少劣势、回避威胁)      ST1战略:新产品定位 (S1、S3与T1、T2匹配) WT1战略:政企分开、企业重组 (W1与T1、T2匹配)      ST2战略:培育发展核心竞争力 (S1、S3与T1、T2、T3匹配) WT2战略:新的运输财务清算办法(W1、W2和T1、T2、T3匹配)      ST3战略:发展集装箱及联运市场 (S1与T2匹配) WT3战略:调整产品结构(W5与T1、T2匹配)      WT4战略:调整服务质量(W5与T1、T2匹配)      WT5战略:减员分流,加强培训(W1、W5与T1、T2匹配)      4.1  SO战略(优势--机会战略)      SO战略是指依靠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相匹配的战略,主要有两种战略。      (1)S01战略。加快铁路建设,构筑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铁路运输网络。在东部发达地区,修建第二双线,客货分线运输,增加运输密度;在中部形成“八纵八横”的路网主骨架,使铁路通达大多数大中型城市和主要旅游点,扩大铁路在运输市场上的份额。      (2)S02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运输市场竞争。可通过国际招投标,出售机车、车辆、线路设备,输出富余劳力资源、承揽铁路建设运营项目等。同时,大力加强国际联运和:多式联运,完善和发展与大陆接壤友邻国家的陆桥运输。      4.2  WO战略(劣势---机会战略)      WO战略是指利用外邮机会与克服内部劣势相匹配的战略,主要有两种战略。      (1)W01战略。提速调图,进一步拓展铁路既有线运能。这是将劣势W3、W5和机会01、02、03匹配后做出的战略选择。铁路客货服务质量的核心是缩短旅客的旅行时间和货物的在途时间。因此,一定要把“快捷化”放在首位。在提速的基础卜,根据旅客需求,凋整列车运行图,合理安排列车发到点,使列车运行图真正成为“市场图”、“效益图”。      (2)W02战略。实施科技兴路战略,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直接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快速提高我国铁路的运输能力。尤其应以信息技术、高速技术等高新技术为龙头,改造我国铁路的传统产业,从较高起点开始,走有中国特点的技术跨越发展道路。      4.3  ST战略(优势---威胁战略)      ST战略是指发挥内部优势与回避外部威胁相匹配的战略,主要有3种。      (1)ST1战略。实施新产品新定位战略。设计和推出区别于其他运输方式的运输新产品、新品种,以巩固和提高铁路在消费者心日中的定位优势。      (2)ST2战略。培育和增强铁路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京沈快速客运通道、人中城市间的便捷货运网络等核心产品,使铁路运输在整体上比其他运输方式“速度更快,安全更好,服务更优,价格更低”。      (3)ST3战略。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拓宽货物联运市场。与运量大的重点企业建立长期、 稳定的运输合作关系,以主动、及时、到位、优质的服务,稳固大宗货物的运输份额,确保大宗货物运量的持续、稳定增长。      4.4  WI战略(劣势---威胁战略)      wT战略是指克服内部劣势与回避外部威胁相匹配的战略,主要行5种。      (1)WT1战略。实行政企分开,改革铁路运输企业管理体制,实行企业重组。铁道邮作为国务院主管铁路部门,应主要掌管铁路运输政策法规,监管铁路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营服务的安全性,以及铁路网中叶;叮能由市场力量控制的事宜,还包括界定市场力量无法提供的铁路基础设施及铁路服务,并对这些服务提供足够的支持。铁路运输企业重组的目标应是落实铁路建设的责任,促进铁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铁路网的整体功能,适度引入竞争,构造真正意义上的铁路运输企业。      (2)WT2战略。实行新的运输财务清算力、法。在推进铁路改革的过程中,实行客运、货运、路网基础设施财务分账核算,以明晰管理责任,控制成本开支,提高经营效益。      (3)WT3战略。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运输产品结构。按照波士顿矩阵的组合原理,对市场前景看好的“明星类”运输产品,如全列卧铺空调、新型特快旅客列车和“公交化”城际列车等,要加大投资以支持其迅速发展。对目前盈利能力较强的“金牛类”运输产品,如夕发朝至快速旅客列车、集装箱运输和行包“五定”班列等,要尽量获取最大利润,为其他运输产品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对中长距离运行的“绿皮车”等市场有需求、但利润率较低的“问题类”运输产品,要大力整治,改善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使之在中西部地区成为“明星类”运输产品。对利润率低、市场占有率低、继续经营可能得不偿失的“瘦狗类”运输产品,如到发时点不好、车况条件差、沿线停靠站又偏多的短途“绿皮车”,应从东部富裕地区和开通高速公路的地区开始,逐渐淘汰。总之,火车朝着市场开,结构跟着需求变,旅客、货主才会纷至沓来。      (4)WT4战略。实施质量战略,以安全正点和优质服务树立铁路信得过的形象。铁路要在 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把客、货流吸引过来,最关键的是要靠过硬的质量。      (5)WT5战略。实施减员分流,对职工加强素质培训,建立优秀人才激励机制。中国铁路要想提高效益,减员分流是一道必须闯过去的难关。要加强对在职干部职工的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胜任本职工作。对为铁路企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要采取物质和精神的重奖办法,使之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用SWOT分析法确定的以上这些战略,与我国铁路运输的“十五”发展规划是非常吻合的。但这些战略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有主次之分。其中,政企分开作为首要战略,是走出困境的当务之急;企业重组作为基础战略,是企业再造的目标模式;减员分流是关键战略,需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质量是生存战略,必须动员全体员工精心打造;提速调图是特色战略,应当紧贴市场需求,灵活应用;科技兴路是导向战略,是铁路今后发展的支撑力和推动力;其他战略也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需要依据核心竞争力理论综合运用,发挥其综合效应。      5  结束语      铁路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铁路改革正处在最艰难的攻坚阶段。英国运输经济学家纳什先生在谈到中国铁路行业改革和发展战略应采取什么模式时曾说过:“你们的问题是全世界惟一的,没有可以照搬的东西。”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相信我国的铁路行业一定能开辟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铁路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      作者:铁道部党校管理学教研部    上海铁路分局公安处 本文地址:我国铁路运输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http:/www.606212.com/a/21113.html
  •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猜你喜欢:

    推荐分类:

    上一篇作文:逆向物流系统: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

    下一篇作文:眼镜企业,物流“四宗罪”“四部曲”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发布的文章《我国铁路运输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为物态网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站文章《我国铁路运输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